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RPC箱型墩柱塑性铰长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1 06:12

  本文关键词: RPC箱型墩柱 塑性铰长度 OPENSEES 二次开发 延性分析模型 出处:《铁道学报》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探讨RPC箱型墩柱塑性铰长度,基于构建的滞回本构模型,运用OPENSEES二次开发平台嵌入RPC材料,结合Steel02材料、非线性梁柱单元和零长度单元,建立考虑墩底纵筋滑移的延性分析模型。通过与3个常轴力作用下RPC箱型桥墩拟静力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探讨水平加载角、轴压比、纵筋直径和墩高等关键因素对RPC箱型墩柱塑性铰长度的影响,提出结合试验研究和数值回归分析的塑性铰长度计算公式,并与规范常用的经验公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PC箱型墩柱塑性铰长度随轴压比的增大逐渐减少,随墩高的增加逐渐增大,随纵筋直径和水平方向角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按Telemachos公式计算结果偏于不安全,按Priestley公式和桥梁抗震规范建议公式计算结果偏于保守,基于试验结果和数值分析提出的回归公式能较好地吻合数值结果并限制过大的塑性铰长度。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plastic hinge length of RPC box pier column, based on the hysteretic constitutive model, the RPC material is embedded in the OPENSEES secondary development platform, combined with Steel02 material, nonlinear Liang Zhu element and zero length element. A ductility analysis model considering slippage of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at the bottom of pier is established.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pseudostatic test of RPC box pier under three constant axial forces. On this basis, the horizontal loading angle and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are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f the key factors, such as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diameter and pier height, on the length of plastic hinge of RPC box pier column is presented. A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length of plastic hinge is put forward, which is combined with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numer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ngth of plastic hing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and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ier height. With the increase of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diameter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 angle,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a tendency of first increasing and then decreasing.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based on Telemachos formula tend to be unsafe, and those calculated by Priestley formula and suggested formula of bridge seismic code are conservative. The regression formula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 numerical analysis can agree well with the numerical results and limit the length of plastic hinge.
【作者单位】: 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公司上高管理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8183)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科技项目(2016C0008)
【分类号】:U443.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柱;;人工塑性铰的功能及其合理位置[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2 杨春峰,郑文忠,于群;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塑性铰的试验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3年01期

3 李文岭,郝际平,王连坤,陈红英,石晶,张俊峰;改进塑性铰法在钢框架高级分析中的应用[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4 傅传国;蒋永生;;对梁端开缝人工塑性铰的进一步研究[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5 杨露江;陈功;李华东;;塑性铰在高层建筑结构抗震中的计算分析与应用[J];科技通报;2013年10期

6 翟兴无,余伦创,郑莉;塑性铰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02年01期

7 杨春峰;朱浮声;郑文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塑性铰的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5年05期

8 姜锐;苏小卒;;塑性铰长度经验公式的比较研究[J];工业建筑;2008年S1期

9 傅传国,蒋永生,刘美景,梁书亭,许清风;框架梁端新型人工塑性铰理论分析(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0年01期

10 蒲黔辉,杨永清;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塑性铰区长度的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傅传国;蒋永生;;一种框架梁端新型人工塑性铰的延性分析[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94年

2 冯世平;;转移塑性铰对框架结构弹塑性动力反应的影响[A];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三卷)[C];1990年

3 张艳霞;孙文龙;李瑞;赵微;;钢框架梁柱新型塑性铰外移节点抗震性能研究[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3年

4 文保军;梁兴文;侯莉娜;;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塑性铰区受剪承载力分析[A];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第六届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学伟;韩小雷;孙思为;;三种非线性梁柱单元的研究及单元开发[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0年

6 赵楠;马凯;陈彬磊;李婷;;超限倾斜结构的弹塑性动力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永华;空间钢框架高等分析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印帅;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塑性铰区耗能机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李俊君;水平或竖向作用下高层建筑斜交结构受力特点及其塑性铰布置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曹旺明;节点塑性铰位置及非结构件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D];广州大学;2015年

4 王丽容;塑性铰区域阻尼参数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5 秦玮琳;塑性铰区采用纤维增强混凝土柱变形计算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6 高健利;基于OpenSees的钢结构高等分析二次开发[D];郑州大学;2016年

7 刘松鑫;钢筋网片作用下梁端塑性铰耗能能力研究[D];吉林建筑大学;2016年

8 陈理卿;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框架塑性铰机理研究及非线性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9 边江;塑性铰长度对平面框架滞回耗能计算影响分析[D];重庆大学;2010年

10 莫颖;基于塑性铰理论的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50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550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f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