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特征的影响
本文选题:交通工程 切入点:天气影响系数 出处:《公路交通科技》2015年07期
【摘要】:为量化分析不同降雨强度对高速公路交通流特征的影响,以海南省东线高速公路交通流和降雨量数据为基础,研究了不同降雨天气下高速公路交通流参数中车速与密度的分布规律,标定了不同降雨气象条件下高速公路速度-密度分布的二阶段Greenshields交通流模型,回归分析得到了降雨强度与能见度对高速公路交通流模型各参数的天气影响系数。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强度增大,该系数对高速公路最大流量和自由流车速的影响越大,与无雨天气相比,小雨、中雨和大雨天气下高速公路最大流量分别下降15.7%、19.1%和32.5%,自由流车速分别下降4.4%、7.3%和10.6%,而交通流模型中临界密度、截距速度受不同降雨的影响趋势并不明显。
[Abstract]:In order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rainfall intensit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reeway traffic flow, based on the traffic flow and rainfall data of Hainan East Route Expressway,The distribution of velocity and density in expressway traffic flow parameters under different rainfall weather is studied, and the two-stage Greenshields traffic flow model of freeway velocities and densities under different rainfall weather conditions is calibrated.The influence coefficient of rainfall intensity and visibility on the parameters of freeway traffic flow model is obtained by regression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rainfall intensity, the influence of this coefficient on the maximum flow rate and free flow speed of freeway is greater.Under moderate rain and heavy rain, the maximum flow rate of freeway decreased by 15.719.1% and 32.5% respectively, and the free flow velocity decreased by 4.47.3and 10.6%,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critical density and intercept velocity in the traffic flow model were not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rainfall.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海南省交通科技项目(JT20120898013)
【分类号】:U491.1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邵春福;肖崇紫;王博彬;孟梦;;最小安全间距约束下拥挤交通流速度-密度关系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5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邢恩辉;张明强;吴贵福;王树林;刘学斌;江丽炜;;寒地城市快速路冰雪路面交通流特性研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2 杨中良;林瑜;高霄;;恶劣天气条件下城市快速路通行能力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年01期
3 王海燕,项乔君,陆健,任英伟;恶劣气候对高速公路车辆出行的影响[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志超,谭惠丽,刘慕仁,孔令江;城市主干道交通流模型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2 刘贵泉,谭惠丽,刘慕仁,孔令江;一维确定性主干道交通流模型的研究[J];广西物理;2002年01期
3 吴正;高速交通中堵塞形成阶段的交通流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4 唐铁桥,黄海军;两车道交通流模型与数值计算[J];科学通报;2004年19期
5 邝华,孔令江,刘慕仁;考虑延迟概率因素对混合车辆敏感驾驶交通流模型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4年12期
6 黄乒花,谭惠丽,孔令江,刘慕仁;开放边界条件下二维可转向主干道交通流模型的研究[J];物理学报;2005年07期
7 刘勇,严宝杰,陈红;基于热力学熵的交通流模型[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8 谭惠丽,刘海英,涂育松,孔令江;在开放边界条件下Nagel-Schreckenberg交通流模型的功率谱[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张培雷;吴晓层;简金宝;;有侧向驶入、驶出单车道及多车道的非平衡交通流模型[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年03期
10 邹杰;朱学军;李红梅;杨映红;;基于矿区实测数据的流体力学交通流模型研究[J];中国矿业;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蒋景飞;方标新;张建秋;俞承芳;郭涛;;二阶宏观交通流模型参数的支持向量回归估计法[A];2009全国虚拟仪器大会论文集(一)[C];2009年
2 李兴莉;李志鹏;戴世强;;考虑车辆逐步加速特性的格子流体力学交通流模型[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3 郭四玲;韦艳芳;薛郁;陈光旨;;一维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时空间距分布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上册)[C];2005年
4 严钢;汪秉宏;傅忠谦;周涛;;复杂网络上的交通动力学[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张长君;邹开其;;恶劣气象条件下的高速公路减灾控制的神经网络方法[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欧忠辉;关于交通流模型中的若干问题[D];复旦大学;2005年
2 李艳;城市交通网络动态交通流模型和交通信号智能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邹杰;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交通流模型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4 刘泓;交通仿真系统的并行计算、智能优化和混杂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罗莉华;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及相应宏观交通流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鲁亚东;LWR交通流模型的熵解的显式构造[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丁中俊;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中的相变现象和解析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付传技;交通流模型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李雅;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在交通流模型上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2 常丑娥;双车动力学交通流模型的研究与数值模拟[D];长安大学;2010年
3 苏星;具有多条道路交汇的交通流模型的数学理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任萍;姜—吴交通流模型的研究与数值模拟[D];长安大学;2011年
5 李静瑶;研究异常事件下的宏观交通流模型[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6 陈永海;基于两种交通流模型的混沌现象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7 王正;一类非线性交通流模型研究[D];北京大学;2007年
8 吴大艳;三车道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袁亮;元胞自动机双向交通流模型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10 邝华;混合车辆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07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707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