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可分解汽车尾气的排水性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测试

发布时间:2018-04-15 16:04

  本文选题:橡胶沥青 + 排水性 ; 参考:《公路工程》2017年03期


【摘要】:以可分解汽车尾气的排水性橡胶沥青混合料为对象,对其性能测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TiO_2掺量的增加,累计分解率、有效分解效率合累计分解量先增大后减小,根据TiO_2对汽车尾气中HC、CO、NO的有效分解效率及累计分解率,TiO_2添加量选取8.0%较为适宜。添加TiO_2对混合料水稳定性改善效果十分有限,增加空隙率可增强混合料对汽车尾气降解效果。冻融劈裂强度比和残留稳定度随着混合料空隙率的增大而减小,水稳定性能逐渐降低,结合水稳定性与降解尾气能力,PAC-13空隙率控制在15%~19%较为适宜。橡胶沥青混合料表面构造深度与摆值随涂料量增加而降低,这表明通过道路表面涂膜,橡胶沥青混合料抗滑性能降低,过低涂覆量不能达到实际需求,涂覆量下限值选取350 g/m2较为合适。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erformance test of draining rubber asphalt mixture with decomposable automobile exhaust gas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iO_2 content, the accumulative decomposition rate, effective decomposition efficiency and cumulative decomposition amount increase first and then decrease.According to the effective decomposition efficiency and accumulative decomposition rate of HCO _ 2 in automobile exhaust gas by TiO_2, it is more suitable to select 8.0% of the added amount of TiO-2.The effect of adding TiO_2 to improve the water stability of the mixture is very limited, and the degradation effect of the mixture on automobile exhaust can be enhanced by increasing the void ratio.The ratio of freeze-thaw splitting strength and residual stabilit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void ratio, and the water stability performance decreases gradually. It is suitable to control the porosity of PAC-13 at 15% by combining water stability with the ability of degradation of tail gas.The depth and value of surface structure of rubber asphalt mixture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coating content,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slip resistance of rubber asphalt mixture decreases through coating on road surface, and too low coating amount can not reach the actual demand.It is suitable to choose the limit value of coating for 350 g/m2.
【作者单位】: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解放军理工大学;
【分类号】:U4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庆波;;不同等级路面下橡胶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6年02期

2 马春燕;;二氧化钛掺量对橡胶沥青排水路面吸收尾气能力的影响研究[J];公路工程;2015年05期

3 杨冬亮;冯明林;闫思璐;;橡胶粉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5年02期

4 宋小峰;王大明;;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J];森林工程;2015年02期

5 刘文俊;;连续级配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抗剥落性能研究[J];森林工程;2014年04期

6 张龙;葛折圣;;半柔性路面负载纳米TiO_2降解汽车尾气技术[J];华南地震;2014年S1期

7 尚培东;;可降解汽车尾气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隧道中的应用[J];公路;2014年03期

8 胡建荣;张益;张文刚;;光催化分解汽车尾气型沥青混合料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03期

9 韩树峰;;搅拌时间和胶粉掺量对橡胶沥青性能的影响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3年02期

10 陈渊召;李振霞;;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戚亮;段金辉;;可分解汽车尾气的排水性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测试[J];公路工程;2017年03期

2 熊伟;;聚酯纤维和TB胶粉对高RAP掺量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和自愈合性能的影响[J];公路工程;2017年02期

3 贾立术;卢争艳;;高RAP掺量热再生混合料抗裂性能研究[J];公路工程;2017年02期

4 刘黎萍;王华羽;;厂拌热再生混合料拌和工艺优化研究[J];交通科技;2017年02期

5 高振鑫;李强;蒋应军;刘根昌;;基于单轴贯入试验的AC-20级配优化[J];中国公路学报;2017年04期

6 雷明臣;;液压开启模板在30米预制箱梁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年08期

7 孟勇军;李方念;朱杰;迟凤霞;;高弹粗糙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7年02期

8 杨建平;;橡胶粉沥青混凝土在陕西关中环线的应用[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7年01期

9 吴平;王选仓;;TiO_2改性乳化沥青薄层罩面的净化性能[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10 王志军;;考虑老化作用的沥青胶浆动态粘弹性能试验分析[J];公路工程;201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兴梅;徐聪;;多孔沥青混合料老化及水稳定性研究[J];公路工程;2015年06期

2 杨冬亮;冯明林;闫思璐;;橡胶粉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5年02期

3 赵庆权;;硅藻土与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J];公路工程;2014年06期

4 谢鹏;;旧沥青混凝土厂拌热再生技术应用浅探[J];交通科技;2014年S1期

5 高俊锋;汪海年;;光催化尾气降解沥青路面的室内与现场评估[J];中外公路;2014年01期

6 衷平;马泽欣;刘黎萍;孙立军;何吉成;;纳米二氧化钛材料在汽车尾气分解中的应用[J];交通标准化;2014年03期

7 兰青;徐伟;赵劲松;刘平;;高比例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广惠高速公路试验与评价[J];公路工程;2013年04期

8 聂忆华;康彦晶;刘苹;;旧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利用经济效益分析模型研究[J];公路工程;2013年04期

9 隋成文;胡逢新;赵勇;;谈沥青路面再生技术[J];山西建筑;2013年21期

10 胡建荣;张益;张文刚;;光催化分解汽车尾气型沥青混合料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红全,王颖;改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措施[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3年02期

2 唐世红 ,赵福祥 ,孙兴平;浅谈沥青混合料的再生及设备[J];工程机械;2004年01期

3 君洁;21世纪的沥青混合料公路[J];交通世界;2004年04期

4 俊杰;欧洲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化[J];交通世界;2004年09期

5 李祝龙,丁小军,赵述曾,吴德平;沥青混合料应用中的环境保护[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6 Elk Richter,Willi Dietrich;复合式沥青混合料修复与筑路新设备[J];工程机械;2005年01期

7 王艳丽;;改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年02期

8 孙朝云;沙爱民;姚秋玲;张惠玲;;沥青混合料自动检测系统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6年04期

9 王颖;王永生;;浅析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作用[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年04期

10 陈为成;张玉斌;;SMA沥青混合料在亳阜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交通标准化;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成功;;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应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二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邱峰涛;王哓建;郑鑫;;温拌沥青混合料概述[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3 袁晓宇;汤文辉;张若棋;;沥青混合料本构方程理论分析[A];第五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张成功;任立忠;;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探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圣枫;杨新华;陈传尧;;粒径和骨料级配对沥青混合料流变行为的影响[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蔡绪梅;王芳;;利用试验数据有效指导沥青混合料生产[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7 丁育青;刘海;汤文辉;冉宪文;;一种沥青混合料在冲击载荷下的动态本构关系[A];第六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8 宋晓燕;李源渊;周卫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9分会场-公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吴建昌;;热铺沥青混合料变异分析与控制[A];中国公路学会2002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2年

10 喻光华;喻荣华;黄善华;曾辉;;沥青混合料施工配筛[A];中国公路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继汇;壳牌在华推出沥青混合料业务[N];中国证券报;2008年

2 雨文;壳牌在华启动沥青混合料业务[N];中国建材报;2008年

3 记者 栗清振;壳牌在中国推出沥青混合料业务[N];中国石油报;2008年

4 周中华;沥青混合料力学机理研究取得突破[N];中国交通报;2007年

5 马昭;两项研究成果国内领先[N];西安日报;2007年

6 李宝凡邋记者 王迪;沥青混合料再生修补车标准鞍山制定[N];鞍山日报 ;2007年

7 李铮;环保沥青混合料扮靓长安街[N];科技日报;2009年

8 项煜虹;长安街披上环保衣[N];大众科技报;2009年

9 郭少言 刘崭;西安公路院成功研制沥青混合料微波加热车[N];中国交通报;2010年

10 首席记者 齐泽萍;我省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彪;考虑加载历史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王毅;沥青混合料细观疲劳机制与疲劳预估模型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王聪;基于CT技术的沥青混合料均匀性及最佳沥青用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4 侯明昊;水—温耦合作用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及防治措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董雨明;硬质沥青及其混合料流变特性与低温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陈剑华;MA用混合沥青触变及老化特性的多尺度研究与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李锐铎;基于分数阶导数理论的沥青胶砂及混合料力学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8 赵华;掺磁铁矿料沥青混合料微波特性与路用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9 黄文柯;沥青混合料细观结构的三维粘弹本构及虚拟力学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10 张建同;沥青混合料剪胀力学行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思宇;基于芯样性能的沥青混合料均匀性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赵大勇;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沥青混合料紫外线老化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化高伟;抗紫外光添加剂对改善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对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4 李正道;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及适用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苏沛;基于离散元法的沥青混合料真空压实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6 张轲;沥青混合料松散破坏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7 宋静静;不同拌和类型沥青混合料能耗排放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8 杨茜;沥青路面用棉秸秆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9 金浩;抗车辙剂/新型橡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10 张东阳;沥青混合料粘弹性连续损伤疲劳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54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754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8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