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考虑沉积环境影响的软土地基工程性质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0 18:35

  本文选题:软土 + 沉积环境 ; 参考:《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摘要】:为了研究软土不同沉积环境导致的工程性质的差异,选取了连盐高速公路连云港段和沪苏浙高速公路苏州段两个地区的典型软土,通过两个地区软土的总体指标和具体断面指标的分析,主要研究了软土的沉积环境、黏粒含量、矿物成分和p H值对软土工程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连云港海相软土是随着海平面的变化在碱性条件下逐渐沉积,物质主要来源于海洋沉积物,以黏粒为主,黏土矿物成分以伊蒙混层为主;与连云港海相软土不同,苏州冲湖积相软土是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沉积,物质主要来源于茅山和天目山地区,以粉粒为主,黏土矿物成分以伊利石为主,含水量低于LY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灵敏度高于LY软土.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difference of engineering properties caused by different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of soft soil, the typical soft soil in Lianyungang section of Lianyan Expressway and Suzhou Section of Shanghai-Jiangsu and Zhejiang Expressway is selec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general index and specific section index of soft soil in two areas, the influence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clay content,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pH value on the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soft soil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rine soft soil in Lianyungang is gradually deposited in alkaline condition with the change of sea level. Different from Lianyungang marine soft soil, Suzhou alluvial lacustrine soft soil is deposited under neutral or weak alkaline conditions. The material mainly comes from Maoshan and Tianmu Mountain areas, mainly silt, clay mineral composition is Illite, water content is lower than LY soft soil. The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is higher than that of LY soft soil.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江苏省城市地下工程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5CB057803)
【分类号】:U416.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国瑞,韩爱民;论中国区域性土的分布和岩土性质的形成[J];岩土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2 凌申;苏北全新世海进与古砂堤研究[J];台湾海峡;199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宗雯;太湖东岸第四系沉积结构与岩相古地理演化[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昌胜;朱志铎;;考虑沉积环境影响的软土地基工程性质对比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2 韩爱民;李彤;徐洪钟;;脱湿状态下南京下蜀土的土水-力学特性[J];工程地质学报;2016年02期

3 韩爱民;李彤;章磊;徐洪钟;;南京下蜀土水敏性特征的试验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6期

4 邢占清;高季章;张金接;符平;;黏土地基近海风机桶形基础累积变形研究[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4年02期

5 张林;陈沈良;刘小喜;;800年来苏北废黄河三角洲的演变模式[J];海洋与湖沼;2014年03期

6 韩爱民;肖军华;乔春元;丁长阳;;三轴压缩下南京下蜀土的宏、微观性状试验[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3年06期

7 张军;郑俊杰;曹文昭;赖汉江;;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压实黄土动力特性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3年S1期

8 陈可锋;王艳红;陆培东;俞亮亮;;苏北废黄河三角洲侵蚀后退过程及其对潮流动力的影响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3年03期

9 谭成轩;孙炜锋;张春山;吴树仁;石菊松;李滨;王涛;;宝鸡地区典型黄土剖面钻孔岩芯工程地质特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1年05期

10 曾玲玲;洪振舜;刘松玉;章定文;杜延军;;天然沉积结构性土的次固结变形预测方法[J];岩土力学;2011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高国瑞;黄土湿陷变形的结构理论[J];岩土工程学报;1990年04期

2 凌申;盐城市境内全新世以来的海陆变迁[J];东海海洋;1989年03期

3 高国瑞;;中国地区性土的分布和形成[J];地质论评;1988年06期

4 高国瑞;中国红土的微结构和工程性质[J];岩土工程学报;1985年05期

5 高国瑞;中国海相沉积土微结构研究和工程性质[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4年09期

6 高国瑞;膨胀土的微结构和膨胀势[J];岩土工程学报;1984年02期

7 高国瑞;黄土显微结构分类与湿陷性[J];中国科学;1980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春燕;浙江杭州东苕溪平原全新世沉积地貌环境演变及与新石器文明关系的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丁越峰;近10,000年来太湖气候与环境变迁的沉积记录[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青超,,师长兴;黄河中下游历史时期沉积环境演化[J];人民黄河;1994年02期

2 张茂盛;胡晓静;;微量元素在地质沉积环境中的应用[J];光谱仪器与分析;2001年04期

3 哈图;梁建平;;小腾格里沙漠东端沉积环境浅析[J];内蒙古水利;2009年02期

4 贺聪;邵龙义;于艳俊;鲁静;张苡琳;周园园;;京西潭柘寺地区石炭-二叠纪沉积相及沉积环境演化[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5 崔春龙,曾允孚,黄志勋,段丽兰;滇西昌宁—孟连带南段组沉积环境及沉积机理[J];西南工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6 王爱萍,杨守业,李从先;三种沉积环境中有机粘土复合体特征比较[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7 吴燕开,刘松玉,洪振舜;苏北与长江三角洲沉积环境及其土体物理性质关系探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年02期

8 董文娟;朱远鑫;万明刚;;基于Fisher判别准则的沉积环境判别与分类方法[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9 李振兴;侯明才;王约;张杰;康孔跃;杜涛;杨伟;史俊波;;喀喇昆仑西部龙山组沉积环境及构造背景[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王培坤;;浅谈鸡西群沉积环境与岩相古地理特征[J];应用能源技术;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春华;胡瑞忠;颜佳新;;华南栖霞组缺氧沉积环境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2 张勇;王志远;;葛洲坝坝区软弱夹层沉积环境模拟[A];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力学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3 刘品德;陈俊魁;柴建玉;;西藏都朗拉地区晚古生代地层及沉积环境[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08年卷(上册)[C];2008年

4 张维琴;王玉杰;赵淑霞;王淑云;陈灵华;;碎屑岩粒度分布建模和沉积环境模式识别研究[A];第七届全国颗粒测试学术会议、2008上海市颗粒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彭海波;宋天锐;;徐州煤田及邻区上石炭统太原组沉积环境的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4中英文合订本)[C];1984年

6 王长尧;蒋明媚;刘仲秋;;利用粒度分析资料判断沉积环境的新方法[A];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23)[C];1990年

7 岳正喜;冯国富;;焦坪矿区转角普查区沉积环境及控煤因素分析[A];煤田地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集[C];2003年

8 吴富强;徐乔;;大巴山槽区巴山期沉积环境沉积相的地球化学定量研究[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9 马学平;;湖南中部泥盆纪弗拉-法门阶界线附近的沉积环境[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2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袁旭音;周华平;;新疆北阿尔泰石炭纪的沉积相和沉积环境[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姬长晨;南通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演化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2 童文辉;云南鹤庆铝土矿含矿层系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3 张鹏;近50年辽河口口门浅滩沉积环境变迁与事件响应[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4 裴豪杰;曹娥江下游XYC孔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变化[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5 周利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长7沉积环境对细粒沉积物的影响[D];西安石油大学;2016年

6 季云;苏北海岸带_6港钻孔沉积相及沉积环境演化[D];南京大学;2015年

7 肖晔;贵州震旦系磷矿床沉积环境与矿床地球化学[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常海亮;云南鹤庆锰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示踪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9 赵立敏;内蒙古东部地区石炭—二叠纪构造—沉积环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韩瑞胜;栖霞蓬莱群沉积相分析与沉积环境演化[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78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778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b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