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坡面浅埋偏压隧道松动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本文选题:浅埋偏压隧道 + 变坡面 ; 参考:《中国铁道科学》2017年02期
【摘要】:根据变坡面浅埋偏压隧道的结构和受力建立计算模型,由计算模型推导隧道深、浅埋侧棱体横截面面积的计算公式;再根据极限平衡法求解变坡面浅埋偏压隧道深、浅埋侧的推力,进而推导出变坡面条件下浅埋偏压隧道松动围岩压力的计算公式。由计算公式可知:当地面坡度增大时,水平侧压力系数也随之增大;随着两侧土体对拱顶上覆土层推力的增大,拱顶的垂直土压力减小而隧道的水平侧压力增大。以贵广高速铁路贺街隧道洞口的变坡面浅埋偏压段为例,运用给出的变坡面浅埋偏压隧道松动围岩压力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规范法的计算结果和实测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实际工程中,当隧道两侧土体表面坡度变化较大时,给出的变坡面浅埋偏压隧道松动围岩压力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更加切合实际。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and force of shallow buried bias pressure tunnel with variable slope surface, the calcul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cross section area of tunnel depth and shallow burying edge is deduced from the calculation model, and then the depth of shallow buried bias pressure tunnel with variable slope surface is solved according to the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Based on the thrust of shallow buried side, the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the pressure of loose surrounding rock under the condition of variable slope is deduced.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shows that the horizontal lateral pressure coefficient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urface slope and the vertical soil pressure decreases and the horizontal lateral pressure of the tunnel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thrust of the soil on the top of the arch. Taking the shallow buried bias section at the entrance of Hejie Tunnel of Gui-Guang High Speed Railway as an example,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for the pressure of loose surrounding rock of the tunnel with varying slope surface is given.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nd measured values of the standard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slope of soil surface on both sides of the tunnel changes greatly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pressure of loose surrounding rock of the tunnel with varying slope surface and shallow burying bias pressure are more practical.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6YJS099,2016JBZ009)
【分类号】:U45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邱业建;彭立敏;雷明锋;;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压力上限法解析解[J];土木工程学报;2015年06期
2 赵炼恒;黄阜;孙秋红;项志敏;罗伟;;浅埋偏压矩形单洞隧道围岩压力极限上限分析方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9期
3 王志伟;乔春生;宋超业;;上软下硬岩质地层浅埋大跨隧道松动压力计算[J];岩土力学;2014年08期
4 程小虎;;改进的浅埋隧道松动围岩压力计算方法[J];铁道学报;2014年01期
5 李鹏飞;周烨;伍冬;;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及其适用范围[J];中国铁道科学;2013年06期
6 刘小军;张永兴;黄达;;破碎围岩浅埋偏压隧道衬砌荷载的计算方法[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1年05期
7 谢家杰;浅埋隧道的地层压力[J];土木工程学报;196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峰;浅埋隧道围岩稳定性的极限分析上限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蔡来炳;软弱围岩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力学效应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万小明;大断面浅埋软弱围岩隧道围岩变形规律分析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2 邓之友;浅埋偏压隧道结构荷载反分析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倩;郝钰;贾杰;;浅埋隧道围岩稳定性特征研究[J];山西建筑;2017年10期
2 刘翔;房倩;;变坡面浅埋偏压隧道松动围岩压力计算方法[J];中国铁道科学;2017年02期
3 陈敏娟;;地震荷载作用下浅埋隧道稳定性极限分析上限解[J];公路工程;2017年01期
4 邵生俊;陈菲;邵帅;;黄土隧道地基湿陷变形评价方法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7年05期
5 曹净;普琼香;刘海明;丁祖德;;地面非对称填载对既有明挖隧道围岩压力的影响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6年06期
6 王健华;许振浩;王升;;深埋超大断面局部近水平岩层结构垮塌失稳机理[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33期
7 徐前卫;程盼盼;朱合华;丁文其;李元海;唐卓华;;深埋隧道软弱围岩渐进性破坏及其锚固效应试验与模拟[J];岩土工程学报;2017年04期
8 张治国;徐晓洋;赵其华;;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压力的简化理论分析[J];岩土力学;2016年S2期
9 吴飞洁;邵生俊;佘芳涛;;黄土隧道围岩压力的一种极限平衡理论计算方法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10 郭子红;刘新荣;朱占元;;浅埋隧道围岩破裂面的极限平衡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锐;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D];湖南大学;2015年
2 罗伟;浅埋偏压隧道稳定性分析及其可靠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3 杨昕光;土石坝抗震稳定的极限能力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4 岳健;浅埋暗挖法修建水下小净距软岩隧道的力学行为和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胡祥涛;土—盾构相互作用研究及推进载荷规划[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黄阜;隧道围岩塌落机理与锚杆支护结构的上限分析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娄海成;浅埋偏压大断面隧道围岩变形与支护受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2 符亚鹏;小规模薄煤层采空区地层公路隧道荷载及二次衬砌内力特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张阳;城市浅埋隧道分岔大跨段地表沉降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明锋;彭立敏;施成华;王立川;刘正初;;浅埋偏压隧道衬砌受力特征及破坏机制试验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8期
2 杨小礼;张道兵;王作伟;;Upper bound solutions for supporting pressures of shallow tunnels with nonlinear failure criterion[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13年07期
3 杨小礼;张佳华;金启云;马军秋;;Analytical solution to rock pressure acting on three shallow tunnels subjected to unsymmetrical loads[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13年02期
4 赵炼恒;孙秋红;黄阜;邹金锋;;非关联流动准则对浅埋隧道稳定性影响的上限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12期
5 ;Upper bound solution of supporting pressure for a shallow square tunnel based on the Hoek-Brown failure criterion[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2012年04期
6 程小虎;;土质隧道深浅埋分界的理论解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7 安永林;;偏压隧道围岩压力分布规律理论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8 曲星;李宁;;松散岩体竖向压力计算方法剖析及隧洞深浅埋划分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9 周济民;何川;方勇;谭准;;黄土地层盾构隧道受力监测与荷载作用模式的反演分析[J];岩土力学;2011年01期
10 汪成兵;朱合华;;埋深对软弱隧道围岩破坏影响机制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申玉生;软弱围岩双连拱隧道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王戍平;破碎围岩隧道的模拟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虎;大跨度小净距公路隧道施工方法的数值模拟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杨龙伟;公路小净距隧道施工关键技术模型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李潮雄;大别山隧道新奥法施工的围岩分级和监控量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史艳忠;大断面浅埋土质隧道围岩变形规律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5 王震;正阳隧道围岩变形与支护结构受力特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6 张乐;达成高速铁路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力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王伟峰;大跨浅埋隧道施工时空效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戴武奎;马鞍山浅埋隧道围岩压力监控量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杨奎;铜锣山隧道围岩变形及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陈大鹏;边界线性加载条件下岩体平面受力模型试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海亮,董志;黄土质偏压隧道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00年04期
2 杨小礼,李亮,刘宝琛;偏压隧道结构稳定性评价的信息优化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3 王立川,梁永丰;浅谈偏压隧道的支护设计[J];隧道建设;2002年03期
4 郑智军,叶超明;黄土质偏压隧道施工工艺[J];广东公路交通;2003年04期
5 侯军亮;浅埋风化偏压隧道施工成洞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03年10期
6 程新军,程炜;浅埋偏压隧道施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04年S1期
7 胡彩虹;偏压隧道施工技术[J];企业技术开发;2005年06期
8 李素清;;偏压隧道施工技术探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4期
9 陈见波;;浅埋偏压隧道现场监测与分析[J];山西建筑;2007年09期
10 姜汶泉;张运良;安永林;;不同地形偏压与隧道受力变形的关系[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川;;地形偏压隧道的模型试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2 鲁光宏;许云跃;;对偏压隧道施工方法的初探[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3 王联;邓刚;;都汶路浅埋偏压隧道设计[A];中国公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磊;傅钢;汪振伟;黄志强;;关于浅埋偏压隧道合理开挖进尺的讨论[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高广运;杨长;冯世进;刘松玉;;浅埋偏压隧道动态模拟工程实例[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高文学;侯炳晖;孙西o,
本文编号:1860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860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