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重载铁路大跨刚构桥-轨道系统碰撞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6 15:51

  本文选题:重载铁路 + 碰撞效应 ; 参考:《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年10期


【摘要】:为研究碰撞效应对重载铁路大跨连续刚构桥与轨道系统地震响应的影响,建立考虑碰撞的重载大跨连续刚构桥与轨道系统一体化仿真模型。以某4-32 m简支梁+(108+180+108)m连续刚构桥+4-32 m简支梁为例,研究碰撞效应对系统受力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地震强度、碰撞单元刚度、梁端间距和小阻力扣件布置方案对碰撞效应和系统受力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轨地震应力最大值发生在简支梁与刚构桥交接处,刚构桥桥墩承受较大的墩顶水平力,考虑碰撞时的墩顶水平力最大值较忽略碰撞减少34.2%;增大地震强度,可显著增强碰撞效应,同时也使钢轨应力和墩顶水平力增大;增大碰撞单元刚度使梁体间的碰撞力增大,同时钢轨应力也有小幅度的减小;增大梁端间距使碰撞次数减小,但钢轨应力和墩顶水平力最大值均增大;布置小阻力扣件会减弱桥与轨道的非线性约束,碰撞效应加强,布置小阻力扣件路段的钢轨应力迅速减小,全线布置小阻力扣件较全线有砟轨道钢轨应力最大值减少了42.0%。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mpact of collision effect on seismic response of long-span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and track system of heavy haul railway, an integrated simulation model of heavy-load long-span continuous rigid frame bridge and track system considering collision was established. Taking the 4-32 m simply supported beam of a 4-32 m simply supported beam as an example, the influence of collision effect on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is studied, and the earthquake intensity and the stiffness of the collision element are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f beam end spacing and small resistance fastener arrangement on the impact effect and the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seismic stress of rail occurs at the junction of simply supported beam and rigid frame bridge, and the pier of rigid frame bridge bears a large horizontal force at the top of the pier. At the same time, the rail stress and the horizontal force at the top of the pier are increased, the collision force between beams is increased and the rail stress is reduced by increasing the stiffness of the collision element, and the number of collisions is reduced by increas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ends of the beam, and increas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ends of the beam. However, the rail stress and the maximum horizontal force at the top of the pier are increased, and the nonlinear constraint between the bridge and the track is weaken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small resistance fasteners, and the impact effect is strengthened, and the rail stress of the section with the small resistance fasteners decreases rapidly. Compared with the maximum stress of rail in ballasted track, the stress of the whole line with small resistance fasteners is reduced by 42.0.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基金】:高速铁路基础研究联合基金资助项目(U13342023) 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15G001-G)
【分类号】:U442.55;U448.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湘林;张慎旭;;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Y墩刚构桥的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年06期

2 邓关彩,王建,崔宁;单跨刚构桥工程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3年02期

3 王玲霞;;刚构桥的构造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年12期

4 范佐银;武维宏;舒春生;;门式刚构桥设计[J];山西建筑;2008年20期

5 沈波;;超短边跨V型刚构桥的设计及施工[J];中国市政工程;2009年01期

6 王吉双;;中等跨径门式刚构桥的设计[J];安徽建筑;2009年01期

7 杨凤莲;;斜交刚构桥设计中的斜交弯矩研究[J];山西建筑;2010年11期

8 刘勇志;胡成;金晶;朱荣;;Y型墩刚构桥支架拆除时机与合拢顺序[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9 王骅;芦可琪;;安庆晴岚路预应力混凝土门式刚构桥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10期

10 张佐安;;对刚构桥梁施工质量的一些思考[J];西南公路;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文机;漆光荣;陈玉标;;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在福建的发展[A];'95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和刚构桥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黄文机;漆光荣;郑信光;;福建桥梁之花——T型刚构[A];全国桥梁结构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2年

3 祝金鹏;高永青;孙西磊;;多跨连续V形刚构桥设计分析[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11)[C];2003年

4 王占飞;庞辉;李帼昌;杨阳;;基于Pushover分析的刚构桥抗震设计方法研究[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2年

5 殷平;王彤;谢旭;;刚构桥梁弹塑性地震响应计算方法比较研究[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地震工程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集(Ⅱ)[C];2012年

6 饶舒;王克海;叶英华;;大跨径单箱单室刚构桥箱梁的空间有限元分析[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7 傅文智;梁金文;;重载铁路隧道整治护底塌陷架空线路的方法研究[A];高速重载与普通铁路桥隧运营管理与检测修理技术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王学斌;黄和宾;;海沧大桥西航道桥设计与施工[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一九九九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9 刘海彬;杜进生;罗小峰;;泾河大桥合拢内力和变形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10 牛斌;胡所亭;魏峰;马林;;重载铁路桥梁评估与加固技术[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行;地震作用下高墩刚构桥动力稳定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范振华;地震作用下超高墩刚构桥倒塌破坏关键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3 聂鑫;钢—混凝土组合刚构桥关键结构受力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斯;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底板横向受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曲士平;预应力混凝土T形刚构桥静动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金佳敏;基于IDA方法的大跨度深水刚构桥地震损伤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4 张龙;T型刚构桥悬臂及转体施工控制技术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

5 许凡;某T型刚构桥运营期健康状态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冯庆华;T形刚构桥的静动力检测技术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吴鹏;大跨度曲线刚构桥静力特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8 刘勇志;Y型墩预应力刚构桥设计参数及施工方案优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9 李果;钢—混凝土组合刚构桥静力性能与抗震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10 袁鑫;大跨度刚构桥施工阶段风险分析[D];长安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974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8974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8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