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移动模架在超宽鱼腹形现浇箱梁施工中的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8-05-17 22:08

  本文选题:移动模架 + 箱梁 ; 参考:《施工技术》2017年02期


【摘要】:武四湖大桥是国内首个采用移动模架施工的鱼腹形现浇箱梁,单幅箱梁宽21.5m,混凝土浇筑最大荷载2400t,相较于以往移动模架施工,本套移动模架在设计、拼装、预压、混凝土浇筑等方面施工难度大。通过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整体建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结构优化,减小其重荷比。并创新采用中支腿自动平衡控制技术、双折叠分级开合控制技术,研制出了一套适于宽幅、低墩、大荷载的上行式双折叠移动模架;在移动模架拼装过程中,采用纵移顶推拼装法,在桥跨下方无工作面的情况下,实现快速拼装。在移动模架预压过程中,采用多仓多区复合加载预压技术,精确模拟浇筑工况,取得各构件的变形量,为预拱度的设置提供理论依据。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针对桥梁宽度较大、空间效应明显的特点,采用空间线形控制技术和对称叠合浇筑法,实现对空间效应明显的超宽桥梁进行纵、横向线形的双向控制,以及避免了混凝土出现裂缝及接合面错台。
[Abstract]:The Wusihu Bridge is the first fish-bellied cast-in-place box girder constructed by moving mould frame in China. The single box girder is 21.5 m wide and the maximum load of concrete pouring is 2400t.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construction of moving mould frame, this set of movable mould frame is designed, assembled and preloaded. The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pouring is difficult. By using the ANSY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to model the whole structure, the structure is optimized under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afety, and the heavy load ratio is reduced. And adopting the automatic balance control technology of middle support leg and the technology of double folding and grading opening and closing control, a set of uplink double fold moving mould frame suitable for wide width, low pier and large load is developed, and in the course of assembling moving mould frame, In the case of no working face below the bridge span, the quick assembly is realiz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ongitudinal pushing and assembling. In the preloading process of moving die frame, the multi-storehouse and multi-zone composite loading preloading technology is used to accurately simulate the pouring condition, and the deformation of each component is obtained,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etting of pre-camber. In the process of concrete pouring,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de bridge width and obvious spatial effect, the spatial linear control technology and the symmetrical superimposed pouring method are adopted to realize the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linear control of the super-wide bridge with obvious spatial effect. And avoid concrete cracks and joint surface stagger.
【作者单位】: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鄂州市吴楚大道工程建设指挥部;
【分类号】:U445.463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金宝;崔佳;龙莉萍;;奇能柱模架性能试验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六)——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田克平;;厦门高集海峡大桥主桥上部箱梁采用移动式模架逐跨施工[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3 杜继新;范效滨;;移动模架海水预压施工简介[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4 冯广胜;李艳哲;;客运专线简支箱梁施工整体吊装移动模架设计[A];客运专线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5 阮有力;;移动模架在预应力砼弯坡桥中的应用[A];开拓进取 再创辉煌——贵州省公路学会2008年技术交流论文集[C];2008年

6 李良海;邓环;许志民;;黄河公铁两用桥下承式移动模架的工艺设计[A];2010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时炜;刘翔;周明;万磊;韩超;;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型钢混凝土倾斜结构模架工程施工技术[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8 胡安祥;雷江洪;汪丛斌;马保立;;国内外MSS移动模架系统在苏通大桥的应用及比较[A];第十七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张俊艳;周治国;陈德利;;DSZ32/900上行自行式移动模架在高铁建设中的应用[A];2012年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12年

10 吴耀辉;陈德利;陈浩;高自茂;邵文华;;DXZ32/900型移动模架在铁路客运专线上的应用[A];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贵州分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轩;时速250公里列车模架通过验收[N];人民铁道;2007年

2 本报记者 金志良 陈小波 鞠贵芹;利源模架:超常跨越“架”天下[N];台州日报;2010年

3 肖玫 李柱山;分厘必争 争出利润[N];首都建设报;2010年

4 记者 罗朝政 通讯员 张小霆;移动模架制梁成功[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5 熊耀莹;让基础理论“支牢”模架[N];中国建设报;2007年

6 记者 陈洁娜 通讯员 张谷生;1400吨重模架42米高空“行走”23米[N];南方日报;2006年

7 记者 符勇 江耀明;总公司召开移动模架制梁技术交流会[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8 通讯员 邓捷 程宜;十一局集团二公司温福线制梁再创纪录[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9 常青;中铁六局集团温福客运专线移动模架制梁施工告捷[N];人民铁道;2008年

10 特约通讯员 张珍;信誉评价获第一[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景强;移动模架整孔现浇大跨度混凝土箱梁桥的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2 邱诚;模架集成式粉末精密压制成形设备的设计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高纯;铁路站房桥建合一式结构体系的桥梁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志强;混凝土箱梁桥变截面移动模架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2 岳海姣;移动模架安全监控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3 刘颖;移动模架局部结构改进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5年

4 钟学宏;超高层核心筒顶升模架的模块化设计及应用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5 王景龙;基于特征识别的塑料模架报价系统研究与开发[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6 黄建国;铁路客运专线移动模架制梁施工技术[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7 柏华军;移动模架若干问题研究与优化[D];浙江大学;2008年

8 张世华;济南顺河高架桥整体滑移模架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杜继新;大跨径小半径曲线滑移模架施工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胡慧琳;移动模架的结构分析与优化[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903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903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3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