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作用下索-桁架加固结构体系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重载 + 桥梁加固 ; 参考:《土木工程学报》2017年04期
【摘要】:溪洛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公路运输大件设备,这些设备的重量已超过途经桥梁的极限承载力,需要进行临时加固。基于此,介绍了一种重载作用下的桥梁加固技术——索-桁架加固结构体系,该体系主要由预应力钢绞线和桁架组成,通过张拉钢绞线使桁架产生顶升力以抵消桥梁板自重,达到加固桥梁的目的。为了验证该体系的合理性以及加固效果,进行了足尺试验研究,模拟了重型车辆通过一跨桥梁的整个过程,考察了桥梁板加固前后结构响应的变化,研究了钢绞线穿过多个滑轮组后的预应力损失。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索-桁架加固结构体系可以部分抵消桥梁板自重,改善桥梁板内力分布,有效提升结构承载力和刚度,桥梁板在加固后以及加载时上下表面均未发生开裂;滑轮组作为转向装置可以有效传递钢绞线内力,穿过多个滑轮组后钢绞线内力损失不大。
[Abstract]:In the construction of Xiluodu 卤800 kV UHVDC transmission project, it is necessary to transport large equipment by road. The weight of these equipment has exceeded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bridge, and it needs to be temporarily strengthened.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bridge strengthening technology under heavy load, cable-truss strengthening structure system, 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prestressed steel strand and truss, which can make the truss produce uplift force to offset the dead weight of bridge slab by tensioning steel strand. The purpose of strengthening the bridge is achieved. In order to verify the rationality of the system and the reinforcement effect, a full-scale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simulate the whole process of heavy vehicle passing through the one-span bridge, and the structural responses before and after the reinforcement of the bridge slab were investigated. The prestressing loss of steel strands passing through multiple pulleys is studie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ble-truss strengthened structure system can partially offset the dead weight of the bridge slab, improve the internal force distribution of the bridge plate,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stiffness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of the bridge slab do not crack after strengthening and loading. As a steering device, pulley group can effectively transfer the internal force of steel strand, but the loss of internal force of steel strand after passing through multiple pulleys is small.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849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0800206)
【分类号】:U445.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兰春光;刘航;周智;;基于BOTDA-FBG智能钢绞线的预应力损失监测[J];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09期
2 陈锡磊;周浩;沈扬;丁健;钱锋;周志超;陈稼苗;;溪洛渡—浙西±800kV/7500MW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主回路参数设计[J];电网技术;2011年12期
3 沈雁彬;郑君华;罗尧治;;北京北站张弦桁架结构模型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0年11期
4 王树;张国军;葛家琪;张爱林;管志忠;;2008奥运会羽毛球馆预应力损失对结构体系影响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07年06期
5 方志;汪剑;;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竖向预应力损失的实测与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松辉;碳纤维布加固桥梁的设计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关彦超;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方法的评价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珍;王党雄;耿杰;张迅;刘德军;;F轨对中低速磁浮列车-桥梁系统竖向耦合振动的影响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7年04期
2 梁鑫;马卫华;;2种磁轨关系的磁浮车桥相互作用比较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年04期
3 汪科任;罗世辉;张继业;;磁悬浮控制器设计及静悬浮稳定性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4 杨奇科;程雄;;磁浮车辆—道岔振动特征分析[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6年05期
5 李萍;胡雯雯;;磁浮轨道梁不平顺对悬浮状态的影响分析[J];机车电传动;2016年03期
6 翟婉明;赵春发;;现代轨道交通工程科技前沿与挑战[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6年02期
7 黎松奇;张昆仑;刘国清;陈殷;;EMS型磁浮列车上下坡过程仿真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6年01期
8 葛军;高定刚;郑树彬;柴晓冬;;高速磁浮车辆走行机构动载荷测试与分析[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9 刘建超;赵春发;姚力;庞玲;;温差和列车荷载作用下中低速磁浮轨道结构变形分析[J];铁道建筑;2015年12期
10 李小珍;洪沁烨;耿杰;刘德军;单春胜;;中低速磁浮列车-轨道梁竖向耦合模型与验证[J];铁道工程学报;2015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鑫;磁浮列车车轨耦合振动分析及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赵春霞;EMS型高速磁浮列车导向动力学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3 张文清;基于磁通反馈的悬浮控制方法研究及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4 夏景辉;直线电机轮轨交通气隙及轨道平顺性对系统动力响应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王英杰;考虑车体柔性的车—桥动力响应分析及行车舒适性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李奇南;钢板磁悬浮系统控制[D];浙江大学;2010年
7 邓亚士;高速磁浮交通迭合式轨道梁变形及力学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刘敏贤;永磁轨道上方波动外磁场下高温超导块材悬浮力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滕延锋;高速磁浮轨道梁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振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杨光;高速磁浮列车最优速度曲线及其跟踪控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洁;磁悬浮列车—高架桥梁系统耦合动力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2 苏斌;中低速磁浮列车作用下站房结构振动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洪沁烨;徐变及温度效应对中低速磁浮大跨连续梁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4 王党雄;中低速磁浮列车—低置结构空间耦合振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何昱;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斩波器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文章;基于动力分析的中低速磁悬浮线路最小坡段长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葛岱;基于动力学分析的中低速磁悬浮竖曲线参数标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8 王靖;中低速磁浮交通圆曲线参数动力学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陈聪;基于动力分析的中低速磁悬浮线路最大坡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武巍;基于动力分析中低速磁浮平面缓和曲线参数标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春发,翟婉明;常导电磁悬浮动态特性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李人宪,刘应清,翟婉明;高速磁悬浮列车纵向及垂向气动力数值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04年01期
3 林志雄,周岱;上海磁浮列车轨道梁系统简述[J];中国铁道科学;2003年01期
4 刘少克,罗昆;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用直线电机法向力的测试研究[J];机车电传动;2003年01期
5 赵春发,翟婉明,王开云;磁悬浮车辆随机振动响应分析及其平稳性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2年16期
6 范钦海;高速常导磁悬浮车辆对轨道平顺性要求的探讨[J];中国铁道科学;2002年01期
7 方明霞,屠涓,冯奇,马星;弹性车行道上磁悬浮列车系统的动力学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1年06期
8 赵春发,翟婉明,蔡成标;磁浮车辆/高架桥垂向耦合动力学研究[J];铁道学报;2001年05期
9 陈泽深,王成国;车辆随机振动的协方差分析方法[J];中国铁道科学;2001年04期
10 沈志云;高速磁浮列车对轨道的动力作用及其与轮轨高速铁路的比较[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洪坡;EMS型低速磁浮列车/轨道系统的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施晓红;常导高速磁浮列车车轨耦合非线性动力学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3 赵春发;磁悬浮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胡秀月;公路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车桥耦合振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邓小星;中低速磁浮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叶学艳;磁浮车辆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孙体健;中低速磁浮列车运动学建模与结构计算[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杨磊;中低速磁浮列车转向架特性分析及计算[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6 鲍佳;磁浮列车悬浮控制与动力学仿真[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卫龙武;;求解弹性支撑加固结构内力的新方法[J];东南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2 刘训良;损坏住宅楼加固与改造相结合的实例[J];建筑技术;2003年06期
3 何天明;;对道桥结构加固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1年03期
4 戴春景;冯子江;刘佳;;粮油中转储备库的加固改造设计[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6年06期
5 卢亦焱;张号军;刘素丽;;超高压输变电钢管构架加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6 李砚波;方超;刘洪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2007年01期
7 朱永全;赵玉成;杜建刚;孙元国;;109号隧道抢修加固结构安全性监测技术[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8 李丕宁;彭文立;;某厂房振动耦合分析及结构加固[J];建筑结构;2010年02期
9 杨爱国;;阿萨巴宾馆工程加固技术及风险防范[J];铁道建筑技术;2013年03期
10 张兴昌,郭院成,申利梅;基于改变使用功能的维修加固策略[J];平原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庆钢;陈宏亮;齐东成;;某高层综合楼改造加固结构设计[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包柳青;;上海高帆大厦续建与加固结构设计[A];首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朱华;;钢网架屋盖结构的加固应用与研究[A];第十七届华东六省一市建筑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静;程宝龙;;某中学校舍建筑的抗震安全鉴定与加固改造[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今保;;阿炳故居砖砌体注浆绑结加固技术[A];首届全国既有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雷大鹏;;宝成线109号隧道抢险加固[A];高速重载与普通铁路桥隧运营管理与检测修理技术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潘建立;欧阳煜;胡孔国;束天明;;外粘型钢加固混凝土空间框架结构的程序开发[A];首届全国既有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叶华文;Thomas Ummenhofer;强士中;;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板断裂力学分析[A];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叶华文;强士中;Thomas Ummenhofer;;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板断裂力学分析[A];第二十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2年
10 贾卉琳;张敏;吴刚;孟少平;;FRP片材加固木圆柱的试验研究[A];FRP与结构补强——'05全国FRP与结构加固学术会议论文精选[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香玉;中国防腐界一匹骏马[N];大众科技报;2008年
2 吴文芳;攀设院深水池池壁强化加固结构技术获专利[N];中国冶金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尹静;滑坡区隧道自锚式新型加固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2 王丽云;FPGA设计及其关键电路辐射加固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3 朱春华;公路高填方边坡格宾体系加固技术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新宇;场效应晶体管的单粒子瞬态效应及加固方法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2 邵康;滑坡地段隧道局部加固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陈昊;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及其加固方案计算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万梓豪;防屈曲耗能支撑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及优化[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5 张颖;SRAM抗SEU加固单元设计与ECC编码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王潘;横穿滑坡隧道综合加固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7 王振领;既有钢筋混凝土空腹式拱桥病害分析及维修加固方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8 杜乔;近场地震动对软钢防屈曲支撑加固结构的易损性影响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9 毕经周;防屈曲耗能支撑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10 朱必永;CFRP加固WF型梁侧扭屈曲的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30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930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