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小波总能量相对变化的拱桥吊杆损伤识别

发布时间:2018-06-12 19:07

  本文选题:钢管中承式拱桥 + 离散小波变换(DWT) ; 参考:《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7年05期


【摘要】:为了识别拱桥吊杆损伤,提出基于小波总能量相对变化的损伤识别方法.以一典型钢管中承式拱桥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测点处的加速度动态响应信号进行离散小波变换,计算出测点处的小波总能量.以结构未损伤状态为基准,构造基于小波总能量相对变化的损伤指标.用提出的识别方法研究冲击类型、加载位置、噪音信号及损伤程度等参数对识别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出的损伤指标可识别出不同位置设定下吊杆损伤,并对损伤程度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对于不同的冲击类型及加载位置均能识别出拱桥吊杆损伤,且在不同信噪比(0,5,10和20)下鲁棒性好.
[Abstract]: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damage of arch bridge suspenders, a method of damage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the relative variation of total energy of wavelet is proposed. Taking a typical steel pipe through arch bridg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total wavelet energy at the measured point is calculated by 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for the dynamic response signal of acceleration at the measuring point. Based on the undamaged state of the structure, the damage index based on the relative variation of the total energy of the wavelet is constructed. The effects of impact type, loading position, noise signal and damage degree on the identification results were studied by the proposed identification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amage index can identify the damage of suspender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and has a strong sensitivity to the damage degree, and can identify the damage of arch bridge suspenders for different impact types and loading positions. And the robustness is good under different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唐仲英传感材料及应用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41810) 唐仲英基金会资助项目
【分类号】:U4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立波;;浅谈梁的损伤识别方法[J];山西建筑;2006年10期

2 胡利平;韩大建;;考虑环境因素影响的动态法桥梁损伤识别[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周潇;刘泉;李军歌;;基于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的梁桥损伤识别[J];西南公路;2009年01期

4 单德山;李乔;张吉刚;;蒙特卡罗法在桥梁损伤识别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5 李君君;满洪高;;桥梁全自动监测系统与损伤识别技术研究[J];铁道建筑;2011年06期

6 孙海宁;;基于小波多分辨率分析的简支梁损伤识别方法研究[J];广州建筑;2012年04期

7 薛祥,霍达,滕海文;桥梁损伤识别的小波空间变换及基函数选取的理论探讨[J];河南科学;2005年06期

8 陈志刚;;基于结构振动的损伤识别技术研究进展[J];山西建筑;2007年06期

9 蒋志;;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和损伤识别[J];广西城镇建设;2007年06期

10 沈江霞;;混凝土梁损伤识别的试验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郭健;;不同尺度上桥梁损伤识别的信息分布特征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薛祥;霍达;滕海文;李宁波;;应用于桥梁损伤识别的小波空间变换基函数敏感性探讨[A];首届全国既有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效尧;;桥梁损伤识别的静态RBE神经网络法[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1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4 孙砚飞;姜德生;王玉华;;基于FRF和SOM网络的钢箱梁焊缝损伤识别[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5 关文阁;林皋;魏翠玲;;基于柔度阵的简支梁桥损伤识别方法[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6 张清华;李乔;;斜拉桥结构损伤识别的概率可靠度法[A];2005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土木建筑学科)论文集[C];2005年

7 孙宗光;栗燕娜;石健;伍雪南;苏健;;悬索桥损伤识别模型试验研究[A];防振减灾工程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峻;基于振动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2 尚鑫;基于动力测试的桥梁损伤识别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3 程良彦;拱结构的损伤识别方法及损伤结果可视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施洲;基于动力测试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及性能评定理论与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5 孙砚飞;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的桥梁损伤识别与评估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闻骥骏;工程结构损伤识别的反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马辉;基于计算智能方法的简支梁桥损伤识别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荆龙江;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损伤识别理论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熊红霞;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辨识与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宋刚;异形桥梁优化设计与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天德;基于FEMU和SVM的桥梁损伤识别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关士锋;基于振动测试的桥梁损伤识别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林鑫鑫;基于桥梁挠度监测的斜拉桥拉索损伤识别的预测函数模型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4 韩乃杰;基于分布式宏观应变测试的受弯构件损伤识别技术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5 李艳;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和遗传算法的悬索桥损伤识别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6 余祥;基于Hilbert-Huang理论斜拉索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4年

7 董磊;具有裂缝病害的简支梁桥动力特性计算及损伤识别方法[D];吉林大学;2016年

8 苑晓旭;基于计算智能的桥梁损伤识别方法抗噪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苗如松;基于振动的跨海大桥主墩桩基础损伤识别[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10 葛粟粟;组合吊杆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损伤识别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107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0107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0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