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空间插值法的公交客流分布可视化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28 04:34

  本文选题:公交客流 + 空间插值 ; 参考:《测绘通报》2015年04期


【摘要】:通过建立IC卡客流数据处理流程实现了对原始客流数据的整合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利用GIS空间插值法对客流分布进行了可视化展示,将离散的客流点状信息转化为连续的面状信息,并对不同时间段客流分布的空间规律作了分析。该方法不仅可为日常的公交调度提供依据,还可为公交规划和运营决策提供参考。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of the original passenger flow data is realized by establishing the IC card passenger flow data processing process, and on this basis, the distribution of passenger flow is visualized by using GIS spatial interpolation method. The discrete point information of passenger flow is transformed into continuous plane information, and the spatial law of passenger flow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is analyzed. This method can not only provide the basis for daily bus dispatch, but also provide reference for bus planning and operation decision.
【作者单位】: 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现代城市测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基金】:现代城市测绘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11216N)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KM201210016014)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个人项目(2011D005017000005) 北京建筑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Z10044;Z09074)
【分类号】:P208;U4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朱求安,张万昌,余钧辉;基于GIS的空间插值方法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单宝艳;郭金金;;基于GIS空间分析的城市避震疏散规划研究[J];测绘通报;2014年01期

3 张亦汉;钟欣梅;李建程;;利用自行车借还记录分析与挖掘空间位置信息[J];测绘通报;2014年07期

4 陈学武,戴霄,陈茜;公交IC卡信息采集、分析与应用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静;张仁陟;陈利;;耕地地力评价中土壤养分的空间插值方法比较研究——以会宁县土壤速效钾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7期

2 李卫宁;匡昭敏;卢远;李莉;何立;罗永明;曾行吉;;基于GIS技术的农业干旱监测与评估系统[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3 张军;余江;陈文清;;基于GIS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4 武广臣;刘艳;赵琴霞;;格网DEM的几种插值方法实践[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陈蓓蓓;宫辉力;李小娟;雷坤超;顾兆芹;党亚南;杜钊锋;;北京地下水系统演化与地面沉降过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S1期

6 彭春华;刘建业;刘岳峰;晏磊;郑江华;;车辆检测传感器综述[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7年06期

7 武广臣;刘艳;;DEM的插值特征分类系统[J];测绘标准化;2012年01期

8 王锐;白玲;马德涛;王富强;;基于GIS的城市交通网络要素可视化表达方法研究[J];测绘科学;2008年03期

9 王锐;白玲;马德涛;公茂玉;;城市人口疏散网络中路线选择的最优化分析[J];测绘科学;2010年05期

10 李英远;谭建军;陈少沛;;公交数据更新机制研究[J];测绘科学;201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诗亮;姜凤辉;袁家勇;王锐;;GIS在BRT中的应用[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2 鲍枫;;一周内峰值区间的聚类确定法[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戴芳芳;况代智;;基于GIS空间分析的泉州城市地价分析研究[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茆德柱;胥存华;何江;许捍卫;;基于ArcEngine的水下地形插值模型研究[A];第三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暨'2006江苏省测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董凯;李伟明;姜本清;方伟;;数字化战场中雷达探测区域可视化技术研究[A];第13届中国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毅;张永忠;;远红外车辆检测装置的设计[A];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鑫;魏占民;刘虎;王长生;付小军;;基于GIS的区域性地下水时空分布规律研究[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下)[C];2010年

8 温立成;;“聚集方法”在降水数值预报和水文预报耦合中的应用[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郭婕;陈学武;;公交IC卡乘客上车站点确定方法及其应用[A];第一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学武;戴霄;;公交IC卡持卡乘客下车站点确定方法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楠;区域矿产资源GIS评价关键算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宋广树;东北地区玉米和水稻低温冷害诊断指标与远程决策管理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高联雄;智能公交系统数据挖掘研究与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张水舰;基于GIS-T的城市交通最优路径诱导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叶青;人工智能方法在估价领域的研究与应用[D];华侨大学;2011年

6 郭玉川;基于内陆干旱区生态安全的地下水位调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7 苏程;深水多波束测深侧扫声纳显控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刘爱华;土壤环境中As、Cd、Hg、Pb地球化学背景及通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9 夏艳华;面向实时可视化与数值模拟3DSIS数据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6年

10 李一帆;数字矿山信息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超;基于手机浮动车的高速公路交通流监控系统研究与设计[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茜;基于ArcGIS的洪灾淹没损失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葛宏义;基于GIS的粮食物流信息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胡琼;磁阻传感器在停车场车位检测中的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肖华刚;基于客流数据挖掘的公交时刻表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黄浩;基于GIS的视频监控框架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1年

7 赵海波;基于GIS的城市气象监测要素插值分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彬;昆曼公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曾春阳;基于GIS的小班立地因子提取与立地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10 刘洪微;太行山山前平原土壤环境中Cd、Hg、Pb地球化学背景及通量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刚;马东辉;苏经宇;王玲;;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方法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2 尤淑撑,严泰来;基于人工神经网络面插值的方法研究[J];测绘学报;2000年01期

3 叶明武;王军;陈振楼;许世远;;城市防灾公园规划建设的综合决策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02期

4 赵莹;柴彦威;陈洁;马修军;;时空行为数据的GIS分析方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年05期

5 潘志强,刘高焕;面插值的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2期

6 黄静;叶明武;王军;许世远;陈振楼;刘耀龙;;基于GIS的社区居民避震疏散区划方法及应用研究[J];地理科学;2011年02期

7 柴彦威;时间地理学的起源、主要概念及其应用[J];地理科学;1998年01期

8 林忠辉,莫兴国,李宏轩,李海滨;中国陆地区域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J];地理学报;2002年01期

9 周素红;邓丽芳;;基于T-GIS的广州市居民日常活动时空关系[J];地理学报;2010年12期

10 王绍强,朱松丽,周成虎;中国土壤土层厚度的空间变异性特征[J];地理研究;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芙蓉;杨先清;;基于实际拓扑结构的交通网络客运流量的理论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涂露芳;本市轨道交通将超600公里[N];北京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静;城市轨道新线接入后全网客流分布及成长规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郑丽娟;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的客流分布预测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3 林春旺;基于非集计模型的城际铁路客流分布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4 胡志赛;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分布的实时预测及诱导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76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076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9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