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剑麻纤维大粒径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31 19:27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交通运输量、车辆荷载不断增长,使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抗车辙性降低,道路养护建设成本逐年提高。因此如何提高沥青道路的质量、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成为一项十分关键的科研课题。本文将剑麻纤维作为一种新型改性材料,添加到大粒径沥青混凝土中,研究剑麻纤维大粒径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本文主要研究将剑麻纤维掺入到大粒径沥青混凝土中,测试其对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的对象是LASM-25沥青混凝土。首先进行原材料试验,在此基础上本课题在剑麻纤维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上借鉴了贝雷法级配设计的理念,将“预留空隙率”运用到级配设计中。其次在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中,分别选择五种最佳沥青用量拌合大粒径沥青混合料。通过添加不同长度与不同掺加量的剑麻纤维进行试验,最终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4.2%,剑麻纤维掺入大粒径沥青混凝土最佳添加长度为7mm;最佳添加量为0.3%。通过试验研究将剑麻纤维添加到大粒径沥青混合料中,高温稳定性提高9%;低温抗裂性提高6.26%;水稳定性能提高8.1%,结果表明剑麻纤维可以提高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由于剑麻纤维绿色环保,符合当下流行的环保理念。并且其来源广泛,我国南方地区有大面积种植,如果能够推广使用将一定程度上提高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创造更好的社会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轻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俊民;蔡应曦;;阻燃麻纤维吸声性能的研究[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87年04期

2 张卓;任忠海;叶湖水;;麻纤维在汽车工业中的开发应用与展望[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3 陆毅;向定汉;张巍;;碱处理剑麻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J];润滑与密封;2011年02期

4 黄琼念;覃峰;马福荣;李芒原;;剑麻纤维水泥混凝土复合材料性能试验的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5 方伟;向定汉;李文娟;农海涛;;剑麻纤维和低密度聚乙烯填充聚甲醛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J];润滑与密封;2011年01期

6 高m8;刘海敏;杨之礼;;剑麻纤维的基础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7 才红;;表面处理方法对剑麻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2010年03期

8 贾立锋;孟会娟;孟凡辉;;棉麻纤维自动识别技术研究[J];现代仪器;2006年03期

9 西海;石棉纤维的替代产品——剑麻纤维[J];建材工业信息;2003年11期

10 龚天平;龚烈航;周建钊;豆立新;;麻纤维软填料在高压高水基动密封工况下的抗磨损技术研究[J];煤矿机械;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瑞梅;林木良;张X;林少琨;陈水挟;曾汉民;;基于热重-红外联用分析的剑麻纤维热裂解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李岩;;剑麻纤维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其与环氧树脂间的界面强度[A];中国复合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岩;;剑麻纤维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及其与环氧树脂间的界面强度[A];全国首届青年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裴莹;郑学晶;汤克勇;;溶剂对剑麻纤维表面蜡质作用及形貌的影响[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5 胡俊民;蔡应曦;;阻燃麻纤维吸声性能的研究[A];环境噪声控制论文集[C];1989年

6 钟锦标;牛永亮;吕建;韦春;;剑麻纤维蒸汽爆破技术在酚醛树脂改性中的应用[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7 容敏智;章明秋;刘原;曾汉民;;剑麻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纤维处理的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刘原;容敏智;章明秋;曾汉民;;单向连续剑麻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A];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第十一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钟锦标;韦春;黄纾洁;吕建;;剑麻纤维处理方法对SF/UF共混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10 何莉萍;;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天然麻纤维改性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弥纶 东广;新型棉性纤维巧变军服衣料[N];解放军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梁枫;让麻纤维成为针织用纱的新宠[N];中国纺织报;2009年

3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 李燕立;麻纤维的协调与不协调[N];中国纺织报;2011年

4 网文;真假麻织品的识别[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5 张芳 刘创新;东华学子“跨界”推进麻纤维生物脱胶技术研究[N];中国纺织报;2014年

6 杨荔;新型聚丙烯/麻复合材料应用广泛[N];中国纺织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鸿伟;现代纤维艺术中麻纤维的创新应用[D];吉林艺术学院;2015年

2 杨学通;木纤维/麻纤维/聚丙烯纤维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3 尹迪;基于等离子体辅助麻纤维脱胶技术[D];大连工业大学;2015年

4 张士培;莱麻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5年

5 刘定;剑麻纤维大粒径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5年

6 刘美娜;罗布麻纤维抑菌性能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7 衡明星;用于汽车内饰件的麻纤维改性剂的研制[D];郑州大学;2007年

8 郑培培;麻纤维的选择性氧化及丝素蛋白的改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彭丹;麻纤维增强聚丙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10 郑丽莎;罗布麻纤维抗菌性能及机理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21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21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c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