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元胞自动机最短路径算法优化

发布时间:2019-09-27 03:23
【摘要】:概括了当前GIS中最短路径算法,分析了元胞自动机在最短路径分析算法中的原理及应用现状,并从两个方面对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最短路径算法进行优化即直线优化的元胞自动机最短路径算法。(1)将A*算法中的启发函数引入元胞自动机模型,提出了直线优化元胞自动机最短路径模型;(2)考虑道路网特征对最短路径算法的影响,得出具有道路网自适应性的最短路径分析模型。最后选取不同形态特征的shp道路网数据,验证了优化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和高效性。
【图文】:

无向图,无向图,元胞


路信息,利用图论理论寻求出指定节点间的最短路径。CA最短路径算法的思想就是在此基础上将无向图的所有顶点定义为一个元胞集合,与某一元胞连通的所有节点组成该元胞的邻居集合,元胞状态根据演化规则分为未被寻路和已被寻路等若干离散状态。元胞初始状态均为未被寻路,从起始元胞开始,依据演化规则,其邻居元胞的状态发生翻转,在下一时刻相邻的元胞又依据规则并行的向各自相邻的节点演化,并记录元胞的变化信息,以此类推,直到终点元胞被寻路,最先到达目标节点的元胞演化记录就是所求的最短路径。以无向图G(图1)为例,构造CA模型:A=(d,S,N,f),式中:元胞空间d={v1,v2,…,vn};元胞vx邻居为N(vx)={(vx,v)∈E∨(v,vx)∈E∨v=vx}。最短路径算法建立的关键是制定元胞的演化规则,并根据规则确定元胞的状态集合S。图1无向图GFig.1UndirectedgraphG学者针对元胞自动机在最短路径算法中的应用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吴晓军和薛惠锋(2004)对元胞自动机在最短路径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利用元胞自动机在元胞空间上的并行特性,采用元胞动态邻居、时间段自适应调整的方法,构造出一种新的基于元胞自动机扩展模型的图最短路径搜索算法,即通过简单规则的元胞状态演化,得到带权图的最短路径。定义状态集S={S_N,S_G,S_B,S_M};其中S_N表示初始状态,未被搜寻;S_G表示该元胞正在被搜寻,处于生长状态;S_B表示元胞状态正在向领导扩展,处于繁殖状态;S_M表示已经被搜寻结束,处于成熟状态。演化规则f设定为:假设t时刻,中心元胞为vx,剩余权(中心元胞到起始元胞的最短距离)记为r(vx)。(1)若vx为S_M状态,表示该点已被搜寻,状态不变。(2)?

最短路径算法,状态,状态翻转


(1)当中心元胞vx的状态为S_N时,考察邻居:若邻居存在S_B状态,,则翻转为S_G,且r(vx)=w(vn,vx)+g(vx);否则状态不变,且r(vx)=∞。(2)当中心元胞vx状态为S_M时,状态不变。(3)当中心元胞vx状态为S_B时,翻转为S_M。(4)当中心元胞vx状态为S_G时,考察邻居:若邻居存在S_B状态且g(vx)+wt-1(vn,vx)<r(vx),则r(vx)=g(vx)+wt-1(vn,vx);若r(vx)-min(r(vx))=0则状态翻转为S_B,否则状态不变。优化算法与原算法的元胞演化域的比较如图2所示。图2优化前与优化后基于CA的最短路径算法演化域Fig.2OptimizationbeforeandaftertheoptimizationoftheshortestpathalgorithmbasedontheCAevolutiondomain
【作者单位】: 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
【分类号】:P208;U4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海梅;周献中;;直线优化A~*算法在最短路径问题中的改进与实现[J];工程图学学报;2009年06期

2 吴晓军,薛惠锋;基于元胞自动机扩展模型的图的最短路径算法[J];计算机应用;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康;殷燕芳;解智;魏传佳;;城市交通优化中基于对偶算法的元胞自动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吴晓军,薛惠锋,雒雪芳,丁晓阳;元胞自动机生成城市空间影响区的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27期

3 张俊溪;薛惠锋;苏锦旗;;基于CA模型的凝固聚类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23期

4 吴小兰;王忠群;刘涛;王勇;;基于扩展元胞自动机的在线零售站点的自适应[J];计算机应用;2006年10期

5 韩玮;;游戏中路径搜索算法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2年10期

6 周明;王韩民;吴晓军;;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距离变换方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7 钱鑫;吴晓军;张甜甜;易宇;;求解关键路径的元胞自动机算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8 丁晓阳;郭晓亭;;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单源点最短路求解算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9 孙强;戴志军;;用元胞自动机求最短路径的一种新算法[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9年02期

10 李a\;薛惠锋;吴晓军;;改进的基于元胞自动机扩展模型的图的最短路径算法[J];微计算机应用;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晓军;复杂性理论及其在城市系统研究中的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2 陈焰;ETO型机械制造企业项目管理的资源优化方法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廖远;一对一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及车载导航系统设计[D];南昌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海梅;周献中;;网络系统中的最短路径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兵工学报;2006年03期

2 严寒冰,刘迎春;基于GIS的城市道路网最短路径算法探讨[J];计算机学报;2000年02期

3 陈则王,袁信;基于分层分解的一种实时车辆路径规划算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乐阳,龚健雅;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的一种高效率实现[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5 陆锋,周成虎,万庆;基于层次空间推理的交通网络行车最优路径算法[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6 陆锋,卢冬梅,崔伟宏;交通网络限制搜索区域时间最短路径算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1999年10期

7 陆锋,卢冬梅,崔伟宏;基于四叉堆优先级队列及逆邻接表的改进型Dijkstra 算法[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1999年12期

8 唐文武,施晓东,朱大奎;GIS中使用改进的Dijkstra算法实现最短路径的计算[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0年12期

9 王开义,赵春江,胥桂仙,宋晓宇;GIS领域最短路径搜索问题的一种高效实现[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03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于杰;李响;;利用最短路径算法确定地理网络中心服务范围[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年03期

2 魏二虎;贾满;李林燕;;最短路径算法的改进方法研究[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7年04期

3 呙维;龚健雅;朱欣焰;;一种基于层次拓扑模型的分布式最短路径算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年07期

4 沙宗尧;边馥苓;;单源最短路径算法的图示教学设计与实践[J];测绘通报;2010年04期

5 解德祥;蒋廷耀;;最短路径算法在GIS中的应用与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7期

6 陈珊;张淑骅;石峰;;基于GIS最短路径算法的改进和应用[J];科技资讯;2006年04期

7 况蔚林;;GIS领域最短路径算法初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0期

8 郭v

本文编号:2542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42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d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