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梁式桥在汽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25 05:16
【摘要】:交通运输工程在当今社会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人们对于交通运输结构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交通运输结构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的损伤判断和对交通运输线路的日常维护日益重视。传统的车桥耦合研究过程中主要是将上部车辆荷载简化为质量块和弹簧、阻尼单元组合的方法进行模拟,车轮与路面之间通常采用点接触,这种接触方法与实际情况中车辆轮胎与公路面的接触差异较大。本文对车辆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精细建模,特别是对于轮胎和公路面的接触进行了精确地模拟,这样就能够更加充分地模拟汽车荷载在桥梁上运行时的动力特征。通过这种模拟可以探寻影响桥梁工作状态的因素,从而可以通过改变桥梁设计结构来减少桥梁的动力损伤,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文章通过Hypermesh软件建立了完整的车辆模型,并且通过理论计算与有限元计算对比的方式进行了模型的有效性验证。车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主要是轮胎与车体间悬架的模拟以及车轮与路面之间接触的模拟,为了保证车辆模型的精确度,本文并没有对车辆悬架和车轮进行大量的简化,而是尽可能完整地按照真实的悬架和车轮进行模拟。为了保证对车桥接触模拟的准确性,在车轮的有限元建模过程中,本文通过LS-DYNA关键字对车轮进行了充气模拟,轮胎内部有了气体压力,这样就能够更加准确的模拟车轮与路面的真实接触情况。本文采用的桥梁模型是30 m简支梁模型,采用ANSYS LS-DYNA软件模拟车辆在简支梁桥上的运行状况,求解车辆在桥梁不同位置、不同车速、路面不平顺等多种工况下桥梁的动力响应,归纳和总结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因素。为了提高车桥耦合振动的运算效率,文章又采用梁格法对简支梁桥进行建模分析,并将梁格法分析结果与实体建模分析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梁格法求解车桥耦合振动的可行性。本文还研究了桥梁损伤对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探究了不同损伤程度下桥梁位移、振动速度和振动加速度的变化情况,为桥梁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的判断提供了依据。文章最后运用ANSYS隐式求解方法对车桥耦合的跳车现象进行了研究。
【图文】:

有限元模型,车辆


图 2-1 车辆有限元模型2.3 建立汽车有限元模型车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划分是在 Hypermesh 软件中进行的,车辆有限元型是由实体单元、梁单元、壳单元与质量点等在内的众多单元组成。整个车模型基本上都采用了四边形网格划分的方式,采用四边形网格划分方式的优就是车体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因为在有限元分析(特别是动力分)过程中,整个模型单元尺寸的大小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单元尺寸的小决定了最小求解时间步和车-桥接触的稳定性。每种单元都要选择合理的单尺寸大小和单元算法,这样就可以节省求解时间,保证求解过程的稳定性[4]。汽车有限元模型建立过程中材料特性的选择同样重要,本文中汽车模型的材特性均是按照真实车辆的材料定义的。将汽车有限元模型完全按照真实的材定义特性,,这就使得由此模型得出的分析结果更加具有说服力。汽车有限元型的单元构成如表 2-1 所示。

示意图,模型构成,示意图,轮胎


2.3.1 轮胎模拟传统的车桥耦合分析模型大都通过质量点与弹簧和阻尼单元结合的方法模拟车辆轮胎,车轮与路面之间的接触为点接触,这种点接触的模拟方式并没有考虑车轮在运行过程中的滚动自由度以及车轮内的气体压力对车桥耦合振动的真实影响。本文中轮胎的构成形式以及汽车轮胎所使用的材料与真实轮胎相同,轮胎的有限元模型如图 2-2 所示,轮胎中间部分全部用刚体模拟,刚体外侧一圈为封闭的橡胶材料,刚体材料与橡胶材料是刚性连接在一起的。为了更真实的体现车轮的特性及车轮与桥面间的接触过程,根据实际轮胎内的气体压力值,运用 LS-DYNA 程序的*AIRBAG_ SIMPLE_ AIRBAG_ MODEL 关键字定义了有限元轮胎里的气体压力[4],本文定义的轮胎内部的气体压力值为 0.2 MPa。
【学位授予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U44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经薇;李松;李强;王吉;;多车车桥耦合振动特性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年06期

2 李志辉;;车桥耦合振动对新拌混凝土的性能影响研究综述[J];四川建材;2017年06期

3 孙增寿;张耀;仝书敬;;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的桥梁损伤检测方法综述[J];世界地震工程;2013年04期

4 宋志勇;祁向前;;车桥耦合振动系统模型的研究[J];山西建筑;2010年07期

5 单德山,李乔;铁路提篮拱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6 满洪高,袁向荣;车桥耦合振动问题的发展进程与研究现状[J];铁道工程学报;2001年02期

7 蒋正武;肖鑫;李文婷;;车桥耦合振动对混凝土早期性能影响研究[J];混凝土世界;2015年01期

8 陈勇军;;斜腿刚构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J];湖南交通科技;2014年04期

9 桂水荣;张超;陈水生;;车桥耦合振动缩尺模型试验的相似律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10 杨曙岚;;简支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卫东;曾宇清;王新锐;于卫东;;轮轨润滑对脱轨安全性及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潘剑超;徐荣桥;叶贵如;;基于状态空间法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3年

3 肖艳平;沈火明;;连续梁车桥耦合振动方法比较及特性分析[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4 张晓宇;彭献;马俊升;张瑞鹤;赵跃宇;;两种车桥耦合振动接触模型的比较研究[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5 张高明;颜锋;钱基宏;;基于车桥耦合振动原理的列车激励计算方法[A];第十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何发礼;宁晓骏;李乔;;曲线梁桥弯曲和扭转刚度对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7 潘登;桂水荣;陈水生;;装配式简支架桥车桥耦合振动及冲击系数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上官萍;卓卫东;黄新艺;谷音;樊超越;;混凝土斜交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A];第2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5年

9 张迅;闫安志;;车桥耦合振动下直流电刺激肌肉的动力学响应分析[A];第十一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11)摘要集[C];2017年

10 晏路曼;陈水生;;公路曲线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林;列车风与自然风联合作用下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逄焕平;大跨度悬索桥计算理论及其车桥耦合振动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崔圣爱;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和有限元法的车桥耦合振动精细化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张凯;跨座式单轨交通曲线梁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胡晓燕;大跨度公路桥梁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6 蒋培文;公路大跨径连续体系桥梁车桥耦合振动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7 殷新锋;汽车荷载作用下梁式桥与斜拉桥的动态响应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8 刘世忠;双层公路钢桁梁桥车桥耦合振动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9 张鹤;交通荷载作用下桥梁振动与噪声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10 李慧乐;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的桥梁动应力分析及疲劳性能评估[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攀;高速列车-简支梁桥耦合振动仿真分析[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9年

2 崔龙波;梁式桥在汽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9年

3 陈嘉玮;公路桥梁车桥耦合振动桥面不平顺数值模拟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9年

4 袁家冬;变截面连续梁桥车桥耦合振动非线性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5 蒋雍建;基于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大数据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6 钟豪;大跨度公轨两用悬索桥车桥耦合振动分析[D];西华大学;2019年

7 林鹏飞;基于车桥振动响应分析的大跨度UHPC桥梁动力工作性能评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8 李朝;车桥耦合振动对扩宽混凝土梁桥拼接缝的影响及控制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9 经薇;动态桥梁线形检测数据精细化处理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10 杨杰;桥梁短吊杆动力特性研究与重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599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599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6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