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隧道拥堵成因及疏解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6 08:38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的大力建设,高速公路隧道数量也不断飙升,高速公路隧道的打通极大地缩短了人们的出行距离,带来了巨大的交通便利,同时也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但隧道作为高速公路特殊路段,由于其内外环境差异,通行能力本身低于高速公路基本路段,在交通流量大的情况下,隧道入口处容易受到交通流运行状态影响发生交通拥堵现象,会进一步降低隧道通行能力,并且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了提高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缓解高速公路隧道瓶颈区域交通拥堵现象,减少隧道入口段事故发生率,本文对隧道影响因素及拥堵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速公路交通需求超过隧道自身通行能力时,隧道入口处发生交通拥堵现象,交通波向上游传递出现车辆排队,在这种交通状况下,隧道处车辆消散流率通常低于隧道自身通行能力,即发生“通行能力下降“现象。为了提高隧道车辆消散流率,在隧道入口前一段距离处进行可变限速控制,人为生成一个低流量、高密度区域,根据道路实时交通流量控制限速值,将驶入隧道车流量控制在隧道通行能力附近,阻止通行能力下降现象的发生。同时,为了解决节假日期间长时间交通需求过大导致的高速公路交通拥堵情况,本文提出高速公路周边路网分流方法,...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到地形条件的影响,坡度可适当加大,但不宜大于 4%;对于长度小于 100m 的短隧道,其纵坡要求与该公路在其他路段处的指标值相同。隧道纵坡的设置原则主要考虑到行车的舒适性与通风条件等方面的要求,对于长大隧道,隧道通风量与隧道纵坡的平方级数成正比,而长度小于 1000m 的山区公路隧道一般不需要设置额外的机械通风,这是因为山区自然风以及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引起的活塞风可以排出隧道内的尾气与烟雾,但对于纵坡较大的长隧道也应当设置机械设备来进行辅助通风。综上所述,道路平面线形与纵面线形的设计不当也会造成隧道通行能力下降,事故率增加,导致隧道发生拥堵。2.4 隧道环境条件2.4.1 隧道内光照条件如下图 2-1、2-2 所示为二峨山隧道中间段与出口段现状照明情况,可以看出隧道内光照条件较差,驾驶员不易判断与前车距离,且很难观察到前方交通运行情况。
到地形条件的影响,坡度可适当加大,但不宜大于 4%;对于长度小于 100m 的短隧道,其纵坡要求与该公路在其他路段处的指标值相同。隧道纵坡的设置原则主要考虑到行车的舒适性与通风条件等方面的要求,对于长大隧道,隧道通风量与隧道纵坡的平方级数成正比,而长度小于 1000m 的山区公路隧道一般不需要设置额外的机械通风,这是因为山区自然风以及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引起的活塞风可以排出隧道内的尾气与烟雾,但对于纵坡较大的长隧道也应当设置机械设备来进行辅助通风。综上所述,道路平面线形与纵面线形的设计不当也会造成隧道通行能力下降,事故率增加,导致隧道发生拥堵。2.4 隧道环境条件2.4.1 隧道内光照条件如下图 2-1、2-2 所示为二峨山隧道中间段与出口段现状照明情况,可以看出隧道内光照条件较差,驾驶员不易判断与前车距离,且很难观察到前方交通运行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拥堵成因分析及管理策略研究[J]. 杨萌萌,周烨璇. 科技视界. 2017(30)
[2]2016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J]. 交通财会. 2017(05)
[3]高速公路长隧道入口段可变限速研究[J]. 崔健,赵建有.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6(01)
[4]高速公路主线可变限速控制方法[J]. 马明辉,杨庆芳,梁士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5(09)
[5]基于分车型限速的高速公路可变限速控制方法[J]. 张存保,周斌,江周,夏银霞.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5(06)
[6]基于驾驶视认需求的隧道入口段光环境研究[J]. 胡江碧,马文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5(04)
[7]高速公路隧道环境对驾驶人视觉特性的影响[J]. 田晶晶,李世武,孙文财,乔飞艳.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S1)
[8]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的交通分流措施[J]. 李百富. 交通世界(运输.车辆). 2013(12)
[9]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的可变限速控制策略[J]. 李志斌,金茂菁,刘攀,徐铖铖.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05)
[10]城市快速路瓶颈交通流失效生存分析[J]. 孙剑,张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博士论文
[1]快速道路可变限速控制技术[D]. 李志斌.东南大学 2014
[2]高速公路隧道环境对驾驶人生理及心理影响研究[D]. 丁光明.长安大学 2011
[3]交通流复杂动态特性与交通拥堵问题研究[D]. 曹宝贵.吉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高速公路瓶颈区域可变限速控制研究[D]. 李雪冬.长安大学 2018
[2]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区分流及道路利用率专题研究[D]. 叶轩宇.华东交通大学 2017
[3]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进口环境对驾驶人生理与行为的影响研究[D]. 杨锐烁.华南理工大学 2017
[4]高速公路主线瓶颈区可变限控制研究[D]. 庞俊恒.西南交通大学 2017
[5]高速公路长隧道出入口段可变限速研究[D]. 王抢.长安大学 2015
[6]高速公路隧道交通拥堵的机理及仿真研究[D]. 肖承凯.重庆交通大学 2015
[7]双车道公路改扩建施工期区域交通分流路网设计研究[D]. 郑来.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8]高速公路长大隧道交通流特性分析[D]. 张蕾.长安大学 2010
[9]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期交通组织研究[D]. 霍东芳.长安大学 2008
[10]高速公路隧道限速研究[D]. 周广振.重庆交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32754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到地形条件的影响,坡度可适当加大,但不宜大于 4%;对于长度小于 100m 的短隧道,其纵坡要求与该公路在其他路段处的指标值相同。隧道纵坡的设置原则主要考虑到行车的舒适性与通风条件等方面的要求,对于长大隧道,隧道通风量与隧道纵坡的平方级数成正比,而长度小于 1000m 的山区公路隧道一般不需要设置额外的机械通风,这是因为山区自然风以及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引起的活塞风可以排出隧道内的尾气与烟雾,但对于纵坡较大的长隧道也应当设置机械设备来进行辅助通风。综上所述,道路平面线形与纵面线形的设计不当也会造成隧道通行能力下降,事故率增加,导致隧道发生拥堵。2.4 隧道环境条件2.4.1 隧道内光照条件如下图 2-1、2-2 所示为二峨山隧道中间段与出口段现状照明情况,可以看出隧道内光照条件较差,驾驶员不易判断与前车距离,且很难观察到前方交通运行情况。
到地形条件的影响,坡度可适当加大,但不宜大于 4%;对于长度小于 100m 的短隧道,其纵坡要求与该公路在其他路段处的指标值相同。隧道纵坡的设置原则主要考虑到行车的舒适性与通风条件等方面的要求,对于长大隧道,隧道通风量与隧道纵坡的平方级数成正比,而长度小于 1000m 的山区公路隧道一般不需要设置额外的机械通风,这是因为山区自然风以及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引起的活塞风可以排出隧道内的尾气与烟雾,但对于纵坡较大的长隧道也应当设置机械设备来进行辅助通风。综上所述,道路平面线形与纵面线形的设计不当也会造成隧道通行能力下降,事故率增加,导致隧道发生拥堵。2.4 隧道环境条件2.4.1 隧道内光照条件如下图 2-1、2-2 所示为二峨山隧道中间段与出口段现状照明情况,可以看出隧道内光照条件较差,驾驶员不易判断与前车距离,且很难观察到前方交通运行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拥堵成因分析及管理策略研究[J]. 杨萌萌,周烨璇. 科技视界. 2017(30)
[2]2016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J]. 交通财会. 2017(05)
[3]高速公路长隧道入口段可变限速研究[J]. 崔健,赵建有.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6(01)
[4]高速公路主线可变限速控制方法[J]. 马明辉,杨庆芳,梁士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5(09)
[5]基于分车型限速的高速公路可变限速控制方法[J]. 张存保,周斌,江周,夏银霞.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5(06)
[6]基于驾驶视认需求的隧道入口段光环境研究[J]. 胡江碧,马文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5(04)
[7]高速公路隧道环境对驾驶人视觉特性的影响[J]. 田晶晶,李世武,孙文财,乔飞艳.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S1)
[8]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的交通分流措施[J]. 李百富. 交通世界(运输.车辆). 2013(12)
[9]提高高速公路通行效率的可变限速控制策略[J]. 李志斌,金茂菁,刘攀,徐铖铖.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3(05)
[10]城市快速路瓶颈交通流失效生存分析[J]. 孙剑,张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博士论文
[1]快速道路可变限速控制技术[D]. 李志斌.东南大学 2014
[2]高速公路隧道环境对驾驶人生理及心理影响研究[D]. 丁光明.长安大学 2011
[3]交通流复杂动态特性与交通拥堵问题研究[D]. 曹宝贵.吉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高速公路瓶颈区域可变限速控制研究[D]. 李雪冬.长安大学 2018
[2]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区分流及道路利用率专题研究[D]. 叶轩宇.华东交通大学 2017
[3]山区高速公路隧道进口环境对驾驶人生理与行为的影响研究[D]. 杨锐烁.华南理工大学 2017
[4]高速公路主线瓶颈区可变限控制研究[D]. 庞俊恒.西南交通大学 2017
[5]高速公路长隧道出入口段可变限速研究[D]. 王抢.长安大学 2015
[6]高速公路隧道交通拥堵的机理及仿真研究[D]. 肖承凯.重庆交通大学 2015
[7]双车道公路改扩建施工期区域交通分流路网设计研究[D]. 郑来.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8]高速公路长大隧道交通流特性分析[D]. 张蕾.长安大学 2010
[9]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期交通组织研究[D]. 霍东芳.长安大学 2008
[10]高速公路隧道限速研究[D]. 周广振.重庆交通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32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232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