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互通立交桥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本文关键词:硅谷互通立交桥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公路或立交桥项目环境影响的特点,对长春市高新区硅谷互通立交桥项目施工期和运行期中可能产生水环境、生态环境、声环境及大气环境的影响分别进行预测评价,得出如下结论:1、生态环境影响本项目建设破坏了土地的原有利用形式,对土地原有的营养结构及理化性质造成一定程度的扰动,从而对土地原有生态循环系统造成破坏,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尽管生态分割对动物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但由于影响范围较小,且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沿线动物会逐渐适应这种环境。因此,本工程的建设对生境破碎化产生的生态影响较小2、环境空气影响施工期间,环境空气污染主要为路面施工、材料运输(特别是粉煤灰等运输)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扬尘。因此需注意施工场地位置的选择和工作人员的保护问题。而运行期环境空气影响主要来源于收费站人员正常生活排放的油烟和经过汽车排放的尾气。3、水环境影响建设期间,施工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成分简单,排放量较小,设置防渗旱厕,施工废水设置沉淀池处理后回用。故对地表水不会产生根本性影响。运行期间,道路径流污染物主要为悬浮物、石油类和有机物,其污染物浓度受降雨强度、车流量、车辆类型、灰尘沉降量和前期干旱时间等因素影响,因此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4、声环境影响施工期间噪声影响比较大,主要是由机械设备的震动噪声造成,其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施工区域内。项目建成后,环境敏感点,昼、夜间预测结果全部超标。建设单位应采取措施,如安装隔声窗等,降低交通噪声对临街一侧居民住宅的影响。
【关键词】:互通立交桥 大气环境影响 水环境影响 生态环境影响 声环境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42;X8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7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2.1 公路桥梁建设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12-13
- 1.2.2 公路桥梁建设水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13-14
- 1.2.3 公路桥梁建设声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14
- 1.2.4 公路桥梁建设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14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14-17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技术路线15-17
- 第二章 区域概况17-21
- 2.1 地理位置17-18
- 2.2 气象与水文概况18
- 2.2.1 气象18
- 2.2.2 水文18
- 2.3 地质地貌18-19
- 2.4 地下水19
- 2.5 文物调查19
- 2.6 社会经济概况19-21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工程分析21-37
- 3.1 工程概况21-29
- 3.1.1 工程简况21
- 3.1.2 建设规模和工程内容21-22
- 3.1.3 总体方案22-23
- 3.1.4 工程方案23-29
- 3.2 工程分析29-31
- 3.2.1 工程占地和拆迁量29-30
- 3.2.2 砍伐树木问题30
- 3.2.3“三场”设置30-31
- 3.3 产污环节及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31-34
- 3.3.1 施工期产污环节及污染物排放特征分析31-33
- 3.3.2 营运期产污环节及污染物排放特征33-34
- 3.4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34-35
- 3.5 评价对象及评价因子35-37
- 第四章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37-44
- 4.1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37-39
- 4.1.1 数据来源37
- 4.1.2 监测断面的布设37
- 4.1.3 监测项目37
- 4.1.4 监测结果37-39
- 4.2 空气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39-40
- 4.3 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40-41
- 4.4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41-44
- 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4-73
- 5.1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4-48
- 5.1.1 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44-47
- 5.1.2 营运期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47-48
- 5.2 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48-49
- 5.2.1 施工期对地表水影响分析48-49
- 5.2.2 运营期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49
- 5.3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49-66
- 5.3.1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50-51
- 5.3.2 营运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51-66
- 5.4 声环境影响分析66-73
- 5.4.1 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及预测66-67
- 5.4.2 营运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分析及预测67-73
- 第六章 公众参与73-79
- 6.1 公众参与的目的、作用和内容73-74
- 6.1.1 公众参与的目的和作用73
- 6.1.2 调查对象、范围73
- 6.1.3 公众参与调查方式73-74
- 6.2 公众参与调查内容74-76
- 6.3 公众参与调查情况及分析76-78
- 6.4 公众参与的结论78-79
- 第七章 环境保护措施79-85
- 7.1 施工期环保措施及建议79-81
- 7.1.1 环境空气保护措施79
- 7.1.2 噪声及安全防护措施79-80
- 7.1.3 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80
- 7.1.4 生态保护措施80-81
- 7.2 营运期环境保护措施及建议81-85
- 7.2.1 声环境保护措施81-83
- 7.2.2 环境空气影响减缓措施83-84
- 7.2.3 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与建议84
- 7.2.4 生态建设补偿方案84-85
-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85-87
- 8.1 结论85-86
- 8.2 建议86-87
- 参考文献87-91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91-92
- 致谢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玄武,金京玉;浅析我国环境影响事前评价制度[J];北方环境;2000年02期
2 张妍,尚金城;青藏铁路决策的战略环境影响识别[J];新疆环境保护;2001年03期
3 ;环境、环境影响与控制[J];电子科技文摘;2002年08期
4 马传明;高速公路环境影响后评估初步研究[J];公路;2002年12期
5 陈成忠;林振山;;人类环境影响驱动因素非线性动力学关系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06期
6 边延辉;刘忠熳;张光辉;韩守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几点体会[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年09期
7 吴健;;刍议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的服务对象[J];环境保护;2009年12期
8 朱振华;王增长;张堒元;;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08期
9 范宏斌;;关于旅游对环境影响问题的思考[J];中国商贸;2012年08期
10 钱传范,江树人;农药对环境影响的评定(二)[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慧;张嘉勋;郝芳华;;水电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陈方先;张晓玉;;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模糊综合评价研究[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卷[C];2002年
3 张立明;;自然旅游地开发中的环境影响——湖北五峰县柴埠溪案例[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李丛;;关于高速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识别方法的探讨[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5 刘临元;;浅析环境法治应对不良环境影响的路径[A];2012年全国冶金安全环保暨能效优化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曾行汇;;浅谈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影响[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金朝阳;代宁;;优化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模糊综合评价[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8 刘鸿亮;;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及防治对策浅析[A];2012年全国冶金安全环保暨能效优化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9 郑里华;;小型水电站的建设对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10 郑里华;;小型水电站的建设对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A];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辉;群众有环境影响的知情权[N];河南日报;2006年
2 记者 解悦;规划不过“环评”关不得批准[N];南京日报;2006年
3 陈洪东;餐馆排污邻居遭罪 诉求撤销营业执照[N];法治快报;2009年
4 记者 刘莉;减少施工扬尘对环境影响 成都今年力推全域“禁现”[N];四川日报;2013年
5 门头沟区法院 付金;公益建筑应推行强制环评[N];北京日报;2013年
6 记者 辛清影;12项电建工程近期获环评批复[N];中国电力报;2013年
7 冯永强 王黎明;环评意见不落实最高罚10万[N];中国环境报;2006年
8 记者 王燕 通讯员 李爱玲 宜为华;我市成为全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城市[N];临汾日报;2007年
9 杭春燕;我省全面推行规划“环评”[N];新华日报;2006年
10 商照荣 谭承军 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核设施环境影响后评价制度亟待建立[N];中国环境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光栋;区域农业生产环境影响的价值评估方法及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2 韩潇源;黄河三角洲石油开发的环境影响定量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高瑛;废物最小化的过程集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4 付瑶;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D];吉林大学;2009年
5 徐学珍;云南山区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6 张剑;基于ERP机理的产品环境影响LCA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李英顺;从铜炉渣中回收铜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鹏飞;山西省玉米生产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徐化军;一个城市商业体的环境影响探析[D];复旦大学;2013年
3 郝威铎;煤矸石堆放对土壤、水体和植物的环境影响—案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张镜波;喷油器生产过程的生命周期影响评价[D];复旦大学;2014年
5 邓晴雯;石化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及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赵晨晨;污水处理工艺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分析与比较[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商均明;危险废物填埋场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研究与实践[D];清华大学;2015年
8 周静;畜禽养殖业环境影响成本控制的补偿理论与途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9 余柄宪;考虑环境影响的低温余热ORC系统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10 刘淑芬;基于LCA的京沪高速与京沪高铁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影响比较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硅谷互通立交桥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33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