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摩擦摆支座性能劣化及多级缓冲限位的近海隔震桥梁抗震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5 21:29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是我国作为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它代表了中国桥梁的先进水平,也为以后跨海桥梁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技术经验。考虑到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且近海地区环境复杂,如何保证近海桥梁结构在突发大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及使用性能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要科学问题。目前,最有效的抗震方法是利用减隔震技术来减轻地震对结构的伤害。隔震桥梁通过在上部结构和墩柱之间设置隔震层的方式,延长了桥梁的自振周期,减小了地震能量的输入,可以有效地减轻地震对桥梁的危害。但是,隔震桥梁在遭受超出预期的大地震或近断层地震时,其隔震支座会发生位移超限的情况,导致隔震桥梁发生落梁、碰撞甚至倒塌。因此,面临极罕遇地震或近断层地震作用,如何在确保桥梁和隔震支座安全性的基础上有效地限制隔震层的位移是当前桥梁减隔震技术领域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旋转质量摩擦阻尼器的设计及理论公式推导:在总结现有隔震限位研究现状、阻尼器发展趋势和响应放大技术的优劣基础上,利用机械领域中常用的滚珠丝杠提出了一种新型旋转质量摩擦阻尼器(Rotational Mass Friction Damper,以下简称RMFD)。解... 

【文章来源】:广州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1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摩擦摆支座性能劣化及多级缓冲限位的近海隔震桥梁抗震性能研究


梁体破坏

震害,支座,桥梁


生了引桥段的落梁,经分析震害原因认为是支座及连接构件的失效导致;2011 年日.11 大地震损坏了近三百多座桥梁,一部分桥梁直接被海啸冲垮,其中一些近海桥梁生了严重的震害,如日本日立市的朝日大桥梁墩位移过大,发生了支座直接被扯裂象。图 1-1 梁体破坏

墩柱


图 1-3 墩柱破坏目前桥梁结构合理的抗震体系一般有两种:延性抗震体系和减隔震体系。减隔震作为传统抗震设计方法之外的一种先进的抗震技术手段,具有应用简便、经济有效点,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至今,全世界至少已有 300 多座桥梁应用了减隔术,其中一些减隔震桥梁己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在地震中有着极佳的表现。新西最早将减隔震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国家,至今已采用减隔震技术修建了不少于公路桥梁,其中大部分桥梁支座为铅芯橡胶支座,一小部分采用了钢悬臂梁等其他减震装置。美国至今已有一百多座减隔震桥梁,其中部分支座为铅芯橡胶支座,部用摩擦滑移支座。日本在经历阪神地震后减隔震桥梁也日益增多,如横跨濑户内海本濑户大桥,是世界桥梁史上的一座丰碑,其在桥塔上安装了一系列的减震装置,统的滑块装置及当时比较先进的动力吸收器和粘性缓冲器等。我国桥梁广泛采用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具自复位摩擦阻尼器的桥梁隔震性能研究[J]. 刘云帅,韩建平,王晓琴.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18(06)
[2]拉索防落梁摩擦摆支座减震效果的数值分析[J]. 聂健行,赵建锋,李洪一,李树宝.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18(01)
[3]跨海桥梁抗震设计研究发展综述[J]. 陈宝魁,王东升,石岩,文明.  世界地震工程. 2017(04)
[4]U型65Mn钢板限位器扭转性能研究[J]. 韩淼,冯红达,杜红凯.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16(04)
[5]铁路桥梁减震卡榫的设计与应用性能研究[J]. 郑晓龙,曾永平,游励晖,樊启武.  高速铁路技术. 2016(06)
[6]含摩擦阻尼器钢连梁的往复加载试验[J]. 师骁,王彦栋,曲哲,纪晓东.  工程力学. 2016(S1)
[7]控制隔震层发生过大位移的连接摩擦阻尼器的参数优化设计[J]. 邹爽,五十子幸树,井上范夫,福见祐司.  振动工程学报. 2016(02)
[8]桥梁拉索减震支座研发及应用[J]. 袁万城,李涵,田圣泽,党新志.  结构工程师. 2015(06)
[9]超弹性SMA丝力学性能试验及新型阻尼器设计[J]. 宾帅,孙洪鑫,王修勇,禹见达,杨国松.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10]带限位装置的新型摩擦滑移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J]. 刘军生,王社良,石韵,曹晓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博士论文
[1]桥梁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研究(支座摩擦·限位装置·基础非线性)[D]. 王常峰.兰州交通大学 2010
[2]弹性支承干摩擦阻尼器减振研究[D]. 范天宇.西北工业大学 2006
[3]公路桥梁减、抗震防落梁系统研究[D]. 朱文正.长安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隔震结构的柔性限位防护研究[D]. 党武斌.西安理工大学 2017
[2]人工加速腐蚀试验下摩擦摆隔震支座性能劣化规律研究[D]. 苏良建.广州大学 2016
[3]地震作用下单自由度体系能量响应时程分析[D]. 唐逸葵.长沙理工大学 2014
[4]采用新型转动摩擦耗能梁柱节点的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 鲍华峰.浙江大学 2013
[5]近断层地震下基础隔震结构限位研究[D]. 沙千里.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2012
[6]高烈度地震区铁路简支梁桥防落梁限位装置设计研究[D]. 徐源庆.北京交通大学 2013
[7]隔震桥梁动力响应分析及限位研究[D]. 孙晓宇.兰州理工大学 2011
[8]近场地震作用下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裴宗星.湖南大学 2011
[9]地震作用下高架桥的SMA限位器防落梁研究[D]. 赵清杰.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
[10]近场地震作用下框架与桥梁结构抗震分析[D]. 张冰.湖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62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362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0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