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基于可达性指数的城市与乡村公交公平性差异研究 ——以浙江省海宁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5-02-09 15:21
  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是减小城、乡经济差距的重要举措。目前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定性研究较多,但公交公平性差异的量化方法较少。因此,本文从构建公交资源分配的可达性指标出发,提出综合考虑公交线路供给能力、站点服务能力的公交可达性模型。结合公平性社会学定义,建立了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的多角度公交公平性评价模型,基于浙江省海宁市的公交数据对城乡公交公平性进行了评价,通过基尼系数分解对城市、乡村和城乡之间的公交公平性差异对公交不公平的贡献率进行了定量研究,并依据计算结果分析城乡公交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发现:常规公交可达性大于均值的城市与乡村小区数量占其各自交通小区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5.83%、33.99%,单位面积公交可达性大于均值的城市与乡村小区数量占其各自交通小区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8.61%、9.15%,城市与乡村小区数量占比差距明显增加,说明忽略交通小区面积时,会低估城乡公交可达性的差距;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所对应的公交基尼系数分别为0.47、0.62和0.76,三种视角下的公交公平性结果存在差异;城市与乡村公交资源分配差异很大,对总体公平性贡献率为65.30%,这主要由于公交需求...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可达性指数相关研究
        1.2.2 公交公平性相关研究
        1.2.3 城乡公交差异评价研究现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方法
    2.1 可达性研究
        2.1.1 可达性的内涵
        2.1.2 可达性的常用模型
    2.2 公交公平性研究
        2.2.1 公交公平性的内涵
        2.2.2 公交公平性评价方法
    2.3 基于基尼系数分解的公交公平性差异评价模型
        2.3.1 基尼系数的分解方法
        2.3.2 城乡公交公平性差异评价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交可达性指数
    3.1 公交可达性指数计算模型
    3.2 研究区域及数据基本描述
        3.2.1 研究区域概况
        3.2.2 数据来源及说明
        3.2.3 调查资料的统计描述
    3.3 公交可达性指数计算结果
        3.3.1 公交常规可达性指数
        3.3.2 公交单位面积可达性指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交公平性评价
    4.1 公交公平性评价模型
        4.1.1 基尼系数
        4.1.2 基尼系数评价模型
    4.2 公交公平性评价
        4.2.1 公交公平性评价对象
        4.2.2 基于基尼系数的公交公平性评价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与乡村公交公平性差异评价
    5.1 城市与乡村公交公平性评价
        5.1.1 城市公交公平性评价
        5.1.2 乡村公交公平性评价
        5.1.3 城乡公交公平性评价
    5.2 城乡公交公平性差异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乡公交差异改进对策
    6.1 基于公交网络的改进对策
    6.2 基于服务模式的改进对策
    6.3 基于管理政策的改进对策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主要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与研究的科研项目
致谢



本文编号:4032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4032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d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