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行人效益的拥挤交叉口多目标配时优化
本文关键词:考虑行人效益的拥挤交叉口多目标配时优化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交通 交叉口信号配时 多目标优化模型 行人违章 延误 通行能力
【摘要】:机动车流量、行人流量均较大的信号控制交叉口,行人路权往往过低,过街闯红灯现象普遍,且难以控制与避免,严重降低了交叉口运行效率。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采用机动车效益、行人效益、交叉口通行能力为评价指标,以交叉口饱和度为约束条件,在机动车效益指标中考虑了行人闯红灯对机动车造成的延误影响,建立了交叉口多目标信号配时优化模型;设计了求解模型的遗传算法。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较好改善交叉口综合效益。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叉口信号配时 多目标优化模型 行人违章 延误 通行能力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71173177)
【分类号】:U491.54;TP18
【正文快照】: 1引言单个信控交叉口作为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的基础组成,是路网产生拥堵与延误的主要节点。优化其信号配时可减少延误、提高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现有研究多以一个控制性能指标(通常是机动车总延误)为依据对交叉口进行配时设计[1]。然而,交通控制的效果与控制性能指标的选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娟娟;邵维;;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多目标单交叉口信号优化控制[J];长沙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曹倩霞;王修江;龙科军;;饱和状态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J];系统工程;2010年07期
3 颜艳霞;李文权;;单点交叉口信号实时配时模型及蚂蚁算法[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11期
4 冯树民;裴玉龙;;行人过街延误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5 韦凌云;柴跃廷;赵玫;;不等式约束的非线性规划混合遗传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22期
6 曹成涛;徐建闽;;单交叉口交通多目标控制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16期
7 张本;商蕾;高孝洪;;基于遗传算法的交叉口信号配时多目标优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0年04期
8 马莹莹;杨晓光;曾滢;;信号控制交叉口周期时长多目标优化模型及求解[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9 吴潇;黄玉婷;;对海淀区黄庄路口行人闯红灯的统计调查与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年06期
10 周致纳;史忠科;李迎峰;;行人群体闯红灯行为决策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劲夫;;公交优先交叉口信号控制参数的多目标优化方法[J];长沙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陈力丹;潘祥辉;;媒体曝光行人违章折射的法治困境[J];当代传播;2009年01期
3 甘凤林;文凡;石礁;;输电铁塔结构动力学形状优化研究[J];电力学报;2009年01期
4 关函非;陈浩;张柳;;信号交叉口广义延误模型研究及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1年07期
5 王锋辉;杨明;杨汝清;;全自动智能运输系统的分布式递阶控制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7期
6 何兆成;招玉华;赵建明;曾伟良;;基于状态判别的单点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7期
7 何兆成;曾伟良;;变权系数遗传算法在交叉口信号控制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11期
8 孙棣华;王锦锦;廖孝勇;马庆禄;;改进的转弯比例模型及其在相位流量估计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12期
9 曾伟良;何兆成;;交叉口信号控制模型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年09期
10 首艳芳;徐建闽;;信号交叉口多目标动态决策模型及其优化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莹莹;王宇俊;吴丹;;城市道路交叉口可变自主信号控制系统设计与配时优化模型[A];2014第九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首艳芳;基于群决策理论的交通区域协调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陶吉利;基于DNA计算的遗传算法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高利平;城市道路环境下人行横道处行人与机动车冲突分析与延误建模[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陈小红;混合交通环境下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优化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孙迪;行人过街交通行为分析建模[D];吉林大学;2012年
6 李珊珊;平交路口机动车自行车行人及其相互干扰微观行为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7 环梅;基于生存分析的信号交叉口非机动车穿越行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远;城市交通信号多目标自适应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路婷;路段人行横道信号设置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杰;混合动力轿车用复合电源参数匹配与优化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敏敏;基于定性推理的信号交叉口行人服务水平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黄军红;考虑行人过街的次干道协调控制优化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刘金明;基于多目标规划的城市道路交叉口信号配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易俊华;城市道路交叉路口交通信号模糊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南大学;2010年
8 周丽;基于动态时段划分的交叉口信号控制模型与算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李成;行人二次过街交通组织方法与实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陈鑫;城市道路步行系统交通设计[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怀中,王炜;交叉口交通信号配时模拟退火全局优化算法[J];东南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2 杨锦冬,彭国雄,郁朝鸣;信号控制交叉口信号周期时长的灰关联因素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0年03期
3 卢凯;;不同交通流状况下的交叉口信号控制策略[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04期
4 颜艳霞;李文权;;单点交叉口信号实时配时模型及蚂蚁算法[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11期
5 李开兵;汪劭;;行人交通违规行为的心理学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5期
6 袁春华,史峰;利用冲突点的车流特点确定信号控制周期[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7 冯树民;裴玉龙;;行人过街延误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8 马良,项培军;蚂蚁算法在组合优化中的应用[J];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02期
9 温志刚;行人交通违章的心理分析与预防[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10 韦凌云;柴跃廷;赵玫;;不等式约束的非线性规划混合遗传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2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栗红强;城市交通控制信号配时参数优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晓娜;单交叉口自适应控制方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然,董力耘;中国大都市行人交通特征的实测和初步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吴玲玲;;建设以人为本的行人过街设施[J];交通与运输;2007年05期
3 郑为中;彭征;钟淑琴;;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市行人交通信息导向系统——广州市行人指示标识系统解析[J];广东科技;2007年S1期
4 王玉江;叶燕帅;;营运车辆与行人交通事故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年12期
5 袁洪川;李高磊;叶新娜;;汽车撞击行人交通事故研究及计算软件设计[J];交通标准化;2012年05期
6 岳昊;张旭;陈刚;邵春福;;初始位置布局不平衡的疏散行人流仿真研究[J];物理学报;2012年13期
7 梁成;;浅谈交通视频中的行人检测重要性[J];福建电脑;2012年10期
8 张诗波;何民;骆勇;李慧;;行人交通研究综述[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9 张鹏;;浅谈行人过街特征的分析[J];青春岁月;2013年09期
10 陈白磊 ,齐同军;路段行人控制信号设置标准研究[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鲍涵;;行人与机动车交通系统优化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滋容;黄如妙;施学荣;陈文粹;周欣怡;;台北市“礼让行人”之推动工作与展望[A];构建生态人文交通 促进经济跨越发展——第十九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3 景超;王殿海;梁潇;;路段人行横道行人过街行为心理分析[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郑为中;彭征;钟淑琴;;构建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导向信息服务系统——广州市行人指示标识系统解析[A];第九次全国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高鹏;王田田;周志永;万浩;;青岛市世界园艺博览会行人交通三维仿真与结果评估[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C];2013年
6 陈茜;谢鑫鑫;;大型活动行人消散仿真模拟[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中岳;王啸君;;轨道车站及地下空间行人仿真模型行为参数标定[A];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隧道及地下空间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徐绍伟;姜英华;张国堂;周士琪;;行人与机动车乘员交通损伤及伤残的比较研究[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一)——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0年
9 关金平;杨东援;;以人为本的校园内人行道宽度设计研究——以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某路为例[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技术[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涛;行人“生病”,单位吃药?[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2 何雪华 李佳亮;广州:行人违法通报单位[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7年
3 滕朝阳;由违法行人的血得到的教训[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7年
4 杨涛;行人“犯病”让单位“吃药”有效吗[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5 张仕洪;荆门专项整治行人交通违法[N];湖北日报;2008年
6 陈志刚 吴存庆;兰州集中整治行人交通违法[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8年
7 朱忠保;行人违章与环保缺位[N];中国保险报;2010年
8 杨涛;株连式治理有悖法治精神[N];法制日报;2011年
9 通讯员 李晓宁 记者 郑晋鸣;南京整治行人交通秩序[N];光明日报;2000年
10 和润沣;行人交通违法治理还需多管齐下[N];兰州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立光;步行设施内的行人行为微观仿真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2 郭烈;基于单目视觉的车辆前方行人检测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孙迪;行人过街交通行为分析建模[D];吉林大学;2012年
4 岳昊;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行人流仿真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马剑;相向行人流自组织行为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张冠军;行人下肢的碰撞损伤特性及相关参数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景超;行人过街交通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张伟;大型公共场所行人交通状态评价及其应急疏散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9 李凡;基于真实车辆—行人交通事故的颅脑损伤风险分析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唐明;客运枢纽行人交通行为模型与仿真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晓琴;路段行人过街遵章率影响因素及提高对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2 黄德剑;基于行人流特征的行人交通机理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杨波;行人过街系统规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王延锋;基于道路管理功能的行人违章穿越行为特性分析与仿真[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5 顾金刚;路段行人过街信号设置方法及实例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黎升福;行人交通仿真技术实现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冯启达;公共场所行人交通性能化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常好丽;运动行人检测与跟踪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9 杨群印;面向人体伤害的车—行人交通事故再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李成;行人二次过街交通组织方法与实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04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604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