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三维成像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18:44

  本文关键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三维成像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超前地质预报 观测系统 F-K 速度分析 三维成像


【摘要】:隧道穿越高山、峡谷和溪流,在交通、水利水电、采矿、市政工程以及国防地下工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复杂的地质和水文条件下进行隧道施工,随时可能遇到溶洞、断层、破碎带等各种地质异常体,若不能在施工前掌握地质异常体的分布情况,采取对应的措施,极有可能引发突水突泥、塌方等工程事故。为防止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掌握地质异常体的具体情况,为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提供指导依据,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隧道工程建设的周期和投资。本文主要研究弹性波反射法超前地质预报,针对隧道内观测空间有限的问题,通过大量的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进行对比分析,优化设计三维观测系统,设置合理的三分量检波器安装位置和炮点布置间距,利用三分量检波器采集高质量地震记录。由于采集到的原始地震记录同时存在有效波和干扰波,利用常规的一维频率域滤波不能有效的滤除与有效波频谱接近的干扰波,因此根据有效波和干扰波在视速度上的差异性,采用F-K法进行二维滤波,只保留掌子面前方的有效波信号,抑制干扰波信号,提高了信号的信噪比。本文结合现有超前地质预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震波绕射扫描偏移迭加原理和共反射面元叠加原理,采用多参数方法进行三维成像。其中速度参数是地震资料处理和成像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地震成像质量依赖于成像速度,并且对速度的误差具有很强的敏感性。本文利用速度扫描对比分析方法进行地震波速度分析,把速度谱上的用平均振幅表示的能量团与迭加信号进行对比分析,准确的得出地震波速度,得到高精度的纵横波三维成像图。通过对纵波三维成像和横波三维成像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地质勘查资料综合判断地质情况,并通过理论模型和实际工程试验验证了三维成像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准确性。
【关键词】:超前地质预报 观测系统 F-K 速度分析 三维成像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52.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3.1 国内外主要技术方法13
  • 1.3.2 地震波反射法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3.3 地震波反射法国外研究现状14-15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15-17
  • 2 地震波法超前地质预报理论研究17-32
  • 2.1 地震波的基本概念17-18
  • 2.1.1 地震波的产生17
  • 2.1.2 地震波的分类17-18
  • 2.2 地震波的传播原理18-20
  • 2.2.1 视速度定理18-20
  • 2.3 地震波传播特性20-27
  • 2.3.1 地震波的反射与折射20-21
  • 2.3.2 地震波衰减21-24
  • 2.3.3 地震波速度的影响因素24-27
  • 2.4 地震波成像原理27-31
  • 2.4.1 绕射扫描偏移迭加原理27-30
  • 2.4.2 共反射面元叠加原理30-31
  • 2.5 小结31-32
  • 3 信号采集观测系统研究32-41
  • 3.1 震源方式的选择32-34
  • 3.2 震源和检波器的布置34-38
  • 3.2.1 三分量检波器的布置35-37
  • 3.2.2 震源点阵列排布37-38
  • 3.3 采集参数的选择38-39
  • 3.3.1 激发参数38
  • 3.3.2 排列参数38-39
  • 3.3.3 接收参数39
  • 3.4 无线传输技术39-40
  • 3.5 小结40-41
  • 4 信号去噪方法研究41-52
  • 4.1 一维频率数字滤波41-46
  • 4.1.1 频率滤波原理41-42
  • 4.1.2 频率滤波步骤42-43
  • 4.1.3 模型试验43-46
  • 4.2 二维F-K数字滤波46-51
  • 4.2.1 二维F-K频率滤波原理47-48
  • 4.2.2 二维F-K频率滤波步骤48-49
  • 4.2.3 模型试验49-51
  • 4.3 小结51-52
  • 5 三维成像方法研究52-61
  • 5.1 三维绕射扫描偏移叠加52-54
  • 5.2 波速扫描对比分析法54-57
  • 5.3 多参数成像方法研究57-60
  • 5.3.1 希尔伯特变换原理57-58
  • 5.3.2 复信号多参数计算与成像方法58-60
  • 5.4 小结60-61
  • 6 工程应用61-79
  • 6.1 三维成像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基本工作原理61-62
  • 6.2 三维成像数据采集62-66
  • 6.2.1 三维观测系统的布置62-63
  • 6.2.2 数据的采集63-66
  • 6.3 数据的处理66-71
  • 6.4 模型验证71-72
  • 6.5 工程实例72-78
  • 6.5.1 工程概况72-74
  • 6.5.2 数据采集74-75
  • 6.5.3 数据处理与结果75-78
  • 6.6 小结78-79
  • 7 结论与展望79-81
  • 7.1 结论79-80
  • 7.2 展望80-81
  • 参考文献81-84
  • 个人简历84-85
  • 致谢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美海;李星平;张长亮;;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综述[J];交通标准化;2007年07期

2 曹红彬;韦秀燕;;提高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效率的探讨[J];隧道建设;2009年03期

3 贾龙;;某隧道超前地质预报[J];企业技术开发;2010年03期

4 罗利锐;刘志刚;闫怡冲;;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提出及其发展方向[J];岩土力学;2011年S1期

5 温佐彪;张辉;;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公路工程;2011年02期

6 梁栋;黄鑫;;探地雷达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与数据处理[J];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7 曾晓勤;李辉忠;张啸;邱继云;;水平软弱岩层高速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J];四川建筑;2012年04期

8 涂鸣鸣;;某高速公路隧道塌方的超前地质预报及治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33期

9 周六生;;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现状及常见认识误区浅析[J];铁道勘察;2013年03期

10 马栋;金洞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03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洪义;韩志怀;;复杂长大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应用和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2 谭天元;;关于提高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成果质量的探讨[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曹哲明;;超前地质预报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A];中国铁道学会工程地质与路基专业委员会第21届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4 吴海之;;高密度直流电测法超前地质预报技术[A];客运专线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5 李庆妮;;太古高速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工艺要求[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09卷)[C];2009年

6 周治国;朱合华;;隧道涌水超前地质预报技术[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一届、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孙宏志;;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陆地声呐法解释数据的建模及其求解[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杨永刚;张凤坤;汪子文;;超前地质预报在熊洞湾隧道中的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系列文集2012年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专刊(下)[C];2012年

9 王丽;孙立;王俊峰;张献兵;;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大梁山隧道施工中的应用[A];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张庆松;许振浩;李术才;;岩溶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与工程应用[A];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卫东邋杨兴俊 张燕;“超前地质预报”见成效[N];建筑时报;2007年

2 通讯员 伍振 记者 袁海明;十八局集团宜万指 精细化管理击破施工成本瓶颈[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5年

3 徐景明邋苏富强;翔安隧道完成投资8亿多元[N];厦门日报;2007年

4 王发;超前地质预报克隧道涌水难关[N];中华建筑报;2003年

5 曾正贤;中铁十六局靠科技打造亚洲第一长隧[N];科技日报;2004年

6 高志宏邋汪涛;大丽铁路美自隧道顺利贯通[N];人民铁道;2007年

7 李俊;新技术让地下空间更安全[N];北京科技报;2009年

8 通讯员 杨卧龙 刘少飞;十六局集团五公司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1年

9 任伟杰;轻轻穿越“地质博物馆”[N];中国交通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孟陆波;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与计算机辅助预报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2 叶英;岩溶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3 秦胜伍;基于GIS的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阳;超前地质预报在祥和隧道施工中的综合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叶海兵;TST技术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闫鑫雨;超前地质预报在西成客专大秦岭隧道的综合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孙洪强;庄河隧道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5 朱夏乐;隧道地震超前地质预报的三维有限差分正演模拟[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6 喻虹霖;TRT6000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7 张聪;复杂地质情况下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年

8 王登锋;TSP在广大线下庄1号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9 田明y,

本文编号:657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657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2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