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复合路面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复合路面设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LSFRC LHFRC LSFFC 温度应力 路面板
【摘要】: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结构具有优良的抗弯拉性能,可有效降低普通混凝土路面板板厚。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构建了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路面(LSFRCP,Layered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路面(LHFRCP,Layered Hybrid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和层布式钢纤维柔性混凝土路面(LSFFCP,Layered Steel Fiber Flexible Concrete Pavement)的有限元计算的模型;研究了路面板的板长与板厚和基体混凝土弹性模量在行车荷载、温度作用下的变化规律:荷载应力随板长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随板的厚度的增加而降低;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随基体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增加而增加;温度应力随着板长和板厚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给出了LSFRC、LHFRC和LSFFC复合路面板设计的主要思路;编制了不同路面板长在不同交通等级下的最小板厚表。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关键词】: LSFRC LHFRC LSFFC 温度应力 路面板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5107829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J03B03)
【分类号】:U416.2
【正文快照】: 0引言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是以素混凝土为基体,在距基体上下边缘2 cm位置各撒布一层钢纤维,形成一定厚度的钢纤维混凝土层,见图1[1-2]。20世纪90年代起,武汉理工大学卢哲安教授对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其试验和工程应用表明:这种路面保留了钢纤维混凝土的优良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姚祖康;半刚性基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计算方法[J];华东公路;1997年03期
2 贺东青;卢哲安;任志刚;;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抗冻融耐久性的研究[J];混凝土;2006年12期
3 李文盛;张明中;李成江;;上下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弯拉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2008年05期
4 权莉;陶文祥;;混杂钢-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试验研究[J];混凝土;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国栋;马芹永;;混杂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与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2 邱书伟;牛春花;;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阻裂性能的影响[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韦刚;杨文军;战琦琦;朱洪洲;;加铺层防裂材料使用效果影响参数的灰熵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4 石昆磊;戴伟;张焱;;沥青路面荷载型反射裂缝力学计算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年05期
5 潘伟兵,黄志义;利用层状弹性理论对高速公路路面变形特性研究[J];东北公路;2003年04期
6 单景松;黄晓明;;移动荷载下路表弯沉响应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7 毕远志;陈季斌;张大林;邵伯;;喷射纤维混凝土在深井地下空间支护应用关键技术[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S2期
8 时小梅;;ANSYS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力学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08期
9 徐行军;;基层对水泥路面长期性能的影响研究[J];福建建材;2012年05期
10 蔚旭灿;郑传超;;温克勒地基上结合式双层板中性面分析[J];工程力学;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光;侯春娟;;刹车时水平力对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蔡望鹏;郑小平;;弹性地基聚酯网道面有限元分析及参数影响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晓光;;重载下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的ANSYS模拟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周兴业;王旭东;张年梅;;基于弹性半空间体的水平荷载与垂直荷载非线性叠加条件下沥青路面结构受力分析[A];第19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0年
5 杨国良;王端宜;张肖宁;;均布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层底应力应变对沥青面层弹性模量的敏感性分析[A];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2006)[C];2006年
6 张莹;李平;温卫国;钟小峰;;固特丝(G.T.S)改性聚丙烯网状纤维在国防坑道工程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夏广政;夏冬桃;;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深梁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A];第十二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周俊;陈尚建;谭寰;侯发亮;;顺德君安富华酒店增层改造加固设计[A];中国老教授协会土木建筑(含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九届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左双英;叶明亮;唐晓玲;续建科;史文兵;;层状岩体地下洞室破坏模式数值模型及验证[A];《岩土力学》vol.34 增刊1 2013[C];2013年
10 吴智深;;FRP粘贴加固结构的关键设计理论[A];第八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鸥明;长寿命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与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2 王东升;沥青路面流动型车辙的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梁军林;水泥混凝土路面断裂破坏机理及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4 周华飞;移动荷载作用下结构与地基动力响应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杜秦文;土体剪切模量随深度连续变化非均质地基解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马庆雷;基于刚性基层的耐久性沥青路面结构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7 王佶;隧道路面新材料及复合式路面设计与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聂鹏;辽宁省沥青路面合理结构类型与区划原理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范小春;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基本性能与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赵坪锐;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祥俊;大粒径柔性基层与半刚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力学性能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2 梅国栋;混杂纤维混凝土抗裂性能试验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3 李荣联;沥青路面结构体系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冯琳;随机荷载作用下的路面动力响应研究[D];石家庄铁道学院;2010年
5 祁文洋;水、动荷载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损坏机理分析与设计[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6 秦波;基于Rayleigh波理论的地基土动参数反演[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李智;混杂纤维混凝土动态压缩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高雪冰;特殊横观各向同性地基空间问题的位移与应力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07年
9 牛婷婷;直角坐标系下层状弹性地基在任意荷载作用下的解析解[D];河南理工大学;2007年
10 石龙海;温度对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抗剪强度的影响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远;倪铁权;卢哲安;;层布式钢纤维混凝土路面荷载应力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理工卷;2007年04期
2 毕巧巍;赵鹏飞;;混杂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抗碳化性能[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3 郭丽萍;孙伟;郑克仁;陈恒健;刘博;;磨细矿渣和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弯曲疲劳性能的影响[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4 赵鹏飞;毕巧巍;杨兆鹏;;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力学及抗渗性能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8年04期
5 姚祖康;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中的基层顶面回弹模量修正系数[J];公路;1996年11期
6 孙伟,钱红萍,陈惠苏;纤维混杂及其与膨胀剂复合对水泥基材料的物理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0年02期
7 朱海堂,高丹盈,谢丽,张启明;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弯曲韧性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2004年05期
8 姚祖康,姜爱锋,毛菊良,朱立国,邱传刚;半刚性基层上水泥混凝土面层板的荷载试验[J];华东公路;1997年01期
9 姚祖康,姜爱锋,朱立国,张易谦;水泥混凝土面层下二灰碎石基层设计回弹模量值的取用[J];华东公路;1997年02期
10 陈应波,胡继洪,卢哲安;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渗透性及孔隙率试验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明华;公路隧道路面柔性水泥混凝土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欧阳斌;聚丙烯纤维砼在地下室墙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石国柱;钢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和断裂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4 梅华东;层布式钢纤维砼弯拉强度增强机理及细观力学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5 李成江;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的疲劳损伤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洲;王秉纲;;复合材料路面板弹性等效模型[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2 徐宏;邓学钧;倪富健;;水泥路面板高温隆起的力学机理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11期
3 ;伊特尼亚风情路面板[J];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2013年03期
4 易伟建,易志华;刚性路面板模型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12期
5 王汝恒;童庞;张倩;;混凝土空心路面板优化设计[J];四川建筑;2005年06期
6 刘山洪;张朋民;;预制玻璃钢-砼复合路面板的静力性能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7 胡昌斌;林欣;;不同工况下冲击破碎旧路面板的力学效果对比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8 殷永山;;装配式混凝土路面板联结结构的抗剪强度[J];国外公路;1985年01期
9 李剑,张保雷,刘晨辉;刚性路面板损伤有限元分析[J];洛阳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10 李剑;刘晨辉;张保雷;;刚性路面板损伤有限元分析[J];洛阳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家动;;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的原因及其防治[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擎;考虑冲刷脱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2 李娜;斜向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王虎;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静动力学计算与分析[D];长安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易志华;刚性路面板的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2 李野;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水泥路面板下脱空评价技术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3 谢皓;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脱空过程的数值模拟[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4 李婧琳;基于探地雷达的刚性路面板下脱空系统识别方法[D];郑州大学;2010年
5 刘蓉钧;粘弹性地基上考虑耦合效应的刚性路面板的非线性力学特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6 段正君;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合理平面尺寸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7 张杨;不同支承条件下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断裂破坏机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8 黄爱明;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技术的相关力学问题分析[D];长安大学;2007年
9 任双宏;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特殊部位拉杆受力有限元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57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657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