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岩溶裂隙水的地质雷达信号分析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7-08-11 20:15

  本文关键词:岩溶裂隙水的地质雷达信号分析与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隧道工程 岩溶裂隙水 地质雷达 地质规律 地质预报 含水量


【摘要】:从岩溶地质发展规律的角度分析了富水岩溶裂隙水的发展规律;研究了地质雷达电磁信号对岩溶裂隙水的反射特征和基于雷达信号的波速-介电常数关系的含水量估算方法;具体工程实例应用分析表明:地质雷达对隐埋在低含水量值的岩体中的裂隙水及裂隙岩体环境的分辨力良好,岩溶裂隙水含水量的估算方法可行。验证了基于地质规律认识的信号分析方法对岩溶裂隙水不良地质圈定和含水量估算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隧道工程 岩溶裂隙水 地质雷达 地质规律 地质预报 含水量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490)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13jcyj A30019) 重庆市教育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400303)
【分类号】:U452.11
【正文快照】: 0引言岩溶地区隧道建设中遇到的地质灾害多为不同程度发育的岩溶问题引发。限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在勘察设计阶段,尤其是在隧道深埋的情况下,往往难以较准确查清不良地质体的性质。在岩溶不良地质中,岩溶裂隙水是施工中的重要风险来源。目前三车道大断面隧道越来越多,因岩溶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左昌群;吕乔森;黄彬;;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方法模糊优选与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2 钟世航;孙宏志;王荣;李术才;冉懋鸽;单治钢;;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预报的进展[J];隧道建设;2007年04期

3 陈宇;温忠辉;束龙仓;;基岩裂隙水研究现状与展望[J];水电能源科学;2010年04期

4 王梦恕;对岩溶地区隧道施工水文地质超前预报的意见[J];铁道勘察;2004年01期

5 李术才;李树忱;张庆松;薛翊国;丁万涛;钟世航;何发亮;林玉山;;岩溶裂隙水与不良地质情况超前预报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6 钟世航;孙宏志;李术才;李貅;王荣;;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中岩溶裂隙水及断层、溶洞等隐患的探查、预报[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7 罗利锐;刘志刚;;岩溶地区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对比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飞;钟康惠;解波;孙泽轩;;浅析江川306断裂与铀矿成矿的关系[J];四川有色金属;2009年04期

2 黄大兴;;浅析刘桥—矿岩溶陷落柱发育特征及成因[J];安徽地质;2004年01期

3 张兆琪;;实用构造地质学讨论——以山西地区构造问题为例[J];安徽地质;2011年04期

4 刘海军;刘登忠;何武;徐争强;;可可西里盆地构造信息的遥感提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9期

5 覃羡安,于远祥,郑志勇;超前地质灾害预报在桃花铺二号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2004年01期

6 李忠,曲力群,栾晶晶;西康线鱼洞峡隧道岩溶形成机理及发育特征研究[J];地下空间;2004年01期

7 薛翊国;李术才;张庆松;李树忱;刘斌;;TSP203超前预报系统探测岩溶隧道的应用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8 许振浩;李术才;张庆松;刘斌;张霄;葛颜慧;;TSP超前地质预报地震波反射特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9 张庆松;李术才;孙克国;许振浩;;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用现状与技术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10 林传年;;齐岳山隧道岩溶裂隙水超前预报与治理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永;张宗可;陈旺;李俊平;;断裂构造屏蔽控矿机理探讨[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0年卷(上册)[C];2010年

2 栾经辉;;龙永煤田缓倾角断层特征及找煤方向探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3 王巍;刘立;陈剑杰;王冬青;;电测深法在花岗岩区地下水探测中的应用[A];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周言安;王万全;程海燕;戴隆沛;;对扭曲断层的一点认识[A];纪念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矿井地质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2年

5 甘圣丰;蔡东红;黄大兴;;浅析刘桥一矿Ⅱ62采区奥灰水突出的可能性[A];纪念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矿井地质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2年

6 陈若锋;潘洪萍;林枫;;“断煤交线”产状仪的原理与应用[A];纪念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矿井地质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2年

7 任春辉;;近灰岩水体布置巷道的防治水对策[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8 彭龙超;;刘桥断层水文工程地质特征及其支护[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9 田洪义;;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在象山隧道岩溶段的应用[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张东明;张瑜;王耿;王元汉;;山区隧道建设中溶洞的处理与利用[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宾;伊朗Garmsar区块综合评价及目标优选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孙克国;注浆控制岩溶隧道突水地质灾害的机理和模拟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刘晖;廊固凹陷古近纪大兴砾岩体沉积特征及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夏强;地下水不确定性问题的多模型分析方法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朱超;大瑞铁路罗家村隧道地质环境与工程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郭佳奇;岩溶隧道防突厚度及突水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郭小红;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风化槽衬砌结构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张旭东;深部岩溶隧道溃水成灾机理及其工程处治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舒志乐;隧道衬砌内空洞探地雷达探测正反演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邹爱民;低频段脉冲探地雷达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素娟;南水北调工程芳芝段开挖渠道边坡稳定敏感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帅;基于BOTDR技术的地下工程实时监测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毕作庆;大平煤矿矿井涌水量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姜力波;铁法大兴矿瓦斯涌出量预测[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王涛;大峪沟—三架岭引水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孙强;胜利煤田东二号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王晓明;裂隙化岩体渗流特征及涌水量数值模拟[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军;姜梨园铁矿F_1断层水文地质意义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9 姚巍;云南新平大红山铁铜矿区构造演化及遥感找矿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赛;个旧锡矿高峰山矿段开采期渗流场数值模拟及涌水量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振浩;李术才;张庆松;刘斌;张霄;葛颜慧;;TSP超前地质预报地震波反射特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2 王珊林,史桂华,王德成,韩静义;基岩裂隙水三维流数值模型研究及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00年04期

3 王惠濂;探地雷达概论——暨专辑序与跋[J];地球科学;1993年03期

4 黄南晖;有耗媒质中电磁波的传播特性[J];地球科学;1993年03期

5 薛国强;李貅;底青云;;瞬变电磁法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4期

6 何继善;;频率域电法的新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4期

7 赵永贵;;国内外隧道超前预报技术评析与推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4期

8 薛国强;李貅;底青云;;瞬变电磁法正反演问题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04期

9 田开铭;;偏流与裂隙水脉状径流[J];地质论评;1983年05期

10 田开铭;;裂隙水交叉流的水力特性[J];地质学报;198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世航;;用探地雷达作勘察和工程检测需考虑介质的电导率[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波,王连俊,白明州;地质雷达在铁路桥基无损检测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07期

2 赵天库,葛为中,张忠良;地质雷达快速检测运营公路隧道隐患[J];上海地质;2004年03期

3 李成香,强建科,王建军;地质雷达在公路裂缝检测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3期

4 马利平,沈传义,刘元生;地质雷达方法在上海市轨道交通明珠线工程中的应用[J];华北地震科学;2004年04期

5 魏庆鑫;李成河;杨清宝;;地质雷达在公路行业应用简介[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5年05期

6 李伟;;地质雷达在隧道工程无损检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年19期

7 柴太林;肖启航;程筑江;;地质雷达在隧道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隧道技术;2008年S1期

8 许新刚;刘厚健;;地质雷达在高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勘察中的应用[J];电力勘测设计;2008年04期

9 鲁光银;朱自强;韩旭理;熊瑛;;高精度地质雷达在隧道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J];自然灾害学报;2008年04期

10 苗宇宽;郭景力;;地质雷达在城市道路地下空洞勘察中的应用[J];岩土工程界;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荣;丁文其;戎凯;王晓形;郝亮;;地质雷达在探测隧道中小煤窑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曾昭发;田钢;薛建;王者江;吴边;;基于小波变换的地质雷达数据成像和自动解释[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程志平;;地质雷达波形图计算机合成[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李勤;赵永贵;;地质雷达在探矿中的应用[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赵育台;黄丹青;;地质雷达与公路无损检测技术[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赵春来;;地质雷达在隧道强含水不良地质地层施工中的应用研究[A];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下册)[C];2004年

7 姜月华;周迅;贾军远;周权平;李云峰;;地质雷达在地下水和土壤有机污染调查中的应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吴文荣;丁文其;戎凯;王晓形;郝亮;;地质雷达在探测隧道周边煤窑采空区的应用[A];第四届中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柴太林;肖启航;程筑江;;地质雷达在隧道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泽林;葛为中;;地质雷达在石灰岩地区地下洞室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黄里;乐山大佛接受“体检”[N];四川日报;2006年

2 记者 段金平 通讯员 菅锦红;北京地研所引进先进地质雷达[N];中国矿业报;2009年

3 豫沙;用地质雷达探寻地下珍宝[N];大众科技报;2000年

4 通讯员 龚向前 记者 夏斐;堤坝管涌探测技术获突破[N];光明日报;2001年

5 记者 张永利 通讯员 杜烁;邢台借智院士提升创新能力[N];河北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杜兴忠;地质雷达成像实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2 宋劲;矿井防爆地质雷达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3 崔凡;基于地质雷达的土地整理质量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4 聂俊丽;基于地质雷达技术的采煤对浅部地层含水量影响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英利;地质雷达在工程物探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2 娄锡燕;地质雷达在隧道健康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许建文;地质雷达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及其数据分析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4 徐涛;公路型地质雷达在公路建设中的推广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5 汪谋;公路隧道衬砌地质雷达正演数值模拟和室内模型试验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徐赞;地质雷达在隧道施工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7 白哲;地质雷达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向亮星;地质雷达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及其数据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9 康旺东;基于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的挡土墙质量评定及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汪贵春;挡墙质量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580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6580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a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