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不同RAP掺量热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05:23

  本文关键词:不同RAP掺量热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RAP材料 沥青混合料 性能研究


【摘要】:RAP材料的加入显著影响了沥青混合料的力学参数,因此直接参考规范取值是不合理的做法,系统研究了RAP掺量对热再生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动态模量以及劈裂强度的影响,建立了热再生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与RAP掺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式,并推荐了不同RAP掺量热再生混合料合理的模量取值范围,为沥青路面热再生混合料路面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单位】: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RAP材料 沥青混合料 性能研究
【分类号】:U414
【正文快照】: 0引言我国自2007年以来,随着公路路网的不断完善以及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绿色公路理念得到了普遍认可,RAP材料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Kandhale-tal.在乔治亚州针对10%~40%RAP掺量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与不添加RAP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实验路铺筑,并观测其三年半左右的实际路用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炜;纪小平;;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温度的确定方法[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0年09期

2 兰青;徐伟;赵劲松;刘平;;高比例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广惠高速公路试验与评价[J];公路工程;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拴哲;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及其设备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辉健;朱大彪;;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综述[J];现代交通技术;2011年04期

2 杨祖炎;;再生沥青碎石面层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价值工程;2012年04期

3 梅永钢;;提高沥青路面再生设备热效率的建议[J];机械工程师;2013年03期

4 牟锐亮;邓应玲;;厂拌热再生质量控制影响因素[J];科技视界;2013年05期

5 韩琴;;公路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施工应用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年01期

6 张艳芳;牛富强;;对2.36~4.75mm材料对沥青混合料性能指标影响分析[J];企业导报;2011年18期

7 宋小峰;王大明;;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J];森林工程;2015年02期

8 姚莉莉;王选仓;;无网格法在沥青路面瞬态温度场分析中的应用[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9 李波;刘建勋;马建兵;窦晖;;沥青混合料降温速率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姚泽光;杨士敏;徐蛟龙;;沥青路面再生加热室内试验方法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颖;刘明;;公路行业中的低碳技术[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2 胡亮;;沥青路面再生方法及特点分析[A];2014年3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亚茹;节约型公路交通建设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鹏;沥青搅拌设备干燥滚筒热效率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D];长安大学;2011年

2 蔡诚秀;再生剂选择及再生沥青性能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3 秦卓文;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及性能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姚乐斌;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马强;改性沥青SMA路面现场热再生工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李东升;高比例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雄;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及其设备改进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8 郭永亮;搅拌设备烘干筒叶片对骨料加热特性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9 时磊;沥青混凝土厂拌热再生设备改造关键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10 张岩;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才;沥青回收与再生[J];东北公路;2001年03期

2 刘登普;高等级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及施工[J];湖南交通科技;2002年02期

3 陈启宗;“工厂热法”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J];工程机械;2001年05期

4 陈启宗;国外沥青混凝土再生搅拌设备的发展[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0年10期

5 徐慎初;两种观念的碰撞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的比较[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2年10期

6 王欣,何文锋,刘先淼;旧沥青路面混合料检测及其性能评价[J];广东公路交通;2003年03期

7 谭积青;广佛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维修及沥青再生研究[J];广东公路交通;2004年01期

8 郝培文,张登良;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评价指标的研究[J];公路;2000年05期

9 黄建跃,刘先淼;谈发展沥青再生技术的几个关键问题[J];公路;2003年08期

10 季节,高建立,罗晓辉,王锐英;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J];公路;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红;;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分析[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2年10期

2 黄彭;;沥青热拌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J];华东公路;1987年05期

3 任拴哲;王晓文;李海;;沥青热再生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计算公式[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7年04期

4 刘伟;连续式沥青再生混合料质量的控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4年12期

5 苗乾;魏连雨;周卫峰;魏如喜;;成型方法对水泥再生混合料性能影响试验分析[J];中国市政工程;2010年06期

6 苗乾;魏连雨;周卫峰;魏如喜;;成型方式对水泥再生混合料性能影响分析[J];中外公路;2011年02期

7 倪玮;刘化学;刘强;;基于性能设计法的就地热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研究与探讨[J];华东公路;2012年01期

8 倪玮;刘化学;刘强;;基于性能设计法的就地热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研究[J];路基工程;2012年01期

9 杨风英;陈文锋;;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J];公路工程;2011年01期

10 郭银涛;刘清泉;刘振清;王松根;;基于改性乳化沥青-水泥双胶结料的半柔性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张艺言 实习生 张彩霞;来之于路“环”之于路[N];中国交通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康生;基于基准料合成的不同掺配率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2 许慧;基于RAP材料变异性的厂拌再生过程质量管理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3 李茜;常温再生RAP中老化沥青及再生混合料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4 鹿世勇;现场冷再生技术在二级公路大修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11年

5 张明科;RAP变异性与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效果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6 陆鹏;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再生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7 朱亚强;日兰高速济宁段海母(HiRM)再生施工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李希亮;高性能沥青路面冷再生面层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18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818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e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