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黄土隧道变形规律现场测试与分析
本文关键词:软弱黄土隧道变形规律现场测试与分析
【摘要】:为分析软弱黄土隧道的变形规律,以西宁过境高速大有山黄土隧道为依托,采用精密水准仪和收敛计对隧道地表下沉、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进行了系统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软弱黄土隧道拱顶下沉远大于水平收敛,变形时间长,变形量大,累计拱顶下沉值最大为950.6 mm。在临界埋深范围,围岩变形比深埋、浅埋时都大,且变形量离散性高;围岩变形速率在二衬施作时较大,软弱黄土隧道中作为围岩-支护系统稳定性判据的变形速率宜适当提高;围岩变形随时间变化符合指数函数规律,可利用指数函数预测围岩的最终变形;软弱黄土隧道变形分为急剧变形、持续增长和缓慢增长3个阶段,最终趋于稳定。隧道断面的初次开挖对地表变形影响显著,隧道轴线沉降最大,并沿横向逐渐减小。软弱黄土隧道预留变形量在不同位置处不宜统一设置,西宁地区软弱黄土Ⅴ级围岩建议拱顶预留700~800 mm,边墙预留300~350 mm,拱顶与边墙之间以曲线过渡。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陕西省公路桥梁与隧道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软弱黄土 现场测试 变形规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0808020,No.51378071) 青海省交通科技重点项目(No.2009-02) 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No.2007 318 000 18) 陕西省工业科技攻关项目(No.2015GY185)
【分类号】:U456.31
【正文快照】: 1引言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公路交通网正在逐步形成,而西部地区黄土分布广泛,黄土隧道的数量也逐渐增加。由于黄土的特殊性,隧道的力学特性与变性规律均表现出与其他隧道不相同的特点,给黄土隧道设计中参数的确定带来了困难,因此,有必要对黄土隧道进行现场测试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勇;;隧道围岩动态变形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2 李烨;许崇帮;;大酉山隧道围岩长期变形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3年12期
3 李志清;丁春林;窦世学;吴旭平;舒进;;大断面浅埋黄土隧道围岩变形特性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年S1期
4 王胜涛;梁小勇;周亦涛;;隧道监控量测的数据回归分析探讨[J];隧道建设;2009年06期
5 陈建勋;王梦恕;轩俊杰;乔雄;;两车道公路黄土隧道变形规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6 丁维利;赵永明;初厚永;马忠海;王许雄;;浅埋大断面湿陷性黄土隧道地表变形规律分析[J];铁道建筑技术;2007年05期
7 扈世民;张顶立;郭婷;杨秀仁;苏洁;;大断面黄土隧道变形特征分析[J];铁道学报;2012年08期
8 赵东平;喻渝;王明年;杨建民;;大断面黄土隧道变形规律及预留变形量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09年06期
9 张新善;廖红建;张立;;黄土地下隧道开挖对周围土体变形的影响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S1期
10 张孟喜,孙钧;受施工卸载扰动黄土的变形与强度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江东;张颖;;基坑开挖对临近场地地基承载力影响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2 卿伟宸;廖红建;钱春宇;;地下隧道施工对相邻建筑物及地表沉降的影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3 王鹏;;台阶法施工中下台阶开挖对预留变形量的影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4 程小虎;;土质隧道深浅埋分界的理论解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5 武科;马明月;李术才;;付家冲隧道监控量测与稳定性评价[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6 景韧;王永刚;;某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过程力学特性及塌陷区施工控制[J];公路;2009年02期
7 郭军;王明年;;大断面黄土隧道工程特性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09年06期
8 王璐;刘晓文;;西安地铁盾构施工引起地表沉降规律分析[J];甘肃科学学报;2010年03期
9 孙强;胡书桥;;鸳鸯会隧道开挖变形分析及控制措施[J];工业建筑;2011年12期
10 吴辉;;煤系地层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施工控制技术[J];公路交通技术;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永全;高新强;曾勇;;郑西铁路黄土隧道施工地表裂缝规律研究[A];第十届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俞文生;周敏;刘学增;;基于监测数据的公路隧道变形及稳定性分析[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胡平;丁小平;顾博渊;周万福;李建国;;六盘山特长隧道建设技术与创新[A];第十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张礼仁;张友良;谭飞;刘登学;;隧道不同级别围岩监测与数值模拟分析[A];第十三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5 张玉伟;赵飞舟;李又云;;高海拔寒区隧道施工粉尘及有害气体监测与控制技术[A];第十三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6 席浩;李绪干;时坚;侯奇;;宝兰铁路苏家川大断面黄土隧道三台阶施工变形控制技术[A];第十三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邓洪亮;付思远;高文学;周世生;邓启华;;隧道三维点云施工监测技术与应用[A];2014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CTUC)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八届年会优秀论文汇编[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奎;水平层状隧道围岩压力拱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施成华;城市隧道施工地层变形时空统一预测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伍毅敏;软基隧道支护机理与病害防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4 扈世民;大断面黄土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及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5 赵勇;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机制与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黄阜;隧道围岩塌落机理与锚杆支护结构的上限分析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王立川;浅埋偏压隧道围岩压力与开挖进尺优化的极限分析方法[D];中南大学;2011年
8 杨建国;公路山岭隧道施工期衬砌及结构系统可靠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鲁文斌;隧道超欠挖异形结构围岩压力在线监测与评价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10 刘靖;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全过程风险动态分析与反馈设计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
本文编号:906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06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