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质雷达的隧道综合超前预报技术
本文关键词:基于地质雷达的隧道综合超前预报技术
更多相关文章: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 地质雷达 正演模拟 时域有限差分法
【摘要】:以地质雷达为超前预报的主要手段,结合TGP206地震反射波法和工程地质调查法,针对某特长隧道开展综合超前地质预报。通过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得到了掌子面前方典型不良地质体正演模拟合成图,以此作为地质雷达实际探测图像解译的基础;采用TGP206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对掌子面前方100 m范围内进行长距离预报,在接近不良地质体时,用地质雷达对掌子面前方20~30 m范围进行更精确的短距离预报;将该法应用于实际工程断层破碎带和富水带的预报中,预报结果较为准确,有效指导了隧道的安全施工,该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关键词】: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 地质雷达 正演模拟 时域有限差分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334060)
【分类号】:U452.11
【正文快照】: 0引言为了避免各种塌方、突水突泥等灾害事故的发生并保证隧道施工工期,在国内外长大隧道的施工中,已经将超前地质预报列为必不可少的技术环节。隧道施工中应用的各种超前预报方法具有其局限性和缺陷,单一方法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有待提高[1]。为了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在实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永贵;;国内外隧道超前预报技术评析与推介[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7年04期
2 王梦恕;对岩溶地区隧道施工水文地质超前预报的意见[J];铁道勘察;2004年01期
3 李静;曾昭发;黄玲;吴丰收;;三维探地雷达数值模拟中UPML边界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0年01期
4 薛桂霞;王鹏;;探地雷达时域有限差分法正演模拟[J];物探与化探;2006年03期
5 曲海锋;刘志刚;朱合华;;隧道信息化施工中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6 王振宇;程围峰;刘越;张玉浩;;基于掌子面编录和地质雷达的综合超前预报技术[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年S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翊国;李术才;张庆松;李树忱;刘斌;;TSP203超前预报系统探测岩溶隧道的应用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2 许振浩;李术才;张庆松;刘斌;张霄;葛颜慧;;TSP超前地质预报地震波反射特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3 林传年;;齐岳山隧道岩溶裂隙水超前预报与治理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4 林传年;;岩溶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应用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5 叶英;;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新方法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6 周小飞;武科;马明月;;浅谈公路岩溶隧道施工技术管理[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7 罗利锐;刘志刚;陈文涛;耿彦生;;红外探测技术在海底隧道地质预报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8 武科;马明月;李术才;;高风险岩溶地区隧道的综合物探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9 杨兵;;宜万铁路马鹿箐隧道岩溶灾害的工程处治技术[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10 周宗青;李术才;李利平;杨军红;隋斌;;特长深埋隧道基岩裂隙水探测与应用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军凯;霍俊发;;TRT层析扫描超前预报系统在深部开拓中的应用[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利奕年;王国斌;;TRT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的改进与优化[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3 利奕年;王国斌;;TRT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的改进与优化[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4 熊友山;王国斌;邓长青;利奕年;;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岩溶隧道施工地质预报关键技术研究[A];湖北省公路学会二○○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程晋源;蔺宁君;李晓昭;程知言;王益壮;袁亮;徐振红;;超前地质预报在连云港后云台山隧道围岩分级中的应用[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东明;张瑜;王耿;王元汉;;山区隧道建设中溶洞的处理与利用[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薛翊国;李术才;张庆松;李树忱;苏茂鑫;钟世航;;隧道施工期水害超前预报的几种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赵永贵;蒋辉;;TST隧道超前预报技术原理与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蒋辉;赵永贵;;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及TST的技术对策[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蒋辉;赵永贵;;TST隧道地震超前预报新技术与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超;大瑞铁路罗家村隧道地质环境与工程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郭佳奇;岩溶隧道防突厚度及突水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郭小红;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风化槽衬砌结构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何现启;EDA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特征及参数反演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张旭东;深部岩溶隧道溃水成灾机理及其工程处治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舒志乐;隧道衬砌内空洞探地雷达探测正反演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邹爱民;低频段脉冲探地雷达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马士伟;岩溶隧道涌突水地质灾害破坏机理与预警技术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1年
9 宋战平;隐伏溶洞对隧道围岩[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10 叶英;岩溶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帅;基于BOTDR技术的地下工程实时监测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张阿东;基于UPML边界的车载多天线系统FDTD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木群;岩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及岩溶处治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姜大鹏;隧道超前预报及动态化施工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易介民;岩溶地区地铁隧道稳定性的数值模拟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王淼;高等级公路路面路基GPR量化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谭信荣;岩溶地区瓦斯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徐坤;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文蛟;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法及应用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曾知法;隧道不良地质体地震与地质雷达正演偏移数值模拟及物探信号处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峰;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比较[J];地下空间;2003年01期
2 高本庆,刘波;电磁场时域数值技术新进展[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3 刘四新,曾昭发,徐波;地质雷达数值模拟中有损耗介质吸收边界条件的实现[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刘四新;曾昭发;徐波;;三维频散介质中地质雷达信号的FDTD数值模拟[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年01期
5 赵永贵;中国工程地球物理研究的进展与未来[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2年02期
6 温树林,吴世林;TSP203在云南元磨高速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3年03期
7 冯德山;戴前伟;何继善;何刚;;探地雷达GPR正演模拟的时域有限差分实现(英文)[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年02期
8 曾昭璜;隧道地震反射法超前预报[J];地球物理学报;1994年02期
9 李忠;TSP-202探测系统在新倮纳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中的应用研究[J];地质与勘探;2002年01期
10 肖书安,吴世林;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地质超前探测技术[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振利,于波,支会民;地质雷达在公路质量检测领域中的发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2年05期
2 段波,王连俊,白明州;地质雷达在铁路桥基无损检测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07期
3 赵天库,葛为中,张忠良;地质雷达快速检测运营公路隧道隐患[J];上海地质;2004年03期
4 李成香,强建科,王建军;地质雷达在公路裂缝检测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3期
5 马利平,沈传义,刘元生;地质雷达方法在上海市轨道交通明珠线工程中的应用[J];华北地震科学;2004年04期
6 魏庆鑫;李成河;杨清宝;;地质雷达在公路行业应用简介[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5年05期
7 李伟;;地质雷达在隧道工程无损检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年19期
8 柴太林;肖启航;程筑江;;地质雷达在隧道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隧道技术;2008年S1期
9 许新刚;刘厚健;;地质雷达在高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勘察中的应用[J];电力勘测设计;2008年04期
10 鲁光银;朱自强;韩旭理;熊瑛;;高精度地质雷达在隧道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J];自然灾害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荣;丁文其;戎凯;王晓形;郝亮;;地质雷达在探测隧道中小煤窑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曾昭发;田钢;薛建;王者江;吴边;;基于小波变换的地质雷达数据成像和自动解释[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3 程志平;;地质雷达波形图计算机合成[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李勤;赵永贵;;地质雷达在探矿中的应用[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5 赵育台;黄丹青;;地质雷达与公路无损检测技术[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赵春来;;地质雷达在隧道强含水不良地质地层施工中的应用研究[A];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下册)[C];2004年
7 姜月华;周迅;贾军远;周权平;李云峰;;地质雷达在地下水和土壤有机污染调查中的应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吴文荣;丁文其;戎凯;王晓形;郝亮;;地质雷达在探测隧道周边煤窑采空区的应用[A];第四届中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柴太林;肖启航;程筑江;;地质雷达在隧道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泽林;葛为中;;地质雷达在石灰岩地区地下洞室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段金平 通讯员 菅锦红;北京地研所引进先进地质雷达[N];中国矿业报;2009年
2 记者 黄里;乐山大佛接受“体检”[N];四川日报;2006年
3 豫沙;用地质雷达探寻地下珍宝[N];大众科技报;2000年
4 通讯员 龚向前 记者 夏斐;堤坝管涌探测技术获突破[N];光明日报;2001年
5 记者 张永利 通讯员 杜烁;邢台借智院士提升创新能力[N];河北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杜兴忠;地质雷达成像实验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2 宋劲;矿井防爆地质雷达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3 崔凡;基于地质雷达的土地整理质量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4 聂俊丽;基于地质雷达技术的采煤对浅部地层含水量影响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英利;地质雷达在工程物探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2 娄锡燕;地质雷达在隧道健康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许建文;地质雷达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及其数据分析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4 徐涛;公路型地质雷达在公路建设中的推广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5 汪谋;公路隧道衬砌地质雷达正演数值模拟和室内模型试验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徐赞;地质雷达在隧道施工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7 白哲;地质雷达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向亮星;地质雷达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及其数据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9 康旺东;基于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技术的挡土墙质量评定及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汪贵春;挡墙质量无损检测技术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11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11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