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冲击波理论的信号交叉口最大广义排队长度计算方法
本文关键词:基于冲击波理论的信号交叉口最大广义排队长度计算方法
更多相关文章: 交通工程 排队溢流 冲击波 安全距离 排队长度
【摘要】:为了准确识别车辆排队溢流趋势,通过交通冲击波理论分析车辆排队的形成-消散过程,提出溢流安全距离计算方法,分析如何确定冲击波检测器的布设位置,在此基础上提出最大广义排队长度计算模型。通过VISSIM仿真试验对最大广义排队长度估算模型进行精度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最大广义排队长度的计算值与仿真值的相对误差平均值为6.46%,计算模型精度符合应用要求。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宁波大学海运学院;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排队溢流 冲击波 安全距离 排队长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238008) 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YBJJ1348)
【分类号】:U491.23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城市机动化水平的提高,道路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由于高峰时期交通需求过大,城市道路交叉口经常出现进口道车辆排队过长甚至超出瓶颈路段长度的排队溢流现象。合理解决交叉口及瓶颈路段拥堵问题是避免大面积交通拥堵的关键。既有文献在车辆排队长度计算方法以及如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斌;陆建;陶小伢;;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范围算法[J];城市交通;2008年03期
2 姚荣涵;王殿海;;最大当量排队长度模型及其时空特性[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3 姚荣涵;王殿海;曲昭伟;;基于二流理论的拥挤交通流当量排队长度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4 杨德亮;辛乐;陈阳舟;李振龙;;基于复式伸缩窗的车辆排队与消散快速检测算法[J];公路交通科技;2011年04期
5 秦虎;牛惠民;;基于运动波理论的城市动态交通分配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6 王浩;吴翱翔;杨晓光;;过饱和条件下信号交叉口协调控制可靠性优化[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11期
7 胡启洲;邓卫;高宁波;;城市路段交通拥挤态势测定的时序关联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8 李鹏飞;刘小明;石建军;;多种交通流状态下的交通波模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11期
9 唐少虎;刘小明;陈兆盟;;基于视频数据的交叉口状态判别及排队长度估计[J];道路交通与安全;2015年01期
10 丁丽;方传武;;基于交通波理论的交通流模型[J];甘肃科学学报;201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少辉;王殿海;董斌;李爽爽;;应用交通波理论分析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特性[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孙洪运;陈东静;肖琳;李林波;吴兵;;干线局部拥挤条件下红波带信控策略设计与实施研究[A];第七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优秀论文集——智能交通技术[C];2012年
3 Yong Ma;Liguo Zhang;Lu Zhang;;Simultaneous Traffic Count and Ramp Flow Estimation for Multilane Freeways Based on Markov Models[A];第25届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王丽;王雪松;;基于多源数据的信控交叉口拥堵判别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4年
5 孔涛;刘新;张茂雷;;信号控制交叉口排队长度估算方法研究[A];2014第九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明;基于HLA的城市道路交通仿真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2 杨少辉;城市快速路系统交通瓶颈形成、扩散特性与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陈涛;基于系统科学理论的城市道路交通拥挤预测与控制模型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4 姚荣涵;车辆排队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蒋海峰;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流干扰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宋现敏;城市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祝江力;城市道路管理功能分类机理探讨[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王建玲;城市交通网络拥挤识别[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9 李丽丽;信号交叉口左转交通流组织中的临界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陈振起;混合交通交叉口直行机动车运行特性分析与建模[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重;机非混行条件下的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陈松;基于二流理论的城市路网敏感区域交通需求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程莹;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影响传播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李雅;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在交通流模型上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5 杨秋晨;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城市主干道路口交通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华雯婷;基于均衡原理的城市快速通道衔接路网配置与管理技术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1年
7 邹海丹;基于探测车系统的城市道路拥挤检测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8 郝海全;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预测框架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志鹏;城市交通拥塞疏散控制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董斌;城市快速路交通流时变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娟;王炜;;考虑拖延行为的排队长度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2期
2 周学农;;排队长度模型比较及动态方法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年01期
3 姚荣涵;王殿海;;最大当量排队长度模型及其时空特性[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4 唐中良;毛敏芳;;车道被占用时车辆排队长度的数学模型[J];科技信息;2014年02期
5 郭冠英,邹智军;道路阻塞时的车辆排队长度计算法[J];中国公路学报;1998年03期
6 胡晓健;王炜;陆建;;控制排队长度的高密度路网信号优化模型[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0年12期
7 冯慧敏;李松桦;;城市道路红绿灯下游事故路段车辆排队长度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年12期
8 张鹏;;交通事故中的当量排队长度模型探究[J];电子测试;2014年08期
9 毛大德;;考虑排队长度的道路信号交叉最小间距问题[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07年07期
10 寇欣;;排队长度模型改进研究[J];科技传播;2014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崔凯琦;城市道路实时排队长度估计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2 李志凌;车辆排队长度视频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五邑大学;2013年
3 樊宏哲;排队长度约束下的信号交叉口控制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沙永贺;车辆排队长度动态预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4年
5 买艳辉;基于出租车GPS数据的速度分布和排队长度估计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6 陶万杰;基于视频处理的车辆排队长度检测算法的研究与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7 陈利刚;基于干线叠加的区域信号协调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孙辉;排队长度约束下的瓶颈交叉口协调控制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821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82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