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内埋武器舱关键气动及声学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3 12:46

  本文关键词: 内埋武器舱 气动噪声 压力梯度 武器分离特性 声压级 质量射流 出处:《空气动力学学报》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风洞试验为手段,在高速风洞中对内埋武器舱关键气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静态压力测量、脉动压力测量、网格测力等测试手段,获取了典型弹舱流场静压分布特性、气动声学特性以及武器分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舱内静压分布变化明显,可以此定义弹舱流场类型;开式弹舱流场气动声学环境恶劣,总声压级强度可达170dB以上,且频谱曲线上存在多个明显的能量尖峰;武器从舱内分离过程中可能产生较大的抬头力矩,影响机/弹安全分离;在弹舱前缘施以流动控制能降低舱内静压梯度、抑制气动噪声,且有利于改善武器分离特性。
[Abstract]:By means of wind tunnel test, the key aerodynamic problems of buried weapon cabin in high speed wind tunnel are studied in depth. The static pressure measurement, pulsating pressure measurement, grid force measurement and so on are used. The hydrostatic pressure distribution, aerodynamic acoustics and weapon sepa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projectile tank flow field are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ydrostatic pressure distribution in the cabin changes obviously, which can be used to define the missile tank flow field type. The aerodynamic acoustical environment of the open chamber flow field is bad, the total sound pressure level intensity can reach more than 170 dB, and there are many obvious energy spikes on the spectrum curve. In the process of weapon separation from the cabin, a large lift moment may be produced, which will affect the safe separation of aircraft / bomb. The flow control in the front edge of the projectile cabin can reduce the static pressure gradient, suppress the aerodynamic noise, and improve the sepa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apon.
【作者单位】: 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分类号】:V211.74
【正文快照】: 0引言为了提高作战半径及突防能力,先进飞行器往往把高速与隐身作为其重要技战指标,而为了实现上述指标,飞行器所携带的武器通常会采用内埋式装载方式,如美国的F-22/F-35、俄罗斯的T-50以及中国的歼-20等均采用了内埋式武器装载方式。武器内埋式装载在带来显著收益的同时也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恭良;;论声压级平均算法[J];应用声学;2009年03期

2 林科;袁卫平;胡爱华;姜晓敏;刘光军;;声压测量时平均声压级及其不确定度研究[J];内燃机工程;2013年S1期

3 蔡阳生;张承云;王杰;吕俊;;一个新的声压级测试实验方案[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年08期

4 崔广中;;关于最大声压级的探讨[J];电声技术;2007年04期

5 李景渊;;机动车用喇叭声压级测量不确定度分析[J];汽车技术;2009年05期

6 宿苏英;测振求声技术初探[J];沈阳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7 武晨;陆益民;李志远;;平均声压级的简化算法及其误差修正[J];四川兵工学报;2013年10期

8 代仁文;王德石;高晟耀;;矩形平板远场声压级分析[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4年01期

9 康凤华;由振预声技术初探[J];辽宁工学院学报;1998年S1期

10 王强;声级校准器声压级、频率超差时的调整[J];中国计量;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崔广中;;关于最大声压级[A];2006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以真;;重新审视最大声压级的标准[A];2008年声频工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牛锋;许欢;何龙标;李群;白滢;钟波;;低噪声设备的辐射声压级测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武汉 徐逢耀 重庆 何应云 编译;多用途剧场的室内音响及电声设计(三)[N];电子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凤鸣;基于双向流固耦合簧片哨发声机理及特征[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任燕敏;基于耳道的声压级信号计量仪[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刘伟伟;单频突发性噪声烦恼度主观实验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575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4575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d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