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基于图像导航与配准的载荷模拟器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08-02 13:04

  本文关键词:基于图像导航与配准的载荷模拟器的设计与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载荷模拟器 CMOS探测器 扫描机构 性能检测


【摘要】:气象卫星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除了应用于日常的天气预报外,在自然灾害如洪灾、旱灾、冰灾等灾害的监控和预警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课题来源于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大气垂直探测仪,致力于根据地球静止轨道三轴稳定气象卫星上有效载荷的结构和特点,研制一套有效载荷模拟器件及其辅助设备,用于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图像导航与配准全物理仿真实验。并对有效载荷的性能检测方法展开了研究。三轴稳定卫星平台的抗干扰能力不如自旋式卫星[1],卫星姿态会由于各种空间环境的干扰而变化,从而使得成像通道的光轴指向产生偏移。为获取高质量的遥感图像,研究图像导航与配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课题根据遥感卫星有效载荷的结构和特点,设计并研制了一套集光、机、电一体化的载荷模拟器,为研究图像的导航与配准提供物理环境。本课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在充分研究了卫星有效载荷的结构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的功能需求给出了系统的设计框图;建立了系统观星的信噪比模型;根据系统的指标要求提出了系统各部分的设计方案;设计了适合本系统的机械结构,为光学和电控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载体。(2)通过研究星模拟器的发展动态,设计了适合本系统的星敏感模式硬件环境;通过可兼容的接口设计,使得系统可以在两种工作模式下切换,充分地利用了资源,节约了成本。(3)设计了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图像采集系统,建立了信息获取电路的噪声模型,并通过实验完成了对图像采集系统噪声的检测。(4)完成了系统室外观星成像实验,考察了系统观星能力,结合系统特点,对扫描机构的性能进行了检测;给出了扫描机构的伺服误差曲线。(5)研究了系统光学传递函数测量的原理和方法,详细研究了倾斜刀口法的测量原理,通过实验获取刀口图像,并通过图像处理的方法,计算得到了调制传递函数。
【关键词】:载荷模拟器 CMOS探测器 扫描机构 性能检测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V416.8
【目录】:
  • 致谢4-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引言11-17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1-12
  • 1.2 气象卫星的发展趋势12-13
  • 1.3 图像导航与配准技术概述13-14
  • 1.4 工程仿真技术在航天科技上的应用14-15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章节安排15-17
  • 第二章 载荷模拟器功能需求分析17-22
  • 2.1 气象卫星有效载荷的一般结构17-18
  • 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18-20
  • 2.3 系统设计指标要求20-21
  • 2.3.1 光学系统与成像系统要求20
  • 2.3.2 扫描控制系统20
  • 2.3.3 星模拟器设计要求20-21
  • 2.3.4 机械结构设计要求21
  • 2.3.5 GPS授时系统21
  • 2.4 本章小结21-22
  • 第三章 系统设计方案22-53
  • 3.1 系统主要组成及状态22-23
  • 3.2 光学系统设计23-28
  • 3.2.1 系统观星成像模型23-26
  • 3.2.2 光学系统设计26-28
  • 3.3 扫描机构设计方案28-33
  • 3.3.1 扫描视场29-30
  • 3.3.2 位置传感器的选择30-31
  • 3.3.3 伺服控制器31-33
  • 3.4 图像采集系统方案设计33-47
  • 3.4.1 商用图像采集系统的选用33-34
  • 3.4.2 基于CMOS探测器的采集系统设计34-47
  • 3.5 恒星模拟器模式设计方案47-49
  • 3.5.1 星模拟器器件的选择47-48
  • 3.5.2 等角距星图投影48-49
  • 3.6 系统结构设计49-52
  • 3.6.1 箱体设计49
  • 3.6.2 底板组件设计49-51
  • 3.6.3 整体力学分析51-52
  • 3.7 本章小结52-53
  • 第四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53-68
  • 4.1 室外天文成像实验53-56
  • 4.1.1 静态实验53-55
  • 4.1.2 星点目标动态实验55-56
  • 4.2 星模拟器模式成像性能测试56-58
  • 4.2.1 星模拟器成像线性度56-57
  • 4.2.2 星模拟器模式视场57-58
  • 4.3 扫描机构性能测试58-61
  • 4.3.1 扫描机构伺服误差曲线58-59
  • 4.3.2 扫描机构系统误差测试59-61
  • 4.4 CMOS图像采集系统噪声测量实验61-62
  • 4.5 倾斜刀口法测量调制传递函数62-67
  • 4.5.1 调制传递函数62-63
  • 4.5.2 倾斜刀口法的原理63-64
  • 4.5.3 刀口图像的获取64-65
  • 4.5.4 MTF的计算65-67
  • 4.6 本章小结67-68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8-70
  • 5.1 研究工作总结68
  • 5.2 进一步研究展望68-70
  • 参考文献70-73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燕飞;冯莉;李兴华;荆涛;;基于图像表面梯度的翻拍检测[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2 龚卫宁;;医学图像机计算机工作站的初步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1993年05期

3 王时庆,吴新淮;CT图像经济性存储初步尝试[J];医疗设备信息;2001年12期

4 沈瑞冰;;ECW技术在无人机图像管理中的应用[J];控制工程;2007年S2期

5 李登科;绿度指数图像处理方法研究[J];遥感信息;2000年04期

6 李将云 ,杨勋年 ,汪国昭;图像放缩的离散算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3年03期

7 刘永忠;;F52-8C医用诊断X光机透视无图像的检修[J];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22期

8 于惠;刘真;;基于混合色适应转换的图像色差模型研究[J];包装工程;2013年03期

9 靳刚,孟永宏,邢建华,赵子彦;生物分子吸附膜层的图像显示——光学椭偏显微成像技术应用之一[J];测试技术学报;1998年03期

10 范赐恩;吴敏渊;张立国;邓德祥;曹庆源;;12位图像数据的压扩变换显示[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君;李岩成;;GE9800 CT显示屏无图像的检修[A];第十二届全国临床医学影像学术会议、第四届东北三省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安贝贝;曾理;马睿;;工业CT图像裂纹的两种测量方法研究与比较[A];2006年西南地区第九届NDT学术年会暨2006年全国射线检测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尹光辉;易仕和;何霖;王春;姜宗林;;二维凹腔在超声速流场中流动图像的初步实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杜高明;张多利;高明伦;耿罗锋;候宁;;多核并行图像显示接口设计[A];2008’“先进集成技术”院士论坛暨第二届仪表、自动化与先进集成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周琪;刘晓利;;图像导引头检测装置设计[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1年

6 张俊;徐星雄;顾亚平;曹学高;;图像声纳在锅炉煤渣探测中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杨振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的使用与维护[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二次医学影像设备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李万龙;邹宽城;郑山红;侯秀萍;;PACS系统及应用研究[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2年

9 董秀珍;付峰;史学涛;尤富生;刘锐岗;;实时动态电阻抗图像监护技术初步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8年

10 张东升;;Windows系统下图像颜色管理的实现[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一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胜 编译;相信你的直觉[N];医药经济报;2009年

2 辽宁 凌丽;调整彩电两个“中周”的基本经验[N];电子报;2008年

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刘海一;PACS众口难调[N];计算机世界;2003年

4 电脑虎;给你的MM美美容[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5 记者 逸舟/北京;美光预测 CMOS将取代CCD技术[N];电子资讯时报;2004年

6 山东省立医院 张喜雨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王卫鹏;让医疗资源不再有城乡差异[N];计算机世界;2005年

7 山东 李金成;长虹LT2012型液晶彩电故障检修一例[N];电子报;2009年

8 安徽 云飞;VB中图像显示特效五例[N];电脑报;2001年

9 ;图像、色彩表现真不错[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10 特约撰稿人 Solon;打造个性化BIOS[N];电脑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闫雪虎;渐进式图像秘密分享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宋显华;量子图像安全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李鹏;图像秘密共享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侯刚;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中特征表示与检索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许向阳;乳腺钼靶图像中肿块检测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贾Z,

本文编号:609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609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4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