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航天器对接接口的高温超导磁通钉扎连接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面向航天器对接接口的高温超导磁通钉扎连接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温超导体 磁通钉扎 冻结镜像 模块化航天器 对接接口
【摘要】:为了更好地探索和利用空间环境,需要在太空中搭建大型甚至巨型航天器。由于现有运载工具的运载能力有限,一次性将大型航天器发射升空比较困难,目前常采用的方式是在轨装配和交会对接,模块化设计后将分离模块分批分时发射升空,然后在太空中进行组装。但目前常用的几种组装形式在使用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诸如手工劳动强度大和机器人控制复杂的不足及航天器对接导航制导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等,因此寻求一种航天器模块间的新型接口形式对于未来深空探测领域具有实用价值。高温超导材料的磁悬浮特性为模块航天器接口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间,本文将高温超导体的磁通钉扎效应应用到大型航天器设计中,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连接的超导磁通钉扎接口形式,该接口可实现航天器模块间的稳定连接。本文在Kordyuk冻结镜像模型的基础上,考虑高温超导体材料性能对捕获磁场能力的影响,引入了捕获磁场系数,建立了冻结镜像修正模型。并基于该模型研究了高温超导体和磁体间的作用力、高温超导体和磁体间的连接刚度、以及高温超导体的钉扎有效作用范围的变化规律。利用冻结镜像修正模型解释了钉扎连接作用力的磁滞特性,深入分析了磁滞特性和场冷高度的关系。研究了捕获磁场系数和场冷高度的关系、优选了高温超导体和电磁铁配对时的尺寸参数。基于冻结镜像修正模型和C-W方程,建立了钉扎航天器模块交会对接的轨道动力学模型。采用数值计算的方式仿真计算了钉扎航天器模块交会对接过程的时间响应,分析了高温超导磁通钉扎效应实现航天器模块交会对接的可行性,研究了钉扎对接接口的设计参数对时间响应的影响。分析了高温超导磁通钉扎效应实现交会对接的原理,设计了基于此效应的钉扎对接接口及利用该接口的钉扎可重构结构。在分析钉扎对接接口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交会对接及重构变形的控制策略。探讨了钉扎对接接口的可控性,分析了电流方向和大小对该对接接口作用力的影响。研究中将PD(Proportion and Differentiation)控制施加在钉扎对接接口上,获得了有无控制下交会对接的时间响应,分析了PD控制中的主要参数取值对该接口交会对接性能的影响。研制了含有钉扎对接接口装置的零重力模拟实验平台。在该实验平台上进行不同条件下的模拟对接实验,获得了钉扎对接接口的模拟对接时间响应和幅频特性,并采用半功率法分析了钉扎对接接口的平均刚度、阻尼系数及阻尼比。总结了对接次数、场冷高度和初始偏离位移对模拟对接过程的影响规律,得到了不同条件下钉扎对接接口的动态连接特性,验证了超导磁通钉扎连接航天器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温超导体 磁通钉扎 冻结镜像 模块化航天器 对接接口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V52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34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32
- 1.2.1 航天器连接接口研究现状13-17
- 1.2.2 高温超导体的磁通钉扎效应17-20
- 1.2.3 高温超导体的磁通钉扎连接作用力研究现状20-28
- 1.2.4 高温超导体的磁通钉扎连接刚度和阻尼研究现状28-30
- 1.2.5 高温超导体的磁通钉扎效应应用研究现状30-32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32-34
- 第2章 高温超导磁通钉扎连接作用力和刚度研究34-65
- 2.1 超导磁通钉扎连接作用力研究34-58
- 2.1.1 冻结镜像修正模型34-37
- 2.1.2 永磁铁的等效电流环模型及实验验证37-43
- 2.1.3 高温超导体和永磁铁间的作用力43-48
- 2.1.4 高温超导体和电磁铁间的作用力48-53
- 2.1.5 钉扎连接作用力的磁滞特性研究53-58
- 2.2 超导磁通钉扎连接刚度研究58-62
- 2.2.1 高温超导体和永磁铁间的连接刚度58-61
- 2.2.2 高温超导体和电磁铁间的连接刚度61-62
- 2.3 钉扎有效作用范围研究62-64
- 2.4 本章小结64-65
- 第3章 高温超导磁通钉扎连接轨道动力学建模及分析65-77
- 3.1 模块化航天器相对运动理论基础65-67
- 3.2 钉扎航天器的轨道动力学建模67-71
- 3.3 钉扎航天器的交会对接仿真研究71-76
- 3.3.1 钉扎航天器交会对接仿真分析71-74
- 3.3.2 钉扎对接接口参数研究74-76
- 3.4 本章小结76-77
- 第4章 高温超导磁通钉扎接口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77-95
- 4.1 超导钉扎对接接口的设计及分析77-89
- 4.1.1 钉扎对接接口的交会对接原理77-78
- 4.1.2 钉扎对接接口的设计及操作步骤78-81
- 4.1.3 变电流情况系钉扎对接接口的特性研究81-89
- 4.2 超导钉扎可重构结构的设计及分析89-94
- 4.2.1 钉扎可重构结构的重构原理89-90
- 4.2.2 钉扎可重构结构的设计及控制策略90-94
- 4.3 本章小结94-95
- 第5章 高温超导磁通钉扎连接地面模拟实验研究95-124
- 5.1 零重力模拟实验系统搭建及分析95-103
- 5.1.1 模拟对接实验平台的构建95-97
- 5.1.2 对接电磁铁的设计97-99
- 5.1.3 模拟对接实验操作步骤99-100
- 5.1.4 模拟对接实验数据处理100-103
- 5.2 零重力模拟对接实验及分析103-123
- 5.2.1 单次轴向对接实验及分析103-109
- 5.2.2 多次轴向对接实验及分析109-114
- 5.2.3 不同场冷高度对接实验及分析114-117
- 5.2.4 不同初始轴向偏离位移对接实验及分析117-120
- 5.2.5 不同初始侧向偏离位移对接实验及分析120-123
- 5.3 本章小结123-124
- 结论124-126
- 参考文献126-134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134-136
- 致谢136-137
- 个人简历1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敬波,魏晓,曹效文;高温超导体Dy_(1-x)Pr_xB_(a2)Cu_3O_(7-δ)的磁弛豫研究[J];淮北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2 杨文将;玉龙;刘宇;;面向航天器的超导磁通钉扎对接技术基础实验研究[J];低温物理学报;2012年04期
3 刘春芳;在烧结过程中控制MgB_2磁通钉扎特性[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3年02期
4 邹平;林德华;张中卫;;Bi-2223磁通钉扎机制的计算机模拟研究[J];磁性材料及器件;2006年06期
5 汪京荣;烧结工艺对多芯MgB_2线材磁通钉扎特性的影响[J];稀有金属快报;2003年08期
6 孙玉平,张发培,姜建义,胡安明,王迎枫,杜家驹,,张裕恒,盛正直;高J_cTl系2223相银包套带材的磁通钉扎和耗散[J];物理学报;1994年07期
7 侯艳荣;王大友;潘熙锋;闫果;;MgB_2块材的制备及磁通钉扎性能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4年03期
8 林建伟,丁世英,李洁,邵惠民;HgBa2Ca2Cu3Oy超导体的磁通钉扎和蠕动[J];河海大学学报;1996年05期
9 汪京荣;超导线材加工中的铌钛间扩散[J];稀有金属快报;2003年07期
10 刘金磊;刘志勇;高波;彭麟;陈昌兆;蔡传兵;;涂层导体用YBa_2Cu_3O_(7-x)/SrRuO_3准多层膜结构的磁传输特性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年S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曾德长;阳宗全;姜明;王永忠;F.R.de Boer;乔桂文;;掺杂Y系超导样品的磁通针扎效应[A];第二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蔡传兵;刘志勇;鲁玉明;陈昌兆;;高温超导薄膜及其涂层导体的人工磁通钉扎[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3 谢存毅;文亦汀;袁立曦;葛庭燧;;用于高Tc超导体磁通钉扎的静电激发声频内耗仪的研制[A];内耗与超声衰减——第二次全国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8年
4 朱劲松;李洁;顾民;许自然;王业宁;;微结构对YBCO磁通钉扎内耗的影响[A];内耗与超声衰减——第三次全国固体内耗与超声衰减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5 杨育梅;王省哲;;高温梯度矩形超导体内的磁通钉扎及应力分析[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赵兵;宋文海;孙玉平;杜家驹;闻海虎;赵忠贤;;MgO粒子掺杂Bi2212单晶的磁通钉扎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闫果;周廉;冯勇;A.Sulpice;E.Mossang;;Zr元素掺杂改善MgB_2超导体磁通钉扎特性[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崔长庚;李山林;景秀年;C.C.Lam;C.T.Tang;P.C.Fung;杨秉川;王小平;;单晶YBCuO超导薄膜的临界电流和磁通钉扎特点[A];首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明亮;面向航天器对接接口的高温超导磁通钉扎连接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彭麟;氧化物超导准多层的磁通钉扎和超导/铁磁异质结的近邻效应[D];上海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云;超导磁通钉扎连接作用的数值模拟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王磊;MgB_2的磁通钉扎机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3 张明亮;超导磁通钉扎连接的作用力及自稳定性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郭栋杰;掺杂改善MgB_2超导体晶间连接性和磁通钉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刘利锋;高T_C超导体Y系和Bi系的磁通钉扎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王静;二硼化镁磁通钉扎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7 栗晴晖;磁通钉扎效应引起的含孔超导材料磁致伸缩及应力分析[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3年
8 高奉宽;基于磁通钉扎效应的可重构连接设计及动力学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曹中胜;Bi-2223/Ag带Cu位Fe元素替代对磁通钉扎性能的提高[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陈伟;面向在轨装配的磁通钉扎连接面内力学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11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911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