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链燃烧过程中铁基烧结返矿载氧体反应活性及结构研究
本文关键词:化学链燃烧过程中铁基烧结返矿载氧体反应活性及结构研究
【摘要】:使用流化床,以95%的甲烷作为还原性气氛,以烧结过程中烧结返矿作为载氧体,研究其在化学链燃烧过程中的反应活性以及烧结返矿在氧化还原循环中的结构特征。对烧结矿原料、还原后以及氧化再生的烧结矿进行形貌结构及物性表征。结果表明,在初始氧化循环过程中,烧结返矿的载氧能力和反应活性有显著的提高;前25个循环过程中,烧结返矿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大,比表面积的增大是提高烧结返矿反应活性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循环的进行,烧结返矿表面出现裂纹并逐渐加大。Raman检测结果显示,在还原过程中有新的铁晶型,纤铁矿(γ-Fe OOH)生成,而纤铁矿(γ-Fe OOH)的生成将降低烧结返矿的载氧能力。氧化循环过程中,采用甲烷作为还原性气体,并未发现有碳沉积现象的产生。
【作者单位】: 贵州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烧结返矿 化学链燃烧 结构特性 反应活性
【基金】:重庆市应用开发计划项目(cstc2014yykf B100007)资助~~
【分类号】:TQ038
【正文快照】: Received:2016-03-31;Revised:2016-07-04.化石燃料价格低廉且存储丰富,是迄今为止人类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预计至2030年,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电能将会增加至450 GW,而其中只有6 GW的将会被其他能源所取代。煤炭燃烧是大气污染物最主要的来源,这些污染物受到世界各国广泛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登阳,高峰;太钢二烧冷、热返矿配加量对生产的影响[J];烧结球团;2000年05期
2 张勇;赵吉祥;;防止烧结返矿放炮的措施[J];本钢技术;2000年02期
3 陈萍;李玉平;谢富珍;;烧结返矿工作中常见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J];新余高专学报;2008年04期
4 何木光,裴家炜;返矿对烧结过程水碳的影响[J];烧结球团;1997年02期
5 冯茂荣;;返矿对钒钛磁铁精矿烧结过程的影响[J];炼铁;2000年S2期
6 韦韬;;烧结返矿粒度测定工作小结[J];柳钢科技;2000年01期
7 王静波,吴凤霞,李发展;降低烧结返矿率的途径与实践[J];烧结球团;2003年04期
8 刘国耀;降低高炉槽下返矿率的生产实践[J];冶金丛刊;2004年02期
9 葛晓柱,张礼平;南钢烧结返矿高配比的研究与实践[J];江西冶金;2005年04期
10 陈伟,高现刚,王艳,关红兵;烧结返矿提前润湿工艺的应用[J];烧结球团;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志坚;郑德玲;刘顺心;;烧结返矿量的计算及其灰色预测控制[A];1998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梁开;方康玲;;灰色-时序组合模型在烧结返矿量预测中的研究[A];200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王子秀;王延义;姜兴军;袁波;;烧结机冷返矿波动对生产的影响及对策[A];2008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文集(上册)[C];2008年
4 梁玉君;;降低烧结返矿率的生产实践[A];2008年中小高炉炼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雷岩岩;刘义文;王冰;李浩;;张钢120吨转炉应用烧结返矿的工艺研究[A];2012年全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会论文集(上)[C];2012年
6 彭彬;谢永清;;鞍钢新烧作业区取消热返矿工艺实践[A];2014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暨炼铁学术年会文集(上)[C];2014年
7 刘永刚;顾爱军;李晓兵;王超;;宣钢炼铁厂降低高炉返矿率技术攻关[A];2014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暨炼铁学术年会文集(上)[C];2014年
8 关利军;郭金海;陈英;;通过返矿率过程监控 降低烧结矿返矿率[A];2013冶金炉料及球团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9 关利军;陈英;郭金海;;优化物流过程 降低原料成本探析[A];2012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学术年会文集(上)[C];2012年
10 顾少伟;王彦杰;杨之俊;王博利;吴建伟;;邯钢三炼钢厂转炉配吃高炉返矿实践[A];第十六届全国炼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长强 李萍;济钢第二烧结厂烧结返矿控制实践[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2 李萍 军卫;济钢二烧厂开发返矿加水新工艺[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3 李光玉;安钢烧结返矿提前润湿工艺应用效果好[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4 刘振海;河北钢铁石钢降低烧结返矿率月增效300多万元[N];中国冶金报;2011年
5 田津文 张转移;天铁烧结降低热返矿率攻关新进展[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6 方恒伦;东林煤矿外流技术骨干纷纷返矿建功立业[N];经理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范玉蕾 通讯员 赵海燕 张程鹏;石钢职工降低成本有“绝招”[N];石家庄日报;2012年
8 索志萍 宋素英;长钢烧结厂三车间球团返矿率创新低[N];中国冶金报;2010年
9 通讯员 张转移 记者 蔡立军;天铁烧结厂热返矿率下降6.8%[N];中国冶金报;2007年
10 谢超雄;住友金属返矿分加-镶嵌式烧结生产工艺[N];世界金属导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开;一种组合预测方式在烧结返矿量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27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huagong/627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