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轿车前风窗除霜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关键词:某轿车前风窗除霜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汽车空调 除霜性能 数值仿真 前风窗玻璃 风道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必需品。汽车空调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汽车空调的除霜系统对汽车的行车安全性与乘坐舒适性产生重要影响。每年因前风窗结霜影响驾驶员行车视线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屡有发生,因而对汽车前风窗除霜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先以简化的汽车前风窗模型为研究对象,探索适用于实车前风窗除霜的数值仿真方法和试验方法。首先使用STAR-CCM+软件中的薄膜模型求解前风窗玻璃上的除霜过程并监控监测点的温度,然后进行除霜试验,用温度传感器测得监测点各时刻的温度,用红外成像仪得到前风窗的温度分布,最后将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SST k-ω湍流模型和薄膜模型中焓法对除霜计算的准确性。为本文后续的数值仿真工作做好准备。仿真技术路线确定之后,本文选取某轿车的乘客舱模型为仿真对象。通过数值仿真,得到除霜风道和乘客舱内部气流流动情况、前风窗内表面附近的速度场,前风窗外表面的温度场以及霜层厚度分布图。为了更好的分析和评价前风窗玻璃的除霜情况,采用A和A'区域的除霜率以及前风窗内表面的努赛尔数作为衡量前风窗玻璃的除霜程度的定量指标。结果表明:前风窗玻璃内表面附近的速度分布不均匀,在前风窗玻璃内表面附近的右侧、左下方和中上部分别存在着一个低速区域,而且这些区域有部分是处在A和A'区域内,严重影响该区域的除霜效果,需要从风道结构型式、进风口的流量、温度和除霜格栅的角度等影响参数对前风窗除霜性能进行优化。研究发现:(1)风道结构中的方案二增大了驾驶员侧的除霜出风口流量,增大了视野区域的速度,使得速度分配更均匀,内部气流流动更通畅,流动损失更小,“死区”面积更小,除霜效果最好;(2)进风口温度越高,暖气流与前风窗玻璃的温差就越大,两者之间的热交换就越多,霜层融化就越快,但进风口温度越高,所需的暖芯功率就越大。从除霜效能和节能两方面综合考虑,T14较为理想的工况;(3)进风口流量越大,除霜效果就越好,但所需的鼓风机的功率和转速就越高,同时鼓风机产生的噪声就越大。从除霜效能和降噪两方面综合考虑,M9是较为理想的工况;(4)除霜格栅角度不同,气流的流动方向以及流量分配就不同。除霜格栅角度为负角度的方案比正角度的方案的除霜效率要高,在负角度方案中A1方案的除霜性能是最好。因此,在最初的设计中应该把-15o作为除霜格栅的常置角度。最后通过对各工况的除霜特性分析与评价,获得除霜进风口的流量、温度和除霜格栅角度对除霜效果的影响规律,获得最佳除霜效果方案,为以后优化汽车除霜特性提供依据。
【关键词】:汽车空调 除霜性能 数值仿真 前风窗玻璃 风道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63.85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7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1.1 课题研究背景11-12
- 1.1.2 课题研究意义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5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15
- 1.4 本章小结15-17
- 第2章 汽车除霜性能数值模拟理论基础17-27
- 2.1 计算流体力学控制方程17-18
- 2.2 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18-20
- 2.2.1 标准k-ω 湍流模型19
- 2.2.2 SST k-ω 湍流模型19-20
- 2.2.3 近壁面处理方法20
- 2.3 冲击射流理论20-21
- 2.4 固、液相变理论21-22
- 2.5 除霜数值模型22-24
- 2.6 除霜性能CFD分析方法24-25
- 2.7 汽车前风窗玻璃除霜系统性能的评价参数25-26
- 2.7.1 A和A'的除霜率25-26
- 2.7.2 努赛尔数26
- 2.8 本章小结26-27
- 第3章 简化的汽车前风窗的除霜数值模拟与试验27-35
- 3.1 简化的汽车前风窗模型的建立27-28
- 3.2 网格生成28
- 3.3 计算设置28-30
- 3.3.1 边界条件以及材料物性设置28-30
- 3.3.2 湍流模型设置30
- 3.3.3 监测点设置30
- 3.4 除霜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验值对比30-33
- 3.5 本章小结33-35
- 第4章 汽车风挡除霜数值计算方法35-45
- 4.1 介绍35
- 4.2 风窗玻璃除霜性能研究35-43
- 4.2.1 模型结构35-36
- 4.2.2 网格划分36-37
- 4.2.3 物理模型的选择37-38
- 4.2.4 边界条件设置38-39
- 4.2.5 材料物性设置39
- 4.2.6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39-43
- 4.3 本章小结43-45
- 第5章 汽车前风窗除霜性能影响因素分析45-79
- 5.1 风道结构对速度场、温度场和除霜的影响45-52
- 5.1.1 风道结构对速度场的影响46-49
- 5.1.2 风道结构对温度场的影响49-50
- 5.1.3 风道结构对除霜的影响50-52
- 5.1.4 本节小结52
- 5.2 进风口温度对温度场和除霜的影响52-58
- 5.2.1 进风口温度对温度场的影响53-55
- 5.2.2 进风口温度对除霜的影响55-58
- 5.2.3 本节小结58
- 5.3 进风口流量对速度场、温度场和除霜的影响58-66
- 5.3.1 进风口流量对速度场的影响58-62
- 5.3.2 进风口流量对温度场的影响62-63
- 5.3.3 进风口流量对除霜的影响63-66
- 5.3.4 本节小结66
- 5.4 除霜格栅角度对速度场、温度场和除霜的影响66-73
- 5.4.1 除霜格栅角度对速度场的影响67-69
- 5.4.2 除霜格栅角度对温度场的影响69-70
- 5.4.3 除霜格栅角度对除霜的影响70-72
- 5.4.4 本节小结72-73
- 5.5 最佳参数工况下除霜性能分析73-76
- 5.5.1 最佳参数的匹配73
- 5.5.2 最佳参数工况下仿真分析结果73-76
- 5.6 本章小结76-79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79-81
- 6.1 总结79-80
- 6.2 展望80-81
- 参考文献81-87
- 作者简介和科研成果87-89
- 致谢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公远;德发明汽车自动除霜器[J];天津汽车;2001年04期
2 李庆云;;东北客车的除霜问题解决方案[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8年05期
3 江乐新;张学文;何俊杰;黎恢山;;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模糊除霜控制器的研究[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8年02期
4 江乐新;张学文;楼静;黎恢山;;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模糊除霜控制器的研究[J];制冷与空调;2008年02期
5 王应奇;俞立新;;客车车厢冬季除霜除湿的分析与计算[J];客车技术与研究;2010年06期
6 李阳;;空气源热泵热水器除霜技术现状分析[J];民营科技;2011年01期
7 杨勇;;浅谈轿车除霜系统设计及优化[J];机电工程技术;2012年06期
8 付宇;蔡晓林;崔新涛;;汽车除霜风道的数值模拟及优化[J];汽车工程师;2013年03期
9 付宇;蔡晓林;;汽车除霜风道的数值模拟仿真及结构优化[J];汽车工程师;2013年04期
10 陆丽华;;自适应除霜[J];家用电器科技;198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敬德;王金龙;;热气除霜效率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何明;郭华梅;徐波;;浅谈前除霜风管的设计[A];第八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3 张丽;舒卫华;贾维铎;;超市冷冻冷藏系统热氟除霜实验研究[A];全国冷冻、冷藏行业制冷安全技术、节能、环保新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姜益强;董建锴;姚杨;韩志涛;马最良;;基于蓄能除霜的空气源热泵新技术[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文集[C];2008年
5 伍志辉;王永立;张桃;庄嵘;梁俊杰;;两种热气旁通除霜法的试验研究[A];制冷空调新技术进展——第四届全国制冷空调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施骏业;陈江平;潘华;张海燕;;国内外汽车除霜除雾系统标准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于剑泽;孙营;杨宇;董华东;王东;张郧泉;;商用车空调系统除霜性能分析及优化[A];第七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暨2011全国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王鹏;;风冷热泵机组的智能除霜控制[A];第十二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康景龙;;利用冷凝热连续(交替)除霜的快速冻结装置的研究[A];中国制冷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马国远;刘翔;柴沁虎;;使用热力膨胀阀的定速空气源热泵逆循环除霜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本刊编辑部;电冰箱何时除霜好[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2 陈忠林;电冰箱及时除霜可节电[N];中国电力报;2000年
3 晓微;电冰箱除霜高招[N];吉林日报;2005年
4 安徽 方忠诚;空调器除霜方案及室内双传感器除霜原理[N];电子报;2005年
5 广东 肖艳;汽车挡风窗除霜器和暖风装置简介及检修(上)[N];电子报;2013年
6 广东 刘瑞屏;万宝BYD-155型无霜冰箱故障检修[N];电子报;2006年
7 江苏 张胜生;格力RFD12(7.5)WAK型柜式空调除霜电路原理及维修[N];电子报;2007年
8 忠群;电冰箱快速除霜[N];广东科技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吉伟;某轿车前风窗除霜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李华;大客车除霜分析及系统优化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3 张晓兰;汽车挡风玻璃除霜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何俊杰;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模糊除霜控制技术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余星;空调热水一体机复合除霜控制技术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丁静萍;恒温恒湿系统除霜控制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7 董建锴;空气源热泵蓄能热气除霜动态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8 马宁;汽车风挡除霜性能控制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9 林凤场;某轻型客车除霜性能影响因素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10 王妍;风冷热泵蓄能除霜控制方法的分析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38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qiche/538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