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源于人性的人工智能监管难题
发布时间:2021-04-15 23:34
人工智能的监管包括法律层面的规制、伦理层面的引导和公共管理层面的治理,但所有的监管都不能回避人工智能的"类人性"问题。因为,人工智能问题的起点是人性,来源于人性的"做人难"会不断地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赫舍尔的《人是谁》一书揭示了来源于人性的"做人难"及其主要表现:人用思维行动却难把握情绪;人用价值判断却难自我认同;人难以承认现状却要服从现实。在"后人类"阶段,当人类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比拟上帝"造人"时,其深层动机是展示"智慧";当人类利用人类基因工程比拟上帝"造人"时,其深层动机是突破"有限性"。人工智能时代来源于人性的人工智能监管难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类人"决策能力的"统治性"监管难题;二是来源于"类人"自主性认同的"冲突性"监管难题;三是基于"类人"情感与意义追寻的"重叠性"监管难题。为促进人类和"类人"的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监管理论要思考监管对象的新特性。只有从人性的"做人难"来思考人工智能的监管难题,才能有效解决"类人"社会化、组织化后所形成的"人机共生"困境。
【文章来源】:探索.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通过人性来认知“后人类”阶段的监管难题
2“做人难”与人工智能“类人”难题
3 基于“做人难”的人工智能监管难题
3.1 源于“类人”决策能力的“统治性”监管难题
3.2 源于“类人”自主性认同的“冲突性”监管难题
3.3 源于“类人”情感与意义追寻的“重叠性”监管难题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邦、民众和广场[J]. 赵汀阳. 世界哲学. 2007(02)
本文编号:3140302
【文章来源】:探索.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1 通过人性来认知“后人类”阶段的监管难题
2“做人难”与人工智能“类人”难题
3 基于“做人难”的人工智能监管难题
3.1 源于“类人”决策能力的“统治性”监管难题
3.2 源于“类人”自主性认同的“冲突性”监管难题
3.3 源于“类人”情感与意义追寻的“重叠性”监管难题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邦、民众和广场[J]. 赵汀阳. 世界哲学. 2007(02)
本文编号:3140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140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