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人工智能政策体系的比较研究——基于政策主体、工具与目标的分析框架
发布时间:2025-02-08 15:41
人工智能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态势,成为引领人类经济社会变革的新动能。如何创新公共治理模式,提升公共治理水平,以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发展业已成为全球政府治理共识。按照"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目标"的分析框架,对中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的人工智能政策进行比较,对明确政策定位、启示政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层面的比较分析发现,两国在政策主体结构、政策工具选择与政策目标制定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地方层面的比较分析则发现,中国地方政府更强调技术进步和产业应用,对伦理风险、安全规制、舆论引导等虽在政策中有所涉及,但是在实际发展中不够重视。据此,提出了五点政策建议,以期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的高质量发展。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研究框架
三、中美人工智能国家政策分析
(一) 政策主体
(二) 政策工具
(三) 政策目标
四、中美人工智能地方政策分析
五、研究启示
(一) 优化治理组织架构,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二) 丰富政策工具选择, 活跃创新创业环境
(三) 创新人才培育机制, 重视职业技能培训
(四) 加快法律法规建制, 突出伦理道德保护
(五) 厘清发展目标定位, 合理优化资源配置
本文编号:4031592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研究框架
三、中美人工智能国家政策分析
(一) 政策主体
(二) 政策工具
(三) 政策目标
四、中美人工智能地方政策分析
五、研究启示
(一) 优化治理组织架构,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二) 丰富政策工具选择, 活跃创新创业环境
(三) 创新人才培育机制, 重视职业技能培训
(四) 加快法律法规建制, 突出伦理道德保护
(五) 厘清发展目标定位, 合理优化资源配置
本文编号:4031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4031592.html
上一篇: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康艾注射液抗肿瘤作用机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