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8-19 17:09

  本文关键词:杨属分子系统发育及三个山杨物种的生物地理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兰州大学》 2010年

广义柏科的生物地理学研究

毛康珊  

【摘要】: 大陆板块运动是造就现存生物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板块构造运动通过改变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改变大气环流和洋流循环进而间接地)改变全球气候等,塑造了各大陆生物的分布格局。广义柏科全球广布并且化石记录丰富,是验证大陆板块构造历史的理想材料。该科刺柏属间断分布于北半球,是研究北半球植物区系演化历史以及验证北半球陆桥迁移扩散学说的理想类群。此外,该属西藏圆柏复合体分布于青藏高原南部和东部,是研究高海拔地区物种谱系地理学和冰期后种群重建历史的最佳对象。 本文从三个不同的分类学等级(即:科、属、种)以及与之分别相应的三个不同时间尺度上,对柏科植物的生物地理学进行研究。第一,测定了柏科所有属、超过80%物种的5套叶绿体片段DNA序列,并通过多种分析方法,重新确立了该科的生物地理学历史和物种分化历史。结果表明该科起源于三叠纪末期并于侏罗纪中期开始分化,到白垩纪早期时所有亚科便已经全部确立:柏科起源于“泛古陆”,并随着该古陆的逐渐破碎、分离,形成现有的分布格局;澳洲柏亚科、狭义柏木亚科目前分别分布于南、北半球,二者大致在白垩纪早期中段(125.88±6.89百万年前)分化开来。本项工作具有广泛的生物地理学意义,古生物或广布类群地理分布格局形成机制等相关研究或将从中受益。第二,测定了刺柏属四分之三物种的9套叶绿体片段DNA序列,并通过多种分析方法,确立了该属的生物地理学历史和物种分化历史。刺柏属可能起源于古地中海植被,并且在始新世晚期、中新世中期和上新世时,自欧亚大陆往北美洲迁移过三次;在渐新世晚期时往非洲迁移一次。该属分化速率在渐新世有所减缓,但是从中新世开始,又大幅加快,产生了该属现存的大部分物种。本项工作为往后(古加利福尼亚-)古地中海植被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详尽的范例。第三,测定了青藏高原西藏圆柏复合体(刺柏属圆柏亚属)102个种群、590个个体、3个叶绿体片段DNA序列,并通过多种分析方法,确立了该复合体物种的谱系地理学历史。该复合体的种群间分化大(GST=0.49,NST=0.72),存在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NSTGST,P0.01),且种群间的基因流较小在检测到的62种单倍型中,40种单倍型为(特定种群)特有单倍型(?)这些特有单倍型以及总体遗传多样性都均匀地分布在青藏高原台面和边缘的种群中,强有力地证明了在最后一次大冰期时该复合体现有分布范围内存在多个微型避难所,而且有些微型避难所存在于3500米海拔以上的区域。本项工作极大的完善了原有的避难所学说,并将引发更多关于高山地区微型避难所的研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Q948
【目录】:

  • 目录5-7
  • 中文摘要7-8
  • 英文摘要8-11
  • 第一章 前言11-32
  • 1.1 生物地理学、板块漂移学说和非严格性分子钟方法11-16
  • 1.2 柏科植物的分类学及系统发育关系研究进展16-24
  • 1.3 柏科植物的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24-29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9-32
  • 第二章 柏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分化历史和生物地理学32-62
  • 2.1 前言32-33
  • 2.2 材料和方法33-47
  • 2.2.1 材料来源和采集方法33
  • 2.2.2 总DNA提取、目的片段的扩增与测序33-43
  • 2.2.3 重建分子系统发育关系43
  • 2.2.4 非严格性分子钟43-46
  • 2.2.5 重建祖先分布区域46-47
  • 2.3 结果47-48
  • 2.3.1 系统发育关系47
  • 2.3.2 主要分支分化时间47
  • 2.3.3 柏科祖先分布区域演化47-48
  • 2.4 讨论48-62
  • 2.4.1 亚科和族的重新划分48-51
  • 2.4.2 多样化和生物地理学历史51-62
  • 第三章 刺柏属的系统发育关系与生物地理学历史62-88
  • 3.1 前言62-64
  • 3.2 材料和方法64-72
  • 3.2.1 材料收集、总DNA提取、PCR扩增和DNA测序64-66
  • 3.2.2 序列比对、空位编码和系统演化分析66-68
  • 3.2.3 分子钟方法及其采用的化石标记点68-69
  • 3.2.4 计算分化速率69-71
  • 3.2.5 重建生物地理学历史71-72
  • 3.3 结果72-82
  • 3.3.1 系统发育分析72-76
  • 3.3.2 刺柏属极其近缘类群的分化时间76-80
  • 3.3.3 分化速率80-81
  • 3.3.4 重建生物地理学历史81-82
  • 3.4 讨论82-88
  • 3.4.1 刺柏属系统演化关系和物种分化历史82-84
  • 3.4.2 生物地理学历史与祖先分布区域重建84-86
  • 3.4.3 刺柏属起源与曼诸-提斯植被带86-87
  • 3.4.4 结论87-88
  • 第四章 西藏圆柏复合体的分子谱系地理学研究88-104
  • 4.1 前言88-90
  • 4.2 材料和方法90-93
  • 4.2.1 样品材料与DNA序列之采集90-91
  • 4.2.2 检测遗传多样性和谱系地理结构91-92
  • 4.2.3 推断种群动态92-93
  • 4.3 结果93-99
  • 4.3.1 遗传多样性93-98
  • 4.3.2 谱系地理结构98-99
  • 4.3.3 中性检验和种群动态99
  • 4.4 讨论99-104
  • 参考文献104-122
  • 致谢122-125
  • 硕博连读期间发表或完成论文情况125-126
  • 硕博连读期间主要学术经历126-127
  • An English version of the thesis127-134
  • Manuscript and publications for the present thesis134-20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冬梅;;不同位点碱基替代对标定鸭科分子钟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12年07期

    2 孟冬梅;王继文;;鸭科部分类群分子钟的标定[J];中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淑辉;杨属分子系统发育及三个山杨物种的生物地理学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梅,施季森,何祯祥,易能君;杉木优树分子遗传变异的研究[J];林业科学;2001年04期

    2 张奠湘;历史生物地理学的进展[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3年03期

    3 李晓东,黄宏文,李建强;孑遗植物水杉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生物多样性;2003年02期

    4 李作洲,龚俊杰,王瑛,黄宏文;水杉孑遗居群AFLP遗传变异的空间分布[J];生物多样性;2003年04期

    5 于永福;杉科植物的起源、演化及其分布[J];植物分类学报;1995年04期

    6 江泽平,王豁然;柏科分类和分布:亚科、族和属[J];植物分类学报;1997年03期

    7 李春香,杨群;广义柏科主要分类群起源时间的推测[J];植物分类学报;2002年04期

    8 Stefanie M.ICKERT-BOND;;Evolution of the Madrean-Tethyan disjunctions and the North and South American amphitropical disjunctions in plants[J];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2009年05期

    9 Kristin S.LAMM;Benjamin D.REDELINGS;;Reconstructing ancestral ranges in historical biogeography:properties and prospects[J];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林兰;杜晓东;王嫣;石耀华;王爱民;;马氏珠母贝ISSR-PCR反应条件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2期

    2 罗佶;伍贤进;彭帅;刘选明;;翻白草总DNA的提取与ISSR-PCR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3 高庆波;张得钧;段义忠;张发起;陈世龙;;西川红景天nrDNA ITS序列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4 应站明;应正河;潘伟华;;桫椤科植物DNA提取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8期

    5 张得钧;高庆波;李福安;李永平;;中药秦艽基原植物的DNA分子鉴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6 张得钧;高庆波;李福安;李永平;;青海栽培黄管秦艽的叶绿体DNA psbA-trnH核苷酸变异和遗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7 王莹,赵华斌,郝家胜;分子系统学的理论、方法及展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8 聂刘旺;宋娇莲;张颖;曹承和;;基于线粒体ND4基因探讨水龟组系统发生关系(英文)[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9 谭远德;重建系统演化树的一种新方法——试错法[J];动物学报;2000年04期

    10 Ziheng YANG;一个适于最大似然法估计物种分化年代的进化速率平滑近似方法(英文)[J];动物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Modern pollen distributions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fer functions for reconstructing Holocene environmental changes[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年

    2 牟少华;孙振元;彭镇华;高志民;郭起荣;;部分鸢尾属植物的叶绿体DNA分析[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0)[C];2010年

    3 ;A simple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phylogenetic tree[A];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术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4 赵卫国;潘一乐;;分子系统学方法及其在桑属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蚕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研讨会暨浙江省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蚕桑分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1年

    5 邢世岩;马颖敏;王玉山;韩晨静;唐海霞;;侧柏地理种源核型分析与进化趋势[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2 功能基因组时代的林木遗传与改良论文集[C];2009年

    6 吴则焰;刘金福;张晓萍;洪伟;;中生代孑遗植物水松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A];中国植物园(第十三期)[C];2010年

    7 高巾帼;田兴军;陈彬;朱静;杨昌林;李重琦;宋福强;;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进展——第五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李明勇;牟特;;兔皮肤病原真菌的分离及其ITS序列的分析鉴定[A];第三届(2013)中国兔业发展大会会刊[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勇;细基格孢属、匍柄霉属及其近似属的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叶文;唇鳞苔属(Cheilolejeunea)的分子系统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敏;异翅亚目DNA条形码,,谱系生物地理学及花蝽科(狭义)分子系统发育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唐丽;湖南南天竹遗传多样性及园林利用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5 闫小玲;基于cpDNA单倍型和SSR分析的银杏群体遗传结构和谱系地理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王玉山;侧柏种源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变异规律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7 于红松;家蚕黑色素合成途径基因的分子进化[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李兰花;北京市低山区残次水土保持林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姜英淑;欧李抗逆性研究和不同资源农艺性状与分子标记遗传变异[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10 杨慧;云南糯稻遗传多样性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瑜;银杏核心种质构建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佳;鲟形目部分种类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分子进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悦;中国莴苣属及其近缘属植物系统学关系的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马颖敏;中国侧柏地理种源核型分析与进化趋势[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杨天慧;大葱、洋葱远缘杂交F_1代主要性状分析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陈家媛;基于叶绿体DNAtrnL-FB序列研究天然红松的分子系统地理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林园;四种形态类型诸葛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8 刘晓红;ISSR辅助杏鲍菇常规杂交育种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9 石丰运;应用基因芯片技术鉴别检测动物源性成分[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10 胡浩;兰科槽舌兰属DNA条形码研究及其系统发育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亮;谢本贵;刘志瑾;许木启;李明;;太湖新银鱼线粒体D-loop和Cyt b片段序列结构与进化速率比较[J];动物学杂志;2010年02期

    2 张德强,张志毅,杨凯;杨树分子标记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3 卫尊征;郭丽琴;张金凤;李百炼;张德强;郭华;;利用trnL—F序列分析杨属树种的系统发育关系[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4 张原,张正旺,郑楠;雉科基部类群分子钟的标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5 方晓思;张志军;庞其清;李佩贤;韩迎建;谢宏亮;闫荣浩;庞丰久;吕景禄;程政武;;河南西峡白垩纪地层和蛋化石[J];地球学报;2007年02期

    6 文陇英;包新康;金园庭;刘廼发;;以线粒体DNA Cytb确立红喉雉鹑和黄喉雉鹑的分类地位[J];动物分类学报;2009年02期

    7 王文,施立明;一种改进的动物线粒体DNA提取方法[J];动物学研究;1993年02期

    8 杨群;丛培允;孙晓燕;马俊业;盖永华;李春香;郝家胜;夏旭华;;谱系年代研究进展[J];古生物学报;2009年03期

    9 李春香;陆树刚;马俊业;杨群;;里白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分歧时间估计——基于叶绿体三个基因序列的证据[J];古生物学报;2010年01期

    10 戴玉成;沈瑞祥;周仲铭;;杨树栅锈菌Melampsora spp.的数量分类研究[J];林业科学;1989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希群,郭保香;关于对水杉保护和研究的若干建议[J];湖北林业科技;2002年01期

    2 郭双兴,李浩敏;吉林珲春晚白垩世植物群[J];古生物学报;1979年06期

    3 郭双兴;陈吉琳;;喜马拉雅山区新生代植物群与聚煤环境[J];古生物学报;1989年04期

    4 张文英,李明鹤;水杉同工酶遗传变异的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5 文甲举,吴彬,李易禄,范深厚;水杉原生古树保护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林业科技通讯;2001年03期

    6 席以珍;杉科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J];植物研究;1986年03期

    7 李林初;北美红杉的一个亲本是灭绝的吗?[J];植物研究;1988年01期

    8 于永福;杉科植物的分类学研究[J];植物研究;1994年04期

    9 施季森,叶志宏,洪菊生,Francis C. Yeh,Rongcai Yang;杉木遗传多态性与多基因位点遗传结构[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3期

    10 廖绍忠,周万良;水杉种子发芽条件试验[J];四川林业科技;198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春香,杨群;广义柏科主要分类群起源时间的推测[J];植物分类学报;2002年04期

    2 李春香,杨群;杉科、柏科的系统发生分析——来自28SrDNA序列分析的证据[J];遗传;2003年02期

    3 李春香,杨群;杉科、柏科的系统发生关系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研究;2002年S1期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兰州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杨属分子系统发育及三个山杨物种的生物地理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82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engwushengchang/982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d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