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辅助微分方程法的CN-FDTD-PML算法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辅助微分方程法的CN-FDTD-PML算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时域有限差分算法 完全匹配层 无条件稳定算法 辅助微分方程 Crank-Nicolson
【摘要】:1966年,K. S.Yee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有效的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一时域有限差分算法(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FDTD)。自1994年Berenger建立完全匹配层(Perfect Matched Layer, PML)理论以来,因其具有高效的吸收特性,PML获得了深入研究。作为一种显式迭代格式,FDTD算法的时间步长受CFL稳定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随着电磁学处理的频率越来越高,使得无条件稳定算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典型的无条件稳定算法包括:基于交替方向隐格式(Alternating-Direction-Implicit)方案的ADI-FDTD算法,基于Locally-One-Dimensional方案的LOD-FDTD算法以及基于Crank-Nicolson方案的CN-FDTD算法等。但是,ADI-FDTD算法和LOD-FDTD算法是CN-FDTD算法的二阶微扰,具有明显更低的计算精度。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并提出可以高效求解的无条件稳定CN-FDTD-PML算法,并且对提出的PML新算法进行了数值算例验证。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结合Crank-Nicolson Approximate-Decoupling FDTD (CNAD-FDTD)算法和Complex Frequency Shifted PML (CFS-PML)理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无条件稳定的、非分裂场形式的PML算法—CNAD-CFS-PML.该算法相比于ADI-PML算法,避免了将一个完整的时间步(n到n+1)分裂成两个时间步(n到n+1/2和n+1/2到n+1),从而简化了推导过程并提高了计算效率。2.结合Crank-Nicolson Douglas-Gunn FDTD(CNDG-FDTD)算法和Stretched Coordinate PML (SC-PML)理论,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无条件稳定的、非分裂场形式的PML算法--CNDG-SC-PML。该算法相比于CNAD-CFS-PML算法,在保证同样的计算效率的基础上,提高了PML的吸收效果。
【关键词】:时域有限差分算法 完全匹配层 无条件稳定算法 辅助微分方程 Crank-Nicolson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441;O241.8
【目录】:
-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性3-4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简介9-10
- 1.2 无条件稳定算法10-11
- 1.3 完全匹配层11-12
- 1.4 CN-FDTD方法的研究进展12-14
- 1.4.1 理论性分析12-13
- 1.4.2 CN-FDTD-PML算法的实现13-14
- 1.5 本论文的内容安排14-15
- 第二章 FDTD简介15-41
- 2.1 麦克斯韦方程及其FDTD形式15-23
- 2.1.1 麦克斯韦方程和Yee元胞15-18
- 2.1.2 笛卡尔坐标系的FDTD:三维情况18-21
- 2.1.3 笛卡尔坐标系的FDTD:二维情况21-22
- 2.1.4 笛卡尔坐标系的FDTD:一维情况22-23
- 2.2 FDTD算法的数值稳定性23-29
- 2.2.1 时间离散间隔的稳定性要求23-25
- 2.2.2 Courant稳定条件25-26
- 2.2.3 数值色散对空间离散间隔的要求26-28
- 2.2.4 差分近似后的各向异性特性28-29
- 2.3 激励源的设置29-30
- 2.4 完全匹配层30-37
- 2.4.1 SC-PML31-34
- 2.4.2 复频率偏移完全匹配层34-35
- 2.4.3 本论文采用的PML内部的本构参数分布35-37
- 2.5 CN-FDTD算法简介37-39
- 2.6 本章小结39-41
- 第三章 CNAD-CFS-PML41-55
- 3.1 CNAD-CFS-PML算法42-49
- 3.1.1 线性德拜色散介质48
- 3.1.2 线性洛伦兹色散介质48-49
- 3.2 数字算例验证49-54
- 3.2.1 CNAD-CFS-PML截断自由空间49-52
- 3.2.2 CNAD-CFS-PML截断德拜介质52-54
- 3.3 本章小结54-55
- 第四章 CNDG-SC-PML55-65
- 4.1 CNDG-SC-PML算法56-60
- 4.2 数字算例验证60-62
- 4.3 本章小结62-65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65-67
- 参考文献67-73
- 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73-75
- 致谢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年仁德;算法及其表示[J];数学通报;2005年02期
2 桑国珍;李智勇;;蚁群算法研究与应用[J];内江科技;2009年08期
3 田晓辉;;蚁群算法理论及其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2年33期
4 邓记才,侯维岩,陈德新;一种改进自适应算法的收敛性[J];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5 童永承;功能冒险快速算法理论(英文)[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6 孙小军;王志强;刘三阳;;网络连通度算法的性能分析与比较[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7 张玉春;程春英;;关于蚁群算法的探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8 马军建,董增川,王春霞,陈康宁;蚁群算法研究进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刘晓梅;周钢;宋效林;;区间精细算法与长效精细算法的对比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程世辉;龙金辉;;基于IN算法的剪枝优化算法[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家瑞;王精业;潘丽君;;改进的Dijksta算法在装备保障系统中的应用[A];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进展——第三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高卫峰;人工蜂群算法及其应用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2 张捷;进化算法及智能数据挖掘若干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程世娟;改进蚁群算法及其在结构系统可靠性优化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杨振宇;基于自然计算的实值优化算法与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郭庆昌;均值移动算法及在图像处理和目标跟踪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6 金劲;群集智能算法在网络策略中的研究及其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7 郑乐;宽频带雷达目标跟踪理论与算法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8 刘剑;非圆信号波达方向估计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张瑞秋;面向SMT的锥束CT图像重构关键理论与BGA焊点检测算法[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萌萌;基于深度学习的极限学习机算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2 王依章;基于吸引子传播聚类算法的若干改进方法及其应用[D];吉林财经大学;2016年
3 胡月淼;软件执行轨迹中相似路径挖掘算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4 高延庆;基于多商品流的网络能耗模型与智能算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5 蒋昊林;基于辅助微分方程法的CN-FDTD-PML算法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6 万谦;非线性代数方程组求解的布谷鸟算法及其改进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李敬敬;基于多元优化过程记忆算法(MOA)的聚类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8 叶军;混合分布估算算法的研究与应用[D];苏州大学;2007年
9 张惠萍;基于蚁群算法的数据分类方法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10 孟岩;连续空间蚁群算法研究及在工业过程控制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28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1028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