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交流伺服进给系统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0 19:10

  本文关键词:交流伺服进给系统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 出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6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伺服 数控机床 交流同步永磁电动机 数学模型


【摘要】:在数控机床中,伺服系统是数控装置和机床本体的中间联接环节,是数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伺服系统接收来自伺服控制器的进给脉冲,经变换和放大后转化为机床工作台的位移,使工作台跟随指令脉冲移动。随着矢量变换理论的提出,以及微处理器技术、新型功率半导体元件、电动机永磁材料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交流伺服电动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交流伺服系统已成为当今发展的主流。笔者研究了交流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该研究结果为伺服系统的动、静态性能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
【分类号】:TM921.541
【正文快照】: 0前言伺服系统是数控机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数控装置与机床本体之间的联接环节,它接收CNC发来的速度与位移信号,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与方向,使机床工作台定位和运动轨迹精确无误。数控机床的速度和精度等技术指标,很大程度上由伺服系统的性能所决定,伺服系统性能主要体现在如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力刚;;数控机床伺服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处理[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0年04期

2 潘超;左健民;汪木兰;;数控机床用直线电动机的选型及分析[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7年13期

3 胡斌;陈丽君;;数控机床中步进电机的应用[J];硅谷;2010年07期

4 闵惠芬;蒋伟;;伺服系统在数控中的应用[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7年02期

5 曾癸铨;;数控机床中直流宽调速电机的选用[J];微特电机;1980年03期

6 徐鑫;;数控进给伺服系统与驱动电机的发展及趋势[J];装备制造技术;2011年06期

7 邬玉晶;胡云;;基于QPSO的数控机床交流伺服系统PID参数的优化[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0年01期

8 李佳特;;数控机床用伺服电机问答[J];伺服控制;2005年05期

9 舒志兵,李明,李俊,赵英凯;闭环伺服系统的稳态性能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宽调速直流伺服电动机研制报告[J];电机与控制应用;197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霞;刘鹏;;数控机床多轴联动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A];第十五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车国霖;张云生;;CMAC在具有非线性摩擦伺服系统控制中的应用[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七分册)[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增刊)][C];2009年

3 龙慧;程辉;白宜诚;;固态继电器在数控系统中的应用[A];当代矿山地质地球物理新进展[C];2004年

4 杨霞;李强;郭庆鼎;;磁悬浮直线电机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A];第十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叶云岳;;直线电机伺服系统的应用与发展[A];2006年全国直线电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万根;;高性能矢量变频器在AC伺服系统中的运用[A];第一届变频器与伺服企业论坛论文集[C];2003年

7 赵守军;许文波;;基于虚拟测试的伺服系统频率特性MatLab求解方法和应用[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王莉;赵修科;;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刘金龙;;电阻型电流检测在伺服系统故障检测中的应用[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苏延雄;刘向东;张宇河;郭丹旦;;振动测试台伺服系统的迭代学习控制[A];第11届全国电气自动化电控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晔;我国研制出新一代“追日”光伏伺服系统[N];科技日报;2008年

2 石永红;江苏研制成功抗风型光伏伺服系统[N];大众科技报;2008年

3 石永红;抗风型光伏伺服系统研制成功[N];中国企业报;2008年

4 中缝;如何调试和检测伺服系统[N];中国服饰报;2008年

5 湖南 刘力丰;谈数控驱动与步进电机连线不匹配故障的处理[N];电子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刘玉峰;北京机电院增长的年轮[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7 郭金梅;电力设备国产化助力数控机床产业发展[N];中国电力报;2010年

8 ;面朝市场 科技花开[N];科技日报;2011年

9 张唯邋李军;我区机电工业扭亏为盈[N];宁夏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种筱娜邋实习生 侯小娟;华冠始终站在行业最前沿[N];珠海特区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蓝益鹏;永磁直线电机伺服系统鲁棒控制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7年

2 纪科辉;低速交流电机伺服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3年

3 王闻宇;伺服系统柔性连接负载控制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许振伟;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王松;永磁同步电机的参数辨识及控制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翟百臣;直流PWM伺服系统低速平稳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7 张代林;永磁同步直线电机伺服系统的控制策略和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陈荣;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9 窦汝振;高性能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及其新型控制策略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10 田艳丰;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鲁棒控制策略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暨绵浩;数字化永磁同步电机伺服驱动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2 薛鹏;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二自由度控制[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3 张媚;电液伺服系统实时控制与先进控制方法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4 穴洪刚;转塔伺服系统设计及PID参数整定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董翠英;基于逆系统方法的内模控制及其在伺服系统低速问题中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4年

6 李长峰;基于DSP技术的运动控制卡的研制和开发[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4年

7 林正;基于TMS320F2812A的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设计[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8 陈涛;交流伺服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2007年

9 宋军;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分析与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王建侠;多电机同步联动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及消隙控制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313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1313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b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