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无机砷肝毒性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2 01:33

  本文关键词:无机砷肝毒性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研究 出处:《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无机砷 Meta回归 肝损伤 剂量-反应(效应)关系 数学模型


【摘要】:目的:探讨饮水砷浓度与人群肝癌发生风险的关系,建立剂量-反应关系数学模型,并以此评价饮水砷浓度的肝癌发生风险和饮水砷卫生标准的合理性;探讨砷对动物肝脏损伤的基准剂量,建立砷致动物肝脏损伤的剂量-效应关系数学模型,并筛选砷致肝脏损伤的有效指标,为砷致肝损伤的诊断、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探讨无机砷对正常人Chang Liver细胞存活率以及凋亡率的影响,观察砷对抗氧化酶的影响,以及砷对HGF、Bax基因RNA表达的影响,建立无机砷对体外培养正常肝细胞损伤的时间-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数学模型,并为进一步深入探讨砷至肝损伤的发病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Meta回归法,对不同研究提取的肝癌与水砷浓度的剂量-反应关系斜率系数进行合并,建立基于多个独立研究的水砷浓度与剂量-反应关系数学模型;采用整体动物实验对不同剂量(0、0.075、0.110、0.150、0.250、0.300、0.375、0.500、0.750、1.500mg/kg·w)砷对家兔进行肝脏毒性实验;采用不同浓度(0.2、2、5、10、15、20、25、50、75、100μmol/L)亚砷酸钠(NaAsO2)和砷酸钠对正常人ChangLiver细胞(24h、48h、72h、96h)进行砷致肝细胞毒性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动物血清中ALT、AST及γ-GT活力,HA、TBA含量,及肝组织中TNF-α、IL-6、TIMP-1、MMP-8含量,采用MTT还原法检测Chang Liver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微量酶标法检测微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可见光法检测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WST-1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活力;Real-time PCR法检测家兔肝脏TIMP-1、TIMP-2、MMP-8及Chang Liver细胞HGF和Bax mRNA的表达,采用Curve Estimate进行砷对家兔肝脏损伤的剂量-效应关系数学模型拟合,采用三维建模法建立砷对Chang Liver细胞作用的时间-剂量-效应模型。 结果:1)饮水砷暴露浓度与肝癌危险度的剂量-反应关系可表示为:lnRR0.00137X。最佳斜率系数为5×10-6,基于上限计算得出的最大斜率因子为8×10-6。肝癌风险达到1×10-5时水砷的暴露量为1.25μg/kg/day;亚组分析男性剂量-反应关系最佳斜率系数为1×10-5,基于上限计算得出的最大斜率因子为5×10-6;女性剂量-反应关系最佳斜率系数为1×10-5,基于上限计算得出的最大斜率因子为5×10-6。男性AR达到10-6时砷浓度大概在2μg/L左右;男性肝癌发生剂量低于女性。肝癌风险为1/10万时饮用砷浓度为45μg/L,其中男性肝癌风险为1/10万时饮用砷浓度为20μg/L,女性肝癌风险为1/10万时饮用砷浓度为103μg/L。2)家兔尿中总砷含量随染砷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剂量达0.5mg/(kg.w)及以上时尿砷含量与0剂量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0.5mg/(kg.w)剂量组外均为DMAMMAiAsⅢiAsⅤ,0.5mg/(kg.w)剂量组尿砷中形态分布为DMAMMA iAsⅤiAsⅢ;肝脏总砷含量随染砷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剂量达0.11mg/(kg.w)及以上时肝脏总砷含量与0mg/(kg.w)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染砷动物肝脏砷中形态分布变化较大,但未发现具体规律;0.11mg/(kg.w)及以上剂量的砷暴露可出现砷致肝损伤;各染毒剂量组血清ALT活性、AST活性、TBA含量、HA含量及肝脏TIMP-1含量、MMP-8含量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染毒剂量组血清γ-GT活性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血清中AST、ALT、γ-GT活力及TBA含量与染毒剂量呈正相关关系(P均0.01);血清AST、ALT、γ-GT活力及TBA含量与肝脏病理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各染毒剂量组肝脏TNF-α含量、IL-6活性不同(P0.05),IL-6、TNF-α、HA、TIMP-1含量与暴露剂量呈正相关关系,,与肝脏病理评分呈正相关关系(P均0.01)。MMP-8与暴露剂量呈负相关关系(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分析发现AST、TBA、MMP-8、IL-6、TNF-α均可作为砷致肝损伤的检测效应标志。不同剂量组的TIMP-1、 TIMP-2表达、TGF-β1不同(P0.05),TIMP-1、TIMP-2以及TGF-β1的基因表达水平均呈上升的趋势;外暴露剂量与内暴露剂量的剂量-反应关系最优模型为Quadratic模型;外暴露剂量与生物有效剂量、内暴露剂量与生物有效剂量、以肝脏砷含量与病理评分剂量-反应最优模型为Logarithmic模型;砷致肝损伤的BMD为每日0.0607mg/(kg.w),BMDL为每日0.0441mg/(kg.w)。3)染毒72h,不同浓度组细胞内砷含量不同(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随着砷染毒剂量的升高,染毒组存活率低于对照组,存在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染毒组细胞凋亡率随着砷染毒剂量的升高而升高(P<0.05);iAsⅢ、 iAsⅤ染毒Chang liver细胞GSH含量、GSH-Px活力均表现出低剂量增高现象,并随染毒时间的延长、剂量的增加而降低(P<0.05),SOD、CAT活力则表现为随时间延长、剂量增加而降低;iAsⅢ、iAsⅤ染毒细胞Bax mRNA表达升高(P<0.05),HGF mRNA表达降低(P<0.05);三维时间-剂量-效应数学模型,拟合结果发现砷对细胞存活率、凋亡率、GSH含量、GSH-Px,SOD活力的时间-剂量效应最优数模型均为三维泰勒多项式模型。 结论:饮水砷浓度与人群肝癌发生风险之间存在着正向的剂量-反应关系,现行饮水砷卫生标准10μg/L,在预防砷致肝癌风险的前提下是合理可行的;砷可致家兔出现肝损伤,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不同指标剂量-效应关系最优模型不同,基于实验兔肝脏损伤外推的参考剂量,可认为现行卫生标准合理可行的;砷可通过细胞膜进入肝细胞内,使细胞内砷浓度升高,iAsⅢ的细胞毒性高于iAsⅤ。iAsⅢ和iAsⅤ可诱导Chang Liver细胞凋亡并降低细胞存活率,通过抑制HGFmRNA表达从而阻断细胞的损伤修复,并抑制细胞增殖;通过调节抗氧化酶水平,表现出低剂量刺激作用和高剂量毒性作用;iAs对细胞的时间-剂量效应模型符合广义线性模型,在毒物作用研究中三维时间-剂量-效应数学模型具有广阔的的应用前景。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11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光红;张爱华;何江;黄晓欣;任渝江;董学新;何云;赵转地;;银杏叶片对地方性砷中毒患者七项肝功能指标的影响[J];癌变.畸变.突变;2006年03期

2 李玲;吴君;蒋玲;欧兵;张韵;李诚秀;程明亮;杨勤;;不同价态饮水砷暴露对小鼠肝脏的损伤作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3 马森;;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转硫酶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8年10期

4 杨大平 ,王松 ,谢政军;SBA、γ-GT、ET、ALT在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肝损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贵州医药;2002年04期

5 罗庆;汪茂云;刘欢;卢祖洵;刘军安;;基于SEM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年06期

6 柳士俊;周小刚;孙涵;安振昌;;用于区域地磁场模型计算的三维Taylor多项式方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年04期

7 段小丽;王宗爽;李琴;张文杰;黄楠;王贝贝;张金良;;基于参数实测的水中重金属暴露的健康风险研究[J];环境科学;2011年05期

8 王咏梅;自由基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5年05期

9 张晨;;二硫化二砷对肝癌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10年01期

10 张煜东;吴乐南;吕成续;;大豆黄酮对蛋鸡全部产蛋周期的生产性能与激素水平的影响及拟合[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19期



本文编号:1317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1317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f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