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钢、低合金钢大气腐蚀数学模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碳钢、低合金钢大气腐蚀数学模型研究 出处:《航空材料学报》200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腐蚀 碳钢 低合金钢 抛物线规律 线性规律 数学模型
【摘要】:通过对碳钢、低合金钢长期大气腐蚀锈层生长历程的研究,利用Fick扩散定律,给出了碳钢、低合金钢大气腐蚀的数学模型。然后,用碳钢、低合金钢自然环境下暴露1,2,4,8,16年的腐蚀深度数据进行了验证,提出了碳钢、低合金钢腐蚀分为三个阶段的复合模型,并分别预测了三个阶段的腐蚀规律。第一阶段用线性规律比较合适;第二阶段采用了数学模型中的抛物线规律,拟合结果表明抛物线拟合精度高于传统的幂函数拟合的精度;第三阶段也用线性规律。
[Abstract]:A mathematical model of atmospheric corrosion of carbon steel and low alloy steel is presented by means of the Fick diffusion law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growth history of atmospheric corrosion rust layer of carbon steel and low alloy steel for a long time. The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atmospheric corrosion of carbon steel and low alloy steel is given. The corrosion depth data of 16 years exposed to low alloy steel in natural environment were verified. The composite model of carbon steel and low alloy steel corrosion was put forward, which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corrosion law of the three stages is predicted respectively. The linear law is more suitable in the first stage. In the second stage, the parabola law of mathematical model is adopted. The fitt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cision of parabola fitting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power function fitting. The third stage also uses linear laws.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G1999065010)
【分类号】:TG172
【正文快照】: 碳钢和低合金钢是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的结构材料,对碳钢和低合金钢来说,均匀腐蚀是其主要的腐蚀形式。长期大气暴露的钢材表面都有锈层存在。对碳钢而言其表面锈层一般保护作用较弱,但是对低合金钢来说,耐候钢表面锈层对基体的保护作用则较强,因此耐候钢的腐蚀规律和一般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韩逢庆,李红梅,纪钢;常用材料腐蚀数据的三种预测方法对比研究[J];表面技术;2001年05期
2 戴明安,,张朝玉,黄桂桥,王相润;钢在海水全浸、潮差区的腐蚀数据分析[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继周,石路,王力军,王佳夫,杨雄,杨响云;稀土在银饰品材料中作用的研究[J];稀土;2001年05期
2 王正方;;黄铜换热管的腐蚀破坏及预防措施[J];压力容器;2006年02期
3 孙虎元,马士德,侯保荣,张经磊;海洋环境下碳钢腐蚀规律的数学模拟[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0年03期
4 张茂勋,官云琴,郑玉朋;ADC12铝合金在水蒸汽中的腐蚀行为[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2年04期
5 王景茹,朱立群,饶思贤,张峥,钟群鹏;A3钢在弹性形变范围内的应变电极行为[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5年04期
6 刘广客;汽车防腐蚀的方法[J];陕西汽车;1997年01期
7 刘建伟,张敏;葛洲坝电厂机组栏污栅涂料防腐[J];江苏水利;1997年04期
8 黄桂桥;碳钢在我国不同海域的海水腐蚀行为[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1年02期
9 张友寿,王巍,王勤国;1Cr18Ni9Ti不锈钢激光快速熔凝处理与表面合金化[J];光电子.激光;2002年01期
10 马世宁;表面工程在装备延寿中的开发应用[J];中国表面工程;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徐凤刚;;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防腐技术及其在中国的应用[A];'2002中国国际腐蚀控制大会论文集[C];2002年
2 王群;沈冬娜;王迎;周美玲;;电磁屏蔽功能织物结构与性能研究[A];第三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固态稀土镁合金燃烧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陈虎魁;镁合金在HFC-134a气氛中的氧化行为及与陶瓷材料的作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3 刘如铁;镍基高温及耐海水腐蚀固体自润滑减摩材料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4 宋应亮;口腔钛种植体结构损坏及腐蚀的基础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7年
5 朱达川;铜锂合金的制备及锂对工业纯铜相关作用效应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6 冯哲圣;高比容铝电极箔制造技术及其机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7 李云涛;国产X70管线钢及其焊接接头的硫化氢腐蚀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8 周国华;提高锌浸出渣中银浮选回收率的工艺与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9 何捍卫;铜化学-机械抛光电化学机理与抛光速率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10 万里平;空气钻井中钻具腐蚀与防护及其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玉刚;闭式冷却水系统腐蚀防护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王玲娟;Au-Ni合金的去合金化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7年
3 郭尔奇;NdFeB合金的电场烧结及其防腐蚀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曲均志;钛及钛合金离子氮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5 黄丽娟;两种表面改性方法对支架用钴—铬合金理化性能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6 倪嘉桦;微弧氧化法制备钛基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膜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7年
7 章伟伟;AZ31镁合金微弧氧化工艺及膜层耐蚀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8 谢云峰;加氢反应流出物空冷器防腐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9 娄萃;无铬锌铝涂料配方工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10 张国君;不同热处理状态的低、中、高碳钢常温发黑液的研制[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减压装置加工下辽原油的腐蚀与防护[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1984年02期
2 高继东;;Ⅳ型或提升管催化裂化加助燃剂的腐蚀与防护[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1984年04期
3 任海明;;制氢装置的腐蚀与防护[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1984年04期
4 冯志蓉,黄宁康;电子束熔凝司太立合金复层的抗蚀性能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3期
5 白续铎,赵晓红,陈九顺;铝管鞋油气胀腐蚀与缓蚀问题的研究[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9年01期
6 易新中,金石;环境对涡轮盘材料GH33A低周疲劳寿命的影响[J];航空制造技术;1990年06期
7 郑竟成,齐玉堂;浸出油厂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结垢及腐蚀[J];中国油脂;1990年06期
8 赵建国;测量氧化膜生长应力的新方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9 张九渊,卢建树,吴国章,洪明庚;应用统计理论中极值分布对钝态金属小孔腐蚀的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10 郭树启,隋全武,唐风军,刘钢;影响碳—铝复合材料耐蚀性的因素[J];复合材料学报;199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天成;;腐蚀磨损的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张晓;;一种用于腐蚀检查和厚度测量的涡流探头[A];无损检测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汤皎宁;杨钦鹏;李均钦;谷坤明;;空心微珠复合镀层的腐蚀摩擦学性能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相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姜东峰;范国梁;王慧;周维义;魏晓兵;金晓秋;;炼油厂钢管及其管道内部黑色物质的分析[A];'2004天津市第十六届色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胡建强;谢凤;刘广龙;朱焕勤;郑发正;;噻二唑衍生物在润滑脂中的抗磨性能研究[A];第二届全国工业摩擦学大会暨第七届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戈军;;地下储罐阴极保护技术的应用[A];石油化工应用技术论文集[C];2004年
7 徐滨士;马世宁;朱胜;刘世参;王海斗;;再制造工程中的热喷涂技术[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8 孙伟;胡功笠;来源;桑宝岩;;机场道面碱骨料反应的机理及应对措施[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9 钟彬;车德良;苟伟;李国卿;陈玲玲;;氮分压对电弧离子镀CrNx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A];TFC'05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范卫国;李森林;韩秀兰;;杭州湾某化工泊位改造工程钢管桩牺牲阳极阴极保护[A];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何立子;Al-Mg-Si系合金组织性能[D];东北大学;2001年
2 范云鹰;电沉积Zn-Fe-SiO_2复合镀层工艺、机理及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3 田洪祥;内燃机冷却液缓蚀剂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杨曙东;基于海水润滑的中高压海水液压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阎西康;盐腐蚀钢筋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金晓军;双相不锈钢管道焊接质量控制和安全评定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闫召民;钛义齿支架表面精饰与着色的应用基础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8 宋应亮;口腔钛种植体结构损坏及腐蚀的基础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7年
9 李谋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材料的腐蚀行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金属研究所);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亮;混合及活化脱硫剂在CFBA装置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2 曾翠华;水合盐储能材料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3 陈钢;纳米非晶金刚石薄膜对牙科用纯钛及钴铬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4 李春明;微结构气体传感器设计、模拟、制作及温度测量[D];吉林大学;2005年
5 徐勇;耐熔融锌、铝腐蚀涂层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6 李国峰;无风撑下承式拱桥的稳定性及吊杆安全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张雪东;采用塑料管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8 黄磊;氯泄漏及氯化物腐蚀灾害问题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9 王晓艳;铝在碱性介质中的缓蚀与电化学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郭焕军;金属铀表面高温注入铌离子的改性层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5年
本文编号:14401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1440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