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叉熵的极端事件模拟研究
本文选题:极端事件 切入点:重要抽样(IS) 出处:《苏州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极端事件是指发生概率很小的事件,广泛存在于金融、生物学、气象学等众多领域:估计该类事件发生的概率在实际中有重要的作用。提高极端事件模拟的速度和准确性的中心技术就是重要抽样,但对于复杂的密度函数最优的参数却很难获得。本文给出采用交叉熵距离最小的方法获得最优参数,从而估计出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这篇文章中,我们首先介绍应用重要抽样法(Importance Sampling,简称IS)模拟极端事件的相关理论和应用。随后,介绍交叉熵(Cross Entropy,简称CE)的定义、方法以及性质,并使用R程序对算法进行实施,求得参数值验证其可行性。最后,分别对混合分布和重尾分布(以Pareto、Weibull分布为例)的极端事件模拟进行介绍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交叉熵的重要抽样法模拟极端事件优于传统的CMC(Crude Monte Carlo)方法。
[Abstract]:Extreme events are events that have a small probability of happening and are widespread in finance, biology, Meteorology and many other fields: estimating the probability of such even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actice. The central technique to improve the speed and accuracy of extreme events simulation is important sampling.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the optimal parameters of complex density function.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of minimum cross-entropy distance is used to obtain the optimal parameters, and the probability of extreme events is estimated. In this paper, First, we introduce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using important sampling method to simulate extreme events. Then, we introduce the definition, method and properties of cross entropy cross Entropy.The algorithm is implemented by using R program. Finally, the extreme event simulation of mixed distribution and heavy-tailed distribution (taking ParetoWeibull distribution as an example) is introduc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ortance sampling method based on cross-entropy is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CMC(Crude Monte method in simulating extreme events.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O2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秀君;成兆金;;日照市气候与气候极端事件的变化特征[J];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12期
2 高学杰;;中国地区极端事件预估研究[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年03期
3 杨经培;古月;杨晓华;;1951—2006年包头气温极端事件变化分析[J];内蒙古气象;2009年02期
4 王晓娟;龚志强;周磊;支蓉;;温度关联网络稳定性分析Ⅰ——极端事件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9年09期
5 张璐;章大全;封国林;;中国旱涝极端事件前兆信号及可预测性研究[J];物理学报;2010年08期
6 ;气候极端事件可能会增多[J];品牌与标准化;2010年18期
7 吴绍洪;尹云鹤;;极端事件对人类系统的影响[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2年02期
8 李晓林;薛联青;宋佳佳;张竞楠;;降水和温度极端事件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3年10期
9 杨萍;侯威;封国林;;基于去趋势波动分析方法确定极端事件阈值[J];物理学报;2008年08期
10 侯威;章大全;周云;杨萍;;一种确定极端事件阈值的新方法:随机重排去趋势波动分析方法[J];物理学报;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雅清;任国玉;;中国近53年气温极端事件的变化特征[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张延伟;魏文寿;姜逢清;刘明哲;;乌鲁木齐气温变化与极端事件特征分析[A];“地球·资源”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赖荣华;;极端事件的背景思考与国家管理[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4 周坤;梁萍;孙国武;;极端事件查询与副热带环流检索一体化平台[A];S11 副热带季风研究及预报预测业务应用[C];2012年
5 王咏梅;张红雨;刘鹏;刘慧丽;;山西高温和强降水极端事件变化:1961-2008年[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6 王晓东;;河北省温度极端事件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孔祥伟;陶健红;;甘肃近51a夏季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A];S1 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C];2012年
8 龚志强;封国林;;中国近60年温度极端事件的区域特征及其与气候突变的联系[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9 董广涛;陈葆德;陈伯民;;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华东地区汛期极端事件的20年回报试验[A];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4分会场:极端天气事件与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阮蔚琳;钱永甫;马志强;章志芹;李琼川;;无锡极端气温事件的气候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李杏;重视极端事件后面的信号[N];长江日报;2012年
2 编译 史一卓;评析全球极端事件死亡率及经济损失[N];中国气象报;2014年
3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 奥巴西;降低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脆弱性[N];中国气象报;2002年
4 甘肃省气象局局长 谢金南;提高应对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能力 为甘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N];甘肃日报;2002年
5 中国气象局局长 秦大河;努力提高应对天气气候极端事件能力[N];中国气象报;2002年
6 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关注极端事件应对灾害袭击[N];科技日报;2002年
7 记者 王建兰;2008冰雪灾害社会生态影响研究结题[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8 记者林英 通讯员刘娟;专家探讨提高应对气候极端事件能力[N];光明日报;2002年
9 记者 孙楠 谢盼;开极端事件论坛设民众科普盛宴[N];中国气象报;2012年
10 高剑;强力维权才能强力维稳[N];东莞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侯威;极端事件检测、评价方法及中国近40年极端温度和降水事件时空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牟国华;中国股市极端事件及交易者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季园园;基于分裂方法的极端事件概率估计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李静;基于交叉熵的极端事件模拟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杨恒宜;从个体悲剧到大众灾难—个体反社会极端事件的形成逻辑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4 王启光;极端事件长程相关性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5 陈思蓉;我国强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及极端事件动力诊断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38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1638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