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混凝土坝渗流场与稳定温度场耦合分析的数学模型

发布时间:2018-05-02 06:26

  本文选题:混凝土坝 + 渗流场 ; 参考:《水力发电学报》2000年01期


【摘要】:混凝土坝中的渗透水流通过参与热量传递与交换而影响坝体温度场的分布 ,坝体温度场又影响渗透水流及混凝土的渗透系数。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混凝土坝渗流场与稳定温度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机理 ,提出了混凝土坝渗流场与稳定温度场耦合分析的连续介质数学模型 ,讨论了该数学模型的有限元求解方法 ,并给出了工程应用实例
[Abstract]:The seepage flow in concrete dam affects the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field of dam by participating in heat transfer and exchange, and 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dam body affects the permeable flow an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concrete.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eepage field and steady temperature field of concrete dam is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nd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continuous medium for coupled analysis of seepage field and steady temperature field of concrete dam is propose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solving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s discussed, and a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example is given.
【作者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水电学院!西安710048
【分类号】:TV223.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江江;柴军瑞;;确定大坝基坑排水量的渗流场有限元数值模拟[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S1期

2 李欣,何樵登,黄超,张景春;渗流场反演计算与物探检测结果相互关系的分析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年02期

3 邵宇;许国安;朱瑞;罗晓霞;;大西沟沥青心墙坝防渗处理和渗流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10期

4 许国安;邵宇;;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三维渗流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9年S1期

5 王美芹;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隧洞渗控研究[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张乾飞,顾冲时,郭海庆;南水大坝渗流基流下包线的确定[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2000年06期

7 李杰,李强;地下工程渗流场有限元模拟研究[J];地质力学学报;2001年03期

8 刘志伟,马明生,许光祥;水库消落区土地快速投入使用的渗滤技术初探[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9 田春亮;赵宏斌;郭娟;李建华;;某尾矿坝三维有限元渗流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10 程心恕,杨晓贞;基于非稳定渗流有限元的坝坡稳定分析[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达;邹俊;李连侠;;非均质材料坝防渗体开裂位置对渗流特性的影响[A];水力学与水利信息学进展 2009[C];2009年

2 肖铭钊;冯晓腊;陈新国;杨俊梅;;悬挂式止水帷幕对基坑降水影响的定量研究[A];2009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海波;土石坝坝体、坝基和水库库区土工膜防渗体力学特性及渗透系数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2 柴军瑞;大坝及其周围地质体中渗流与应力场耦合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3 黄春娥;考虑渗流作用的基坑稳定分析[D];浙江大学;2001年

4 许光祥;裂隙岩体渗流与卸荷力学相互作用及裂隙排水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5 陈世利;埋地管道防腐层缺陷检测与评价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6 张乾飞;复杂渗流场演变规律及转异特征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7 李欣;渗流场反演计算及在水库渗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李玉岐;考虑渗流影响的基坑工程性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戚国庆;降雨诱发滑坡机理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10 荣冠;岩土介质非饱和渗流分析及工程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伟;小型土石坝防渗加固前后渗流及稳定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欧阳君;土石坝结构稳定的静动力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郑敏;深厚砂基水闸消能防冲设施抗浮分析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华磊;丁家坟滑坡失稳机制及变形预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凯;全尾砂充填空区的脱水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房秀;降雨条件下的边坡稳定及滑坡治理的大群体决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张尧;考虑地下水渗流作用的基坑降水工程性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宋永占;基于有限体积法的砼重力坝坝基防渗排水措施分析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海成;砼面板堆石坝止水失效对坝后渗流场影响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10 尹海华;非均质无限深透水地基上土石坝水平铺盖防渗体渗流控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振中;陈小虎;王金男;;基于无单元法的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分析模型[J];水电能源科学;2007年04期

2 邓祥辉;;等效连续岩体的渗流应力耦合模型研究及应用[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3 程彬;卢靖;;基于GeoStudio的边坡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J];山西建筑;2010年03期

4 王艳丽;;裂隙岩体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的研究进展[J];国外建材科技;2007年03期

5 王如宾;柴军瑞;;非连续裂隙岩体渗流场与温度场耦合分析[J];工程勘察;2006年06期

6 许金华;何川;夏炜洋;;水下盾构隧道渗流场应力场耦合效应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11期

7 柴军瑞,刘浩吾;龙滩碾压混凝土坝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J];四川水力发电;2001年S1期

8 陈建余,朱岳明,张建斌;考虑渗流场影响的混凝土坝温度场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9 王环玲,徐卫亚,晏鄂川;坝区裂隙岩体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10 陈晓平,茜平一,梁志松,张芳枝,吴起星;非均质土坝稳定性的渗流场和应力场耦合分析[J];岩土力学;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书客;匡伟;时代;刘立忠;;基于FEFLOW的林南仓矿渗流场模拟及涌水量预测[A];2011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姚燕雅;陈国兴;;渗流场-应力场耦合作用下深基坑的三维数值分析[A];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柴军瑞;;裂隙岩体水-岩-热耦合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研究综述[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4 袁朝庆;庞鑫峰;张敏政;;埋地管道泄漏三维大地温度场仿真分析[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2007年

5 刘建军;;煤层气-水两相流固耦合渗流的数值模拟[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纪佑军;刘建军;;渗流诱发套损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7 李刚;梁冰;;采场覆岩层渗流场形成机理及其应用[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胡珩;;真空预压法加固机理研究[A];工程排水与加固技术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工程排水与加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盛金昌;苏扬;;冻融问题渗流场和温度场耦合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饶龙;丁德馨;张志军;;裂隙岩体温度-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三维模型[A];中国西部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谭啸;虚拟仿真构建产品创新能力[N];计算机世界;2006年

2 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机设041班 代福国;电动机电耦合动力学基础建模初探[N];贵州民族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胡剑龙 陈清浩 实习生 褚颖春;三峡,撑起中国人的缚龙梦[N];南方日报;2009年

4 安世亚太 田锋;我们拿什么终结航空产品设计缺陷[N];中国航空报;2006年

5 陈柯邋陈志;我省首座无坝水库具推广价值[N];贵州日报;2007年

6 特约记者 吴丹明;丹江口大坝全线加高至设计高程[N];人民长江报;2009年

7 记者  莫石伟 吕平;美的567万重奖科技明星[N];广东科技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张翼;用CAE技术提高中国客车制造水平[N];机电商报;2008年

9 ;航空工业CAE应用简述[N];中国航空报;2004年

10 李继峰;百善矿实现防突水溃砂采煤[N];中国矿业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勇泉;渗流场与应力场的耦合分析及其工程应用[D];武汉大学;2010年

2 张伟;渗流场及其与应力场的耦合分析和工程应用[D];武汉大学;2004年

3 郭海庆;复杂混凝土坝坝基对坝体结构行为影响的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4 张成良;深部岩体多场耦合分析及地下空间开挖卸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柴军瑞;大坝及其周围地质体中渗流与应力场耦合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6 李欣;渗流场反演计算及在水库渗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谢兴华;岩体水力劈裂机理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8 高新强;高水压山岭隧道衬砌水压力分布规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9 陈建余;非稳定饱和—非饱和渗流场数值计算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10 张向霞;各向异性软岩的渗流耦合本构模型[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涛;裂隙岩体渗流与应力耦合数值分析及工程应用[D];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05年

2 叶肖伟;电场、渗流场和浓度场耦合作用下污染物在粘土中的迁移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赵将勇;渗流引起的桶形基础土体软化及其对沉贯阻力的影响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4 杨毅秋;微承压水作用下深基坑稳定的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5 马俊伟;堆浸工艺中矿岩散体介质的渗透特性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邹新军;考虑应力场耦合作用的均质土堤渗流场理论分析与模型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7 赵江;路基路面在降雨条件下渗流分析及边坡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8 王立国;剪土环对吸力锚负压沉贯下沉过程中渗流场的影响[D];天津大学;2004年

9 王飞;隧道不透水层确定方法模型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孙爱花;大型节理岩体洞群在地下水作用下的围岩稳定性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32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1832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8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