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TPACK视角下数学师范生的专业能力:层次、内涵与培养路径

发布时间:2018-06-23 07:59

  本文选题:TPACK + 数学师范生 ; 参考:《教育探索》2017年01期


【摘要】:明确和掌握数学专业能力是师范生在现代教育体系下成为未来优秀师资队伍成员的必要前提。从TPACK的视角下,可将数学数字化师范生的专业能力分为F层面、M层面和D层面等三个层次。F层面下的数学师范生专业能力包括沟通交流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育测评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M层面下的数学师范生专业能力包括数学教学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数学审美能力和数学拓展能力;D层面下的数学师范生专业能力包括数学数字化的基础能力、智能移动终端教学能力、数学微视频制作能力和数学数字化有效评估能力等。为了促进数学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应正确处理好广度与深度的关系,不断提高各层次间的融合度,并把握好层次间的平衡度。
[Abstract]:It is a necessary prerequisite for normal students to become members of excellent teachers in the future under the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PACK,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mathematics digitized normal student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F level (M level) and D level (D level). On the level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bility and educational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mathematics norm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includes mathematics teaching ability,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mathematical modeling ability, etc. Mathematics aesthetic ability and mathematics expansion ability include mathematical digitization basic ability, intelligent mobile terminal teaching ability, mathematical micro-video production 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digitization effective evaluation abilit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of mathematics normal students, we should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eadth and depth, constantly improve the degree of integration among different levels, and grasp the degree of balance among levels.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HA150287)
【分类号】:G652;O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吴焕庆;余胜泉;马宁;;教师TPACK协同建构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09期

2 高展鹏;洪明;;美国大学本位教师教育的新近变革——“新时代教师计划”(TNE)在大学教育学院的推进[J];外国教育研究;2012年09期

3 焦建利;钟洪蕊;;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TPACK)研究议题及其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01期

4 周丹;;高师教师技能的培养[J];教育评论;2006年06期

5 唐瑞芬,王高峡,邱红松;数学教师培养中的两个重要问题──兼谈高师数学系教育系列课程的设置[J];数学教育学报;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包能胜;丁飞己;;工科教师教学学术:概念、评价原则及评价体系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年06期

2 刘秀丽;张长耀;;藏族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以西藏农牧学院为例[J];统计与管理;2017年10期

3 马玉蓉;吴艳平;;新媒体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学多元评价体系的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17年19期

4 杨鑫;解月光;赵可云;;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研员知识体系的构建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年10期

5 吴焕庆;;以协同知识建构为核心的教师TPACK提升路径研究——一项基于设计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年10期

6 张曦;张志祯;王永忠;;新技术背景下教育新生态的建构与实践——以宁波市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年09期

7 吴焕庆;;“互联网+”下翻转课堂中的知识建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年08期

8 尚力沛;程传银;;体育教师TPACK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年07期

9 董艳;陈丽竹;胡秋萍;王宏丽;;职前教师TPCLK调查与多元化培养策略[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年04期

10 马建军;刘要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理论之发展脉络及应用前景[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左璜;黄甫全;;试论学习的第三种隐喻[J];外国教育研究;2013年08期

2 曾文婕;;关注“知识创造”:技术支持学习的新诉求[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7期

3 闫志明;徐福荫;;TPACK: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基础[J];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03期

4 吴焕庆;丁杰;余胜泉;;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06期

5 何克抗;;TPACK——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新发展(下)[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6 周钧;;美国教师教育的第三条道路:教师培养的驻校模式[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9期

7 焦建利;钟洪蕊;;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TPACK)研究议题及其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01期

8 任友群;鲍贤清;王美;张海燕;;规范与交叉:教育技术发展趋势分析——美国AERA2009年会述评[J];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05期

9 洪明;;当代教师培养解制路径的思想根基探析——美国“常识”取向教师教育改革思潮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10 陈静;;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视阈下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卜娟娟;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56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2056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7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