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一维河网非恒定流及悬沙数学模型的节点控制方法

发布时间:2018-07-05 10:36

  本文选题:河网 + 节点控制法 ; 参考:《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1年04期


【摘要】:本文的一维河网非恒定流及悬沙数学模型 ,是根据以一维圣维南方程组 ,悬沙非平衡输运方程及水位、含沙量节点控制法而建立。首先 ,利用单一河流有限差分方程组转换形式和节点处质量、能量守恒性 ,写出所有节点的水位控制方程组。求解此不规则稀疏矩阵方程组得到所有节点的水位 ,再由单一河流非恒定流的求解方法可获得所有单一河流的断面水位和流量。基于水流的节点水位控制法 ,本文提出了节点悬沙控制法。假设节点处冲刷或淤积较小 ,所有节点的含沙量控制方程组可通过输沙量守恒方程用矩阵形式写出。求解此不规则稀疏矩阵方程组 ,得到所有节点处的含沙量。所有单一河流断面处的含沙量通过单一河流悬沙输运的求解方法获得。本文介绍的模型适用于各种河网类型。作为检验 ,该模型成功地应用于珠江三角洲流域河网水流及悬沙的数值计算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unsteady flow and sediment mathematical model of one - dimensional river network is established by the control method of one - dimensional Saint - Venant equation , suspended sediment non - equilibrium transport equation and water level and sediment - bearing capacity .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海岸及海洋工程研究所 河海大学海岸及海洋工程研究所 广东省航道局 河海大学海岸及海洋工程研究所
【基金】:交通部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资助 (95 - 0 5 - 0 1- 5 3)
【分类号】:TV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寿红;河网非恒定流四级解法[J];水利学报;1985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莉,郑孝宇,段志强;河网水流模拟编程计算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年10期

2 张植堂 ,姚于丽;长江上游河床卵石起动流速表达式的讨论[J];长江科学院院报;1989年02期

3 黄进;沙波推移率公式的改进和验证及其应用[J];地理学报;1989年02期

4 王腊春,谢顺平,周寅康,都金康,潘华良;太湖流域洪涝灾害淹没范围模拟[J];地理学报;2000年01期

5 王超,逄勇,崔广柏,卫臻,徐向阳,张磊;张家港水环境调水实验研究及数学模型建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05期

6 高俊峰,孙顺才;洪涝风险图的编制与应用——以太湖流域湖西区为例[J];湖泊科学;1995年02期

7 张大伟,董增川;Preissmann隐式格式在新沂河洪水演进中的应用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8 杨世孝,肖子良;网河不恒定流隐式方程组的稀疏矩阵解法Ⅱ-子块消元法[J];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1994年01期

9 张广燕,黄介生,沈荣开,么振东;南方滨海河网非恒定流计算模型的研究[J];灌溉排水;2000年03期

10 李福田;高澜;;造床流量计算方法初探[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包芸;黄涛;;珠江河口二维水动力整体数值模拟计算[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张华庆;金生;沈汉X;朱三华;;珠江三角洲河网非恒定水沙数学模型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包芸;刘欢;;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在珠江河口整体水动力模拟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4 周潮洪;朱芳清;邢华;;复杂河网模型在永定新河洪水调度中的应用[A];城市防洪专题研讨论文集[C];2001年

5 唐造造;江洧;侯玉;;东江下游河床下切原因探讨[A];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3年

6 来志刚;李适宇;曾凡棠;;珠江三角洲感潮河网区一维非恒定流数值模拟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3年

7 包芸;戚志明;;二维水动力数值模型ccost-2d及在珠江河口整体水动力模拟中的应用[A];第二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国栋;人类活动对珠江三角洲水动力环境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吴时强;剖开算子法解三维粘性流动问题的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1年

3 李光炽;流域洪水演进模型及其参数反问题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4 朱琰;太湖流域实时洪水预报调度系统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5 徐小明;大型河网水力水质数值模拟方法[D];河海大学;2001年

6 阮晓红;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水环境影响及其定量化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7 程伟平;流域洪水演进建模方法与河网糙率反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顾正华;水流智能模拟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9 周赤建;河流悬移质泥沙运动模拟方法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10 马建明;江河防洪模拟软件系统几个关键技术研究及实现[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国安;闸门调控下的灌溉渠道非恒定流数值模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2 刘芹;平原河网水力计算及闸群防洪体系优化调度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王飞;江阴市水环境容量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计红;基于节点非均匀混合理论的河网水质模拟方法[D];河海大学;2006年

5 陈月华;干支流交汇河段水流特性计算研究[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7年

6 陆冬;十字交叉形河道水流水质模拟[D];河海大学;2005年

7 易建军;秦淮河流域洪水预报与调度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8 夏光平;望虞河(锡山区)污染负荷研究水量水质模型建立及应用[D];河海大学;2005年

9 张大伟;分汊河道实时洪水预报方法研究及应用[D];河海大学;2005年

10 周建仁;张家港市引长江水改善市区水环境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凌旋;李占海;李九发;周云轩;陈炜;徐敏;;基于机制分解法长江口南汇潮滩悬移质泥沙通量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黄惠明;王义刚;杨海宁;;江苏沿海潮滩-沙洲海域冬季悬沙输运特征[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2011年

2 闵凤阳;汪亚平;高建华;张志林;;长江口北支潮周期尺度水沙通量及分流分沙比[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陈斌;黄海军;严立文;梅冰;;小清河口海域悬沙输运格局的数值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4 陈斌;黄海军;严立文;梅冰;;小清河口海域悬沙输运格局的数值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锋;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泥沙输运及其动力地貌过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英晓明;洋山港建设对海床冲淤演变影响及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占海;江苏大丰潮滩沉积动力过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胡克林;波—流共同作用下长江口二维悬沙数值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曹振轶;长江口平面二维非均匀全沙数学模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于欣;鸭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水动力特征与悬沙输运[D];南京大学;2012年

2 闫龙浩;长江口外海滨悬沙输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东淼;基于Youngs-VOF法的垂向二维水流及泥沙输运的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999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20999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2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