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区间线性系统及区间线性规划的代数区间解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3 21:43
【摘要】:区间优化问题在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故而对于区间线性系统解的研究也得到进一步的深入,这是因为区间线性系统各类解的特征刻画是区间优化问题的研究基础。注意到区间线性系统的弱解、强解、容许解和控制解都是实向量形式的解,而关于区间系统与区间线性规划问题的代数区间解(最优解)的研究较少。这是一个非常有趣并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研究的两个方向是:区间线性系统若干类型的代数区间解与标准型区间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代数区间解和最优值。主要工作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对区间线性系统及区间线性规划的代数区间解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作了介绍,其次对本文所用到的一些区间理论中的基础知识和符号作简要说明,最后总结了区间线性系统及区间线性规划的代数区间解的研究现状。第二章讨论了区间线性不等式系统的代数区间解。首先给出了Ax(其中A是实矩阵)的两种表达形式,进而介绍了区间线性不等式系统Ax≤b的代数区间解、Ax≤b的等价条件及算例,然后介绍了区间线性不等式系统代数区间解的识别函数,利用识别函数给出了判断一个区间向量是否是区间线性不等式系统的代数区间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最后给出了区间线性不等式系统代数区间解的识别函数的一个性质。第三章讨论了区间线性规划的最优代数区间解。首先给出了在区间向量x是非负的条件下,一般的区间矩阵A与非负区间向量x乘积Ax的两种表达形式,介绍了区间线性方程组Ax=b和区间线性不等式系统Ax≤b的非负代数区间解,给出了判断一个区间向量是否是区间线性方程组或区间线性不等式系统的非负代数区间解的充分必要条件。其次介绍了这两种区间线性系统非负代数区间解的识别函数及利用识别函数判断一个区间向量是否是其非负代数区间解的方法,然后介绍了标准型区间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代数区间解、最优值以及含参数的标准型区间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模型,最后给出了一些算例。第四章讨论了区间线性系统的弱代数区间解。首先回顾了区间线性系统的弱解、弱可行解等概念,其次给出了定理证明中所需要的一些引理,最后介绍了区间线性系统的弱代数区间解、弱可行代数区间解的概念及一个区间向量是弱代数区间解或弱可行代数区间解的充分必要条件,以及区间线性系统的弱可行性。第五章总结了本篇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其次给出了今后研究方向的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2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解晓天;;掌控函数零点所在的区间[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7年05期

2 刘国锋;郭丽;包玉娥;;基于三元区间数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及应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3 陈东立;姚杰;史艳维;;基于纯策略的区间数矩阵博弈模型的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2年02期

4 杜俊慧;魏法杰;;区间数互反判断矩阵一致性及排序[J];系统工程;2008年09期

5 刘学生;吴伟;邹开其;;区间数排序的粗糙集方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6 罗佑新;何哲明;车晓毅;汪超;;标准区间数及其在机构误差分析中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2008年02期

7 吴红华;李正农;;灾害损失评估的三参数区间数模糊综合评判法[J];自然灾害学报;2008年05期

8 胡启洲;张卫华;于莉;;三参数区间数研究及其在决策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工程科学;2007年03期

9 刘新旺,达庆利,韩世莲;区间数运输问题模型及其模糊目标规划求解方法[J];管理工程学报;1999年04期

10 周俊健,张志海,刘绍英;广义区间数的四则运算[J];河北煤炭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凤鹤;聂凤飞;;基于熵的互补判断矩阵一致性问题[A];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超;刘长虹;覃新川;;三元区间数有限元法的应用[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3 姚升保;李武;;群决策中两类区间数判断矩阵的集结方法研究[A];第十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4 张吉军;王云龙;;指标为区间数的多指标决策的最小隶属度偏差法[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上)[C];1999年

5 陈世联;;具区间数的综合评估法[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6 覃新川;刘长虹;范坤;李超;赖云宵;;基于三元区间数的管道蠕变断裂的有限元法[A];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13年

7 李继乾;苏醒;黄奇成;魏翠萍;;区间数判断矩阵的排序及一致性改进算法[A];第四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张学勇;孟继儒;李德清;;多属性决策区间数模型的优化[A];中国运筹学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吉建华;曾雪兰;公彦德;;区间数互反判断矩阵的相容性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高峰记;罗友仁;;区间指派问题研究及应用[A];决策科学理论与方法——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杰;区间参数结构的动力优化[D];吉林大学;2004年

2 邓文丽;区间数据的若干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吴江;基于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多属性决策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4 朱建军;层次分析法的若干问题研究及应用[D];东北大学;2005年

5 薛占熬;柔性区间逻辑及推理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宋敏;不确定参数闭环振动控制系统鲁棒性分析的区间方法[D];吉林大学;2006年

7 樊旭川;区间多项式与区间隐式化方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8 叶跃祥;区间数多属性决策的一些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张曙光;区间参数结构的静力优化[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徐改丽;区间直觉模糊环境下群决策理论与方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金燕;区间线性系统及区间线性规划的代数区间解的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任晓霞;区间犹豫模糊集的包含度理论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7年

3 文春艳;我国多维贫困水平的分析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7年

4 王畅;基于区间回归模型的沪深300指数的波动率预测[D];南京大学;2018年

5 邹华莎;区间数模糊层次分析法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中的研究与应用[D];湖北工业大学;2017年

6 梁晓同;区间数在城市经济水平比较与旅游目标选择中的应用[D];沈阳师范大学;2017年

7 王树洪;有源配电网中区间多目标无功优化方法研究[D];福州大学;2015年

8 王新端;基于区间数的不确定优化理论及求解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9 辛乐;基于三元区间数的决策信息模型及其应用[D];安徽大学;2012年

10 涂路平;基于区间数的模式识别和综合评判方法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40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2740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e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