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班延误的时变关联网络
【学位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V35;O157.5
【部分图文】:
图 1.1 2012 年—2016 年中国民用航空旅客周转量图 1.2 2012 年—2016 年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运输量着世界范围内民用航空运输量和运输能力的不断发展,民用商业航班延误问题显得越。航班延误每天都在全世界的机场发生。大面积、长时间的航班延误不仅造成人们出
图 1.2 2012 年—2016 年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运输量世界范围内民用航空运输量和运输能力的不断发展,民用商业航班延误问题显得航班延误每天都在全世界的机场发生。大面积、长时间的航班延误不仅造成人们来空中交通秩序的混乱,也给航空公司带来大量经济损失。根据中国民用航空总016 年航班的正班载运率为 72.7%,比 2015 年提高 0.5 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航线的 75.5%,港澳台航线的正班载运率为 65.6%,分别比上年提高了 1.4 个百分点和 1而中国国际航班的正班载运率为 68.1%,与前一年相比下降了 0.7 个百分点。201均航班正常率为 76.76%。在众多引起航班不正常的因素中,航空公司原因占到了 9占到了 8.24%,天气原因占到了 56.52%,其它原因为 25.70%。2016 年,民航局消、民用航空总局、各地区的管理局以及全国航空运输协会共受理了航空消费者的,与前一年相比增长了 84%。
的航班时变关联网络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我们还从中整理归纳出各种类型的物理学家提出的高维时间序列关联态理论,同时从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两方定量评价民航网络的运行、揭示一般规律、提出改进运行效率的方案做出新络与时变网络络的数学基础是复杂网络的数学基础[21-26]。从数学的角度上来说,点集 V 和边集 E 构成的,点集 V 是网络中所有的点所组成的集合,边集 E 是网络中所有的边所构成应的点集记为 G(V),对应的边集记为 G(E)。对于点集 V 中任意两点 Vi 和 V Vj 指向 Vi 在 E 中是两个不同的元素,则称 E 为有向边集,否则 E 为无向边成的网络称为有向网络,由无向边集构成的网络成为无向网络。图 1.3 给出网络的两个例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小妹;;航班延误补偿乱象[J];消费者报道;2013年05期
2 航综;;代表委员为航班正点建言献策[J];广东交通;2010年02期
3 熙怡;;欧盟航班延误超3小时乘客最高可获赔600欧元[J];广东交通;2012年06期
4 ;白云机场将成为全国首家电子机场[J];广东交通;2005年05期
5 吴景明;;航班延误的间接损失也应该赔[J];消费者报道;2015年08期
6 张敏;;熵权集对分析模型在航班延误预警中的应用[J];计算机仿真;2019年11期
7 张晓玉;章昊灵;;航班延误引发的乘客心理问题与服务策略探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02期
8 李小虎;;航班延误因素分析与其应对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年10期
9 杜洋;;一起航班延误引起的公共群体性危机事件研究[J];民航管理;2019年10期
10 靳懿德;;关于航班延误的法律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8年3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贾传亮;航空公司正点率考核与飞行员培养规划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姚韵;航空公司不正常航班管理和调度算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3 陈海燕;动态数据驱动的航班延误预测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4 刘玉洁;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航班延误与波及预测[D];天津大学;2009年
5 曹卫东;基于改进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的航班延误波及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6 杜婧;航线网络稳定性分析与控制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7 荣耀;通用企业级应用业务基础软件平台及相关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刘小平;航班延误情境下旅客群体性突发事件致因机理及预警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9 王巡;航空客户消费行为分析与航班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云峰;美国航班延误的时变关联网络[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2 张敏;机场动态容量评估及航班延误预警的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9年
3 王晶华;机场大面积航班延误传播模型及预测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9年
4 赵婷;基于深度SE-DenseNet的航班延误预测方法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9年
5 兰倩;论航空承运人在航班延误中的安置义务[D];中国民航大学;2019年
6 吴薇竹;公共危机管理视角下的航班延误管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7 陈丹;民航领域延误现象防范机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8 瞿佳琪;航班延误下旅客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7年
9 杨丰宁;基于A-CDM的航班延误恢复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9年
10 张鹏;雷雨天气引发的航班延误初步量化研究[D];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9年
本文编号:2891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2891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