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中药四气燃烧焓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初步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6 20:23

  本文关键词:中药四气燃烧焓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初步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建立中药四气数学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建立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依据的用燃烧焓表达的中药四气数学模型,运用HR3000数显热量计测量中药提取物、饲料及服药前后大鼠代谢产物的燃烧焓,计算并分析不同药性中药经大鼠体内代谢产物燃烧焓的变化,验证所创中药四性数学模型的正确性。结果大鼠服用不同四气中药前后体内能量变化平均值分别为寒性组-5.218×104J、热性组4.885×104J、平性组1.175×104J和空白组-7.639×103J,组间进行多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所建的以燃烧焓表达的中药四性数学模型能正确反映不同药性中药引起机体的寒、热、温、凉的变化,可用来定量表达中药四性大小。
【作者单位】: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关键词】中药四气 燃烧焓 代谢产物 中药药性 数学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572378)~~
【分类号】:R285.1
【正文快照】: 几千年来,我国古代名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以阴阳、脏腑和经络学说为依据,根据药物的各种性质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关于中药药性理论,其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中药四气是传统中医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赖以处方遣药的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廷模;王建;;中药药性“三性”说新论[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代春美,肖小河,王迪,赵艳玲,山丽梅;基于生物热动力学的中药四性研究[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顾祖维;吴世达;刘美霞;陈良;;关于我国化学物的职业卫生标准制定的若干意见[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6年05期

2 欧阳兵;王振国;王鹏;;中药四性物质基础研究的方法学思考[J];中医药通报;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莉;主要基于生物热力学表达的中药板蓝根有效物质筛选与品质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王春燕;常用中药四性变化规律的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文卫华;职业砷接触人群健康危害与遗传毒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陈冠林;中药药性信息编码方法学研究及其关联数据库设计流程逻辑方案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季远玲;D市饮用水水质监测的实验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赵兴业;中药寒热药性生理生化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邹林;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的致畸作用及行为畸胎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王妍;Aroclor 1254对小鼠卵巢颗粒细胞体外增殖和诱导分化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5 张一贞;皂荚杀鼠活性成分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张引强;《伤寒杂病论》用药四性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孙雪萍;方剂性味配伍规律的理论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刘战;沙葱提取物对鼠的一般毒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9 刘莉莉;草鱼体内三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检测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竞环,李恩宽,薛莎,马定品,江宝林,颜约义;植物类中药四性与无机元素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1990年05期

2 梁月华,孙尚拱;植物神经平衡的综合指标测定法[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1979年04期

3 梁月华,王晶,谢竹藩;寒凉药与温热药对交感神经肾上腺及代谢机能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1987年01期

4 梁永红;微量元素锌铜铁与心血管病的研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1997年11期

5 赵琰,屈会化,王庆国;性味理论在组方配伍中的意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代春美,肖小河,王迪,赵艳玲,山丽梅;基于生物热动力学的中药四性研究[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李良,周以健,温祥云,宋辉,梁月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寒证及温热药治疗后大鼠垂体激素细胞的变化[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8 程彬彬,张玉惠;中药四气定性定量方法初探[J];山西中医;2000年02期

9 李仪奎;“四气”实质的本质属性问题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1993年03期

10 程彬彬;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2000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珍,韩霞;中药四气的现代药理作用[J];中医药研究;2002年04期

2 赵可新,王淑惠;植物类药材药性与无机元素相关性分析[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1996年03期

3 许海燕,岳莉;中药四气学说与临床探讨[J];中医药信息;1999年04期

4 江欢英;贺福元;刘文龙;;运用生物热焓状态函数对黄连、甘草四气的初步研究[J];陕西中医;2008年11期

5 张潇;张德芹;;中药四气理论研究方法与思路综述[J];辽宁中医杂志;2009年05期

6 唐昱;刘平安;邱云;田静;石继连;刘文龙;郭建生;贺福元;;黄连、附子等六味中药四气属性的研究[J];中药材;2011年05期

7 方萍;浅谈中药四气现代药理学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黄丽萍;余日跃;王条敏;陈魏;彭淑红;刘红宁;;中药四性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09期

9 龚跃新;张根海;;中药的性味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探讨[J];新疆中医药;1990年04期

10 秦旭华;唐怡;胡荣;鲍荟竹;李祖伦;;中药四气理论现代研究概况及思考[J];当代医学;2010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静;基于小柴胡汤不同配伍形式的四性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崔利锐;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药四气燃烧焓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初步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9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329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a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