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单元机组的实用非线性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17-04-29 18:14

  本文关键词:单元机组的实用非线性数学模型及其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该文应用数学方法对多变量机炉协调非线性动态仿真数学模型的结构进行描述和分析,推导出其输入和输出之间的传递函数矩阵,在此基础上对该非线性动态仿真数学模型与线性增量形数学模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为在理论上解释单元机组受控对象数学模型的特性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北仑电厂600MW单元机组的仿真试验曲线与现场实时趋势曲线进行比较,证明了文中所论之非线性动态仿真数学模型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厂自动化研究所 东北电力学院系动力系 中国农业大学电力系
【关键词】热能动力工程 非线性 机炉协调 仿真模型 状态空间 传递函数 矩阵 系统辩识
【分类号】:TK32
【正文快照】: 1引言热控领域的许多相关文献[1-7]均指出,单元机组机炉协调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通常是具有非线性、参数慢时变、以及迟滞与大惯性并存的多变量系统,从而给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带来许多困难。因此,建立单元机组的动态模型,以研究它在启停过程和变工况运行中的动态特性,一直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忠旭;单元机组分散控制系统仿真试验与建模[J];电网技术;1996年06期

2 曹建亭;多变量自校正前馈PID控制器及其在协调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89年01期

3 沈炯,陈来九;基于智能解耦的协调控制系统参数自整定[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3年04期

4 柴天佑,刘红波,张晶涛,曹方,李健;基于模糊推理和自适应控制的协调控制系统设计新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0年04期

5 罗毅,田涛,杨志远,宋春平;具有可调增益前移的自适应预估控制及其在电厂DCS中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0年10期

6 黄祖毅,李东海,姜学智,孙立明;机炉协调的增益调度伺服系统(英文)[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年10期

7 侯逸文,沈炯,李益国;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火电单元机组负荷系统建模仿真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年10期

8 韩忠旭;增量式函数观测器的概念及其状态反馈控制系统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9 韩忠旭,王毓学,曲云,张胜刚,李胜虎,陈天及;基于增量式函数观测器的状态反馈在平凉4×300MW单元机组中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12期

10 韩忠旭,张智,齐小红;机炉协调多变量受控系统线性增量形数学模型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波,周洪,林光锐;神经元控制在锅炉燃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4年01期

2 黄成静,刘红军,于湘涛;单元机组负荷多变量动态矩阵控制的仿真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3年01期

3 吴宏晓;侯志俭;;基于免疫小波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5年06期

4 张建明,王宁,王树青;火电单元机组的模糊神经元协调控制[J];动力工程;1999年03期

5 张建明,王宁,王树青;火力单元机组的前馈模糊神经非模型协调控制[J];动力工程;2000年03期

6 睢刚,韦红旗,陈绍炳,徐治皋;预测控制在单元机组负荷控制中的应用[J];动力工程;2003年02期

7 刘吉臻,陈彦桥,曾德良,谭文;500MW单元机组模糊多模型协调控制系统[J];动力工程;2003年06期

8 田亮,曾德良,刘鑫屏,刘吉臻;500MW机组简化的非线性动态模型[J];动力工程;2004年04期

9 刘红军,韩璞,于希宁;基于对角递归神经网络整定的PID解耦单元机组负荷控制系统[J];动力工程;2004年06期

10 刘志远;采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热工过程在线辨识方法[J];动力工程;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Wang Ning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Industrial Control Technology,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Advanced Process Control,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310027 P.R.China;Neuron PID Coordination Control for a Unit Power Plant[A];Proceedings of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est and Measurement(Volume 2)[C];2001年

2 周洪;毛远昆;;只有一个神经元的控制系统稳定条件[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王宁;王树青;;单元机组的神经元网络智能协调控制[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4 刘向杰;彭一民;周孝信;;模糊控制在热工控制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A];1998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8年

5 谭文;刘吉臻;;锅炉-汽轮机系统的非线性度分析[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韩忠旭;齐小红;孙颖;;采用模拟柔性模糊预给煤控制提高AGC响应速率的方法及其应用[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朱红霞;沈炯;李益国;;一种新的动态聚类算法及其在热工过程模糊建模中的应用[A];2004电站自动化信息化学术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彭道刚;杨平;王志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火电站机炉协调非线性模型辨识[A];全球化制造高级论坛暨21世纪仿真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窦春霞;;采用炉膛辐射信号的锅炉燃烧系统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仿真研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10 张建明;王宁;王树青;;火电单元机组的前馈模糊神经非模型协调控制[A];199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妍妍;SVM理论及其在船舶机炉协调智能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2 赵征;基于信息融合的锅炉燃烧状态参数检测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3 田涛;自适应预估控制及其在火电厂DCS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00年

4 罗毅;火电机组热工控制系统的优化整定及其应用[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1年

5 杨锡运;火电厂热工对象先进控制策略研究——多变量及键图控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6 陈彦桥;单元机组模糊多模型协调控制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7 田亮;单元机组非线性动态模型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8 陈亮;循环流化床锅炉建模及其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杜延春;舰载捷联式猎雷声纳基阵GA-NN稳定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陈红;制冷系统换热器建模与仿真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良才;锅炉过热汽温对象自适应逆控制[D];重庆大学;2007年

2 张艳亮;优化控制系统PROFI在国华定洲电厂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3 郑龙;循环流化床锅炉先进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07年

4 陈晓梅;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0年

5 刘斌;分散系统在燃气/蒸气联合循环电厂的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6 孙文捷;协调控制实际应用中稳定性及负荷响应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7 郑晓峰;预测控制在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8 马红卫;映射表控制及其在火电厂负荷控制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9 谢刚;单元机组智能协调控制系统策略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2年

10 闫高伟;300MW火电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建亭;多变量自校正前馈PID控制器及其在协调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89年01期

2 杨志远,陆会明,吕跃刚,沈自钧,张培先 ,李学泰 ,刘建民 ,李金仁;650t/h直流炉再热汽温的自适应预估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3年04期

3 刘志远,吕剑虹,陈来九;智能PID控制器在电厂热工过程控制中的应用前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年08期

4 陈哲,冯天瑾,陈刚;一种基于BP算法学习的小波神经网络[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5 张兆宁,毛鹏,郁惟撧,孙雅明;时间序列小波神经网络在故障测距中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年06期

6 韩忠旭,张智;状态观测器及状态反馈控制在亚临界锅炉蒸汽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99年11期

7 韩忠旭,孙颖;高阶惯性环节状态反馈极点配置的一种简易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8 韩忠旭,吕秀红,韩莉;过热器蒸汽温度状态观测器的鲁棒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年04期

9 韩忠旭;增量式函数观测器的概念及其状态反馈控制系统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10 韩忠旭;基于IFO-KΔx的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系统的几个设计概念[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杏初;;发刊词[J];热能动力工程;1986年01期

2 ;《热能动力工程》一九八八年总目录[J];热能动力工程;1988年06期

3 赵玉晓,李瑞扬,孙斌,吕薇,秦裕琨;解决六角切圆锅炉结渣问题的研究及工程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年07期

4 杨建刚,蔡霆,高N

本文编号:335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335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5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