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中医方药归经量化研究中“归经系数”经典数学模型和应用

发布时间:2017-06-15 17:12

  本文关键词:中医方药归经量化研究中“归经系数”经典数学模型和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以中药"相对药量"为基础,初步探讨中医方药归经量化研究中"归经系数"经典数学模型和应用。方法:根据中医方药归经理论,运用经典数学,对中医方药归经进行量化。结果:从药物的归经量化问题出发,研究方剂归经量化,首次提出两种中医方药归经量化中"归经系数"经典数学模型。结论:较准确的确定方剂归经量化值,对中药方剂归经的量化研究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河北医科大学图书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关键词】归经量化 相对药量 经典数学 归经系数 方剂应用
【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09001059)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NO.09276102D-38)
【分类号】:O242.1;R289
【正文快照】: doi:10.3969/j.issn.1004-4337.2011.03.001中药归经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阐明中药的作用方向与指导中医遣方用药的理论根据,因此,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但由于中药本身存在作用机理不明确,在临床当中,药物的归经和药量之间很难有一定的科学规律性依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训丛;;中药性味归经理论的研究思路与方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祯祥;中药五味实质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1999年05期

2 龚燕冰;倪青;王永炎;;中医证候研究的现代方法学述评(一)——中医证候数据挖掘技术[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3 曾令明,唐常杰,阴小雄,蒋永光,刘娟,廖勇;基于位图矩阵和双支持度的中药配伍挖掘技术[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4 彭京;唐常杰;曾涛;乔少杰;雍小嘉;;基于神经网络和属性距离矩阵的中药方剂功效归约算法[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6年01期

5 程彬彬,张玉惠;中药四气定性定量方法初探[J];山西中医;2000年02期

6 李盛青,黄兆胜,何丽春,刘明平;五味与四性关系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1年11期

7 任廷革;刘晓峰;高全泉;张帆;冯雷;孙燕;肖永华;;中医方剂功效定性和定量研究初探[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年06期

8 余惠e,

本文编号:453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453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6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