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基于复杂网络的和弦生成和歌词创作算法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4 12:05

  本文关键词:基于复杂网络的和弦生成和歌词创作算法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复杂网络 音乐创作 吉他和弦 歌词生成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音乐作品不断地涌现,这就意味着音乐数据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庞大,一般的方法对于海量音乐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复杂网络理论被引入到音乐分析与研究的相关领域。复杂网络是研究复杂系统的重要模型和工具之一,其复杂性表现在结构复杂、节点数目多、连接多变等方面,采用复杂网络相关理论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把抽象且泛化的音乐数据进行数字化的表示和建模,既能高效的处理庞杂的音乐数据,也能丰富音乐研究与创作的方法。本文结合复杂网络相关理论,对音乐作品中的吉他和弦和流行歌曲歌词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吉他和弦生成算法的设计与实现:首先,根据吉他曲谱的特点,定义节点和边,并根据歌曲具有主歌和副歌的特性,构建"主歌-副歌"双层网络模型;其次,通过分析弦网络的拓扑结构,总结出和弦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和无标度特性,并且发现在和弦进行中有一些固定搭配的和弦出现频率较高,将这些常见的和弦进行视作音乐动机;再次,结合吉他和弦的结构特征设计生成算法,去除生成的不良和弦。最后的仿真证明,通过算法生成的和弦伴奏,既可有效的避免了不良和弦进行,同时又具有灵活多变的和弦连接形式,打破了人工谱曲时的固定思维,使创作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2)歌词生成算法的设计与实现:首先,考虑到歌词既具有音乐属性又具有文学属性,对节点和边进行合理地定义,构建歌词网络,然后对网络结构进行分析,总结出歌词网络满足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的特性;其次,从语法和语义两个角度,设计适用于网络结构的语法评判规则和语义计算方法;再次,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设计逆向的随机游走生成算法;最后,因为歌词具有文学属性,无法简单地从音乐角度去获取音乐动机,所以为生成算法加入一些约束条件,从而提高生成的歌词的质量。通过实验验证,可以发现生成的歌词语法合理,语义准确,同时具有多变的内容、丰富的主题和充沛的情感基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同人工作词相媲美。吉他和弦和流行歌曲歌词生成算法的设计和实现,填补了基于复杂网络的音乐创作领域内的空白,丰富了自动创作音乐的方法,为人工谱曲作词提供了创新的思维和灵感。
【关键词】:复杂网络 音乐创作 吉他和弦 歌词生成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14.9;O157.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基于复杂网络的音乐创作与分析的研究现状10-11
  • 1.2 基于复杂网络的主旋律创作方法11-16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16-17
  • 1.4 论文的结构17-18
  • 第2章 技术背景18-24
  • 2.1 复杂网络的提出18-19
  • 2.2 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19-24
  • 2.2.1 节点的度和度分布20-21
  • 2.2.2 平均最短路径和网络直径21-22
  • 2.2.3 聚类系数22-23
  • 2.2.4 富人俱乐部和同配系数23-24
  • 第3章 吉他和弦的生成算法设计及实现24-46
  • 3.1 引言24
  • 3.2 吉他和弦网络的建模24-28
  • 3.3 拓扑结构的分析28-32
  • 3.4 和弦生成算法32-36
  • 3.4.1 算法描述32-35
  • 3.4.2 添加音乐动机35
  • 3.4.3 修正不良和弦进行35-36
  • 3.5 实验验证36-44
  • 3.6 小结44-46
  • 第4章 流行歌曲歌词的生成算法设计及实现46-64
  • 4.1 引言46
  • 4.2 歌词网络的建模46-48
  • 4.3 网络拓扑结构的分析48-49
  • 4.4 语法规范和语义的计算49-54
  • 4.4.1 语法规范与平仄格律的判断49-50
  • 4.4.2 语义计算问题50-54
  • 4.5 歌词生成算法的设计54-59
  • 4.5.1 算法的游走方式54-55
  • 4.5.2 算法的约束条件55-59
  • 4.6 实验验证59-63
  • 4.7 小结63-64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64-66
  • 参考文献66-70
  • 致谢70-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国新;杨坤;;分布式创新网络中的知识粘滞度探讨——基于四维粘滞情境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2年09期

2 吴冰;王重鸣;唐宁玉;;软件企业创业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年S2期

3 黄彦彬;杨寿保;滕达;赫卫卿;王淑玲;;WiMAX Mesh网络下具有QoS保障的动态握手方案[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年03期

4 吕韩飞;王申康;;一种二层PE实现MPLS BGP VPN组网的方案[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建玉;;浅谈3G的网络安全规划[A];2007中国科协年会——通信与信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叶作亮;高千惠;代丽;张梦;;回文网络——探析Web信息的结构和形成机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3 商宗雁;;光网络发展展望[A];黑龙江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钢;;MSTP技术在3G传输网络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及其发展趋势[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文雄;;OTN技术在城域光网络的应用分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信息化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马润斌;;IP网络发展的基石——服务质量(QoS)[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渗透网络演绎安全神话[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2 王晓光;农资营销网络建设思路[N];农资导报;2005年

3 高国栋;堵住漏点 不留缝隙[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4 湖北大学网络中心 李超;易于管理的网络[N];计算机世界;2005年

5 ;透视世界第一部网络战争法规[N];中国航天报;2011年

6 华为3Com 孙德和;业务融合网络的魅力[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7 CPW记者 张戈;华为3Com“安全渗透网络”突破传统思路[N];电脑商报;2005年

8 孙保红;3G UMTS网络架构建议[N];通信产业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杨 谷;王之认为: 网络和制造是中国IT业的机会[N];光明日报;2000年

10 花荣军;高楼平地起[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石海佳;基于复杂网络的产业生态系统结构复杂性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张蕊;网络经济及其在中国的发展[D];四川大学;2002年

3 禚钊;复杂网络局域同步的实证、动力学和若干应用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4 傅荣;商务网络成因与演化——基于资源观理论的分析[D];厦门大学;2003年

5 熊巧;区域综合交通网络布局优化与决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陶洋;网络性能提升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1年

7 童俊杰;服务网络中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8 柯文前;高速公路交通流网络的时空特征与城市空间关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莹莹;清开灵多组分干预脑缺血模型蛋白质网络主要模块的识别与比较[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巩庆良;链路预测和符号网络社区检测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袁熹;高可靠网络中实时性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D];南华大学;2015年

3 黄炳杰;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园网络改造规划和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徐浩;税务关系网络数据可视化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5 文强;SDN网络业务量工程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6 姚飞亚;顶点带属性网络的链接预测[D];扬州大学;2016年

7 李聪;基于电信无线网的传输网络优化方案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8 吴永亮;异质网络中重叠社区发现技术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9 张洁;网络功能、有意识的知识溢出与知识创造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10 杜丹;基于复杂网络的和弦生成和歌词创作算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31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731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d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