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教学效率数学模型建构的教育原理及意义.pdf

发布时间:2016-07-27 15:05

  本文关键词:教学效率数学模型建构的教育原理及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文档介绍: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年4期/总118期教学效率数学模型建构的教育原理及意义【本刊特特稿】教学效率数学模型建构的教育原理及意义□查有梁摘要: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是各层次各类教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在教学理论和实践基础上首次提出的“教学效率的数学模型”,可以直观地理解教学效率的三个限制性原理,即在学校教育中不能仅仅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不能仅仅强调教师单向传授知识,教与学是相互“耦合”的。其原理表明三个不可能:只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不可能高效;只要求教师灌输,不可能高效;不将教师的教学转化为学生的自学,不可能高效。以此模型推论,对于不同学科、不同水平的教师和学生,两条“学历-效率”曲线的交点O是不同的。这就为因材施教地研究教学效率提供了新思路。在系统研究教学模型基础上建构的“教学模型的数学模型”,是“模式的模式”,即元模式。元模式的研究具有方法论价值,为教师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型提供了实用的模式“网络结构”。这些数学模型之于远程教育的意义是:远程教学十分需要新的突破。关键词:教学效率;教学效率曲线;教学模式;数学模型;远程教学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95(2012)04-0003-06 doi10.3969/j.issn.1009-5195.2012.04.001... 内容来自转载请标明出处.


  本文关键词:教学效率数学模型建构的教育原理及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6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76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7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