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基于PDF理论的颗粒Lagrangian-Euler耦合算法及数值模拟

发布时间:2017-09-02 21:02

  本文关键词:基于PDF理论的颗粒Lagrangian-Euler耦合算法及数值模拟


  更多相关文章: 两相流 PDF方程 Lagrangian/Euler耦合算法 数值模拟


【摘要】:PDF方程的求解一直以来是两相流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难题:本文提出基于PDF理论的颗粒Lagrangian/Euler耦合算法,整个算法由四个方程组成:流体湍流标准k-ε方程、基于PDF的颗粒两阶矩Euler方程、颗粒二阶矩Lagrange方程、基于PDF的两相耦合流体湍流方程。颗粒的存在对流场的影响主要反映在气相方程的颗粒源项上,对于气相湍流本文主要采用k-ε模型、耦合湍流矩模型,运用SIMPLE方法求解气相场k-ε差分方程组,计算出气相平均速度、k和ε。对于颗粒湍流本文主要采用颗粒二阶距Lagrange模型,和颗粒两阶矩Euler模型,利用气相方程组的解来求解颗粒Lagrange方程组,然后利用Lagrange方法计算颗粒相二阶矩,以此来封闭PDF颗粒动量方程,然后求解两阶矩Euler方程得到颗粒的浓度和速度分布,该算法不仅封闭了PDF方程,同时兼具Lagrange方法和Euler方法的优越性。然后把得到的颗粒速度带入两相耦合湍流方程,得到新的气相速度,由于颗粒相的存在和运动会影响到气流相场,,而气相流动的变化也必然影响颗粒相的运动及轨迹,所以两相流场真实运动情况必须是由气相流动方程和颗粒相流动方程反复耦合计算得到的。 用新的颗粒Lagrangian/Euler耦合算法对后台阶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将模拟得到各种气相平均特性值:如气相流的平均速度、脉动速度、两相切应力结果与实验数据值、k-ε模型、颗粒二阶矩Lagrange模型和气相耦合模型模拟的数值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颗粒Lagrangian/Euler耦合算法能够更好地反应颗粒相对气相的影响作用,颗粒相的各种数值模拟结果也更接近实际,颗粒相的各种特性数值曲线也更加光滑。
【关键词】:两相流 PDF方程 Lagrangian/Euler耦合算法 数值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O175;O35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主要符号表7-8
  • 目录8-10
  • 1 绪论10-15
  • 1.1 PDF 两相流理论的研究背景10
  • 1.2 PDF 两相湍流模型以及 PDF 输运方程求解的研究现状10-11
  • 1.3 本课题组前期的工作11-13
  • 1.4 本文主要内容13-15
  • 2 基于两相流 PDF 输运方程的耦合湍流矩方程和颗粒矩方程15-21
  • 2.1 耦合湍流矩方程的推导15-18
  • 2.1.1 从完全 PDF 到湍流 PDF 方程15-16
  • 2.1.2 从湍流 PDF 方程到湍流矩方程16-17
  • 2.1.3 湍流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17-18
  • 2.2 颗粒矩方程的推导18-21
  • 2.2.1 从完全 PDF 输运方程到颗粒 PDF 方程18-19
  • 2.2.2 从 PDF 方程到场方程的运算19-20
  • 2.2.3 颗粒数密度方程和颗粒相动量方程20-21
  • 3 基于 PDF 两相流颗粒 Lagrangian-Euler 耦合算法21-30
  • 3.1 两相流方程21-27
  • 3.1.1 气相 k-ε湍流方程21-22
  • 3.1.2 Lagrange 型两阶矩颗粒方程22-23
  • 3.1.3 Euler 型两阶矩颗粒方程23-26
  • 3.1.3.1 颗粒相的统计平均方程组的封闭23-25
  • 3.1.3.2 方程在直角坐标下的具体形式25-26
  • 3.1.4 耦合两相湍流矩方程26-27
  • 3.2 两相流颗粒 Lagrangian-Euler 耦合算法27
  • 3.3 两相流颗粒 Lagrangian-Euler 耦合算法具体数值计算步骤27-30
  • 4 模型的应用30-36
  • 4.1 模拟对象30-31
  • 4.2 进初始边界条件设置31-32
  • 4.2.1 气相场进口条件31
  • 4.2.2 颗粒相场进口条件31
  • 4.2.3 出口条件31-32
  • 4.3 数值计算结果32-36
  • 5 总结36-38
  • 致谢38-39
  • 参考文献39-43
  • 附录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力行,李勇;旋流两相流动的DSM—PDF两相湍流模型[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9年02期

2 张会强,陈昌麒,柳开瑞;改进的随机轨道模型[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9年05期

3 柳朝晖,郑楚光,周力行;DSM-LPDF两相湍流模型及旋流两相流动的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1年05期

4 徐江荣,胡建人;FAM格式SIMPLE系列方法数值试验[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许珊珊;徐江荣;李超;;两相湍流PDF矩模型的比较计算[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6 徐江荣,周志军,张巍,周俊虎,岑可法;颗粒Reynolds正应力轨道模型及后台阶两相流动数值模拟[J];计算物理;2004年06期

7 王坤;;Monte Carlo方法及其简单应用[J];科技信息;2010年14期

8 徐江荣;周俊虎;张平;岑可法;;Fokker-Planck方程有限解析/Monte Carlo数值模拟方法[J];力学学报;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7808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7808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7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