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数学论文 >

膜污染的机理和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09-05 20:30

  本文关键词:膜污染的机理和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膜污染 机理 数学模型


【摘要】:本文对微滤、超滤膜污染物类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膜污染的相关研究方法,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膜污染机理及膜污染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状况。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膜污染 机理 数学模型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478001)
【分类号】:TQ028.8
【正文快照】: 在21世纪的多数工业中,膜分离技术扮演着战略性的角色[1]。但由于浓差极化和膜污染造成的渗透通量下降限制了膜技术的广泛应用[2]。由膜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相当大,因此,膜污染相关研究深受关注。膜污染是指处理物料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大分子由于与膜存在物理化学相互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南平,李卫星,赵宜江,邢卫红,时钧;面向过程的陶瓷膜材料设计理论与方法(Ⅰ)膜性能与微观结构关系模型的建立[J];化工学报;2003年09期

2 续曙光,李锁定,刘忠洲;我国膜分离技术研究、生产现状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进展;1997年06期

3 张国俊,刘忠洲;膜过程中超滤膜污染机制的研究及其防治技术进展[J];膜科学与技术;2001年04期

4 王志,甄寒菲,王世昌,伍登熙;膜过程中防治膜污染强化渗透通量技术进展 (Ⅰ)操作策略[J];膜科学与技术;1999年01期

5 刘忠洲,续曙光,李锁定;微滤、超滤过程中的膜污染与清洗[J];水处理技术;1997年04期

6 徐南平,高从X&,时钧;我国膜领域的重大需求与关键问题[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4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郎华伟;张树德;;PVDF膜污染与清洗技术的发展[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张再利,朱宛华,袁守军;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0期

3 何小娟,杨再鹏,党海燕,陈石登,彭海珠,卢姝,莫馗,梁燕;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膜材料研究进展[J];化工环保;2004年03期

4 盛金聪,张云峰;压力驱动膜的污染与防治[J];化工环保;2004年05期

5 李昕;王洪海;;改善膜表面流动状态防治膜污染技术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7年06期

6 杜占;党敬川;张敬一;单盼娣;张浩勤;;有机膜的生物污染控制及其改性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1年S1期

7 耿锋;;膜污染的防治与清洗[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6年06期

8 彭文博;漆虹;陈纲领;邹琳玲;邢卫红;徐南平;;19通道多孔陶瓷膜渗透过程的CFD模拟[J];化工学报;2007年08期

9 彭文博;漆虹;李卫星;邢卫红;徐南平;;陶瓷膜通道相互作用的实验分析及CFD优化[J];化工学报;2008年03期

10 郑博;唐晓津;张占柱;宗保宁;;用于浆态床费托合成的错流过滤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J];过程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文敏;;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A];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3年

2 陈颖;吕经烈;李雪梅;关毅鹏;;膜法液体充气过程的应用研究[A];第二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忠洲;;压力驱动膜技术在食品工业应用中的膜污染与清洗[A];第二届全国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刚;邢卫红;徐南平;;陶瓷膜在食品添加剂行业中的应用研究[A];第二届全国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广庆;王思亮;吴宗策;金焱;;抗氧化型反渗透膜元件的性能及其在中水回用领域中的潜在应用[A];第三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6 许霞;;膜在废水处理应用中的污染及其防治[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7 杨立颖;王湛;王秀艳;李文娟;裴峥;;流动电位法测定化学清洗后膜表面Zeta电位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8 伍昌年;汤利华;;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控制措施[A];第四届中国膜科学与技术报告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会明;户巧梅;李鑫;;高分子分离膜清洗剂的开发[A];2010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卫星;邢卫红;徐南平;时钧;;面向中药生地黄水提液体系的陶瓷膜设计与应用[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艳萍;贻贝蛋白中ACE抑制肽的制备及其构效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汪耀明;双极膜电渗析法生产有机酸过程的几个关键科学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王玉兰;好氧颗粒污泥-膜组合工艺低温条件下脱氮除磷效能[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黄文锋;正压水平过滤过程及其新型装置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吴云;澄清池膜过滤用于饮用水处理的工艺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张艳;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含藻水及膜污染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王海燕;膜技术应用于饮用水处理的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杜俊;复合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榨菜废水效能及膜污染控制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刘振民;乳酸菌高密度培养及浓缩型发酵剂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10 王成端;旋转切向流强化管式膜微滤的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振江;集成膜技术深度处理油田采油废水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刘蕾蕾;三醋酸纤维素正渗透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曹江;双亲性纳米TiO_2复合体的制备及其在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4 李佳国;基于膜分离的小型气田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与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5 林方敏;超声波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水回用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梅娜;PVDF超滤膜的改性及其对微污染地表水处理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杨植东;粉末活性炭在黄浦江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葛丽;韭菜四种活性初步研究和体外抗凝血物质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李丹;膜技术分离纯化无毒棉籽蛋白多肽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10 褚彦杰;反渗透膜污染分析、预测及恢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琚行松,黄培,徐南平,时钧;非对称管式陶瓷超滤膜毛细过滤成膜过程的数学模拟[J];化工学报;2002年06期

2 徐南平,李卫星,赵宜江,邢卫红,时钧;面向过程的陶瓷膜材料设计理论与方法(Ⅰ)膜性能与微观结构关系模型的建立[J];化工学报;2003年09期

3 李卫星,赵宜江,刘飞,邢卫红,徐南平,时钧;面向过程的陶瓷膜材料设计理论与方法(Ⅱ)颗粒体系微滤过程中膜结构参数影响预测[J];化工学报;2003年09期

4 赵宜江,李卫星,张伟,邢卫红,徐南平,时钧;面向过程的陶瓷膜材料设计理论与方法(Ⅲ)钛白分离用陶瓷膜的优化设计与制备[J];化工学报;2003年09期

5 汪洪生,陆雍森;国外膜技术进展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膜科学与技术;1999年04期

6 陈镇,秦培勇,陈翠仙;渗透汽化和蒸汽渗透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J];膜科学与技术;2003年04期

7 王世昌,周清,王志;海水淡化与反渗透技术的发展形势[J];膜科学与技术;2003年04期

8 王志,甄寒菲,王世昌,伍登熙;膜过程中防治膜污染强化渗透通量技术进展 (Ⅰ)操作策略[J];膜科学与技术;1999年01期

9 徐梅生;我国电渗析发展的三十年[J];水处理技术;1990年02期

10 宋航;用微滤处理乳化含油废水[J];水处理技术;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宗坤;超滤设备的膜污染机理的研究[J];食品与机械;1997年02期

2 沈悦啸;王利政;莫颖慧;黄霞;文湘华;;膜污染和膜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给水排水;2010年14期

3 刘为,曾作祥,薛为岚,姚亚丽;错流超滤膜污染模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4 周显宏;刘文山;肖凯军;罗远宏;邹水洋;黄宝光;;膜污染机理及其控制技术[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张耀宗;王启山;丁莎莎;李维尊;;超滤膜处理地表水过程中膜污染的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09年11期

6 赵晖;黄国平;卢安琪;;红茶汁超滤膜污染的化学清洗机理[J];清洗世界;2005年12期

7 郝禾田;王磊;王旭东;范国庆;;内压式中空纤维超滤膜污染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04期

8 武春彬;单文文;俞理;;本源微生物驱油数值模拟及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9 席北斗;于会彬;马文超;魏东;郭旭晶;何连生;;湖岸缓冲带反硝化作用的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学报;2009年10期

10 桂萍;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特性及膜污染机理研究[J];给水排水;200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列坤;李世扬;;盘磨机中浓打浆能耗数学模型的研究[A];中国造纸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1997年

2 尉立岗;张玄奇;张廷汉;;高能气体压裂中井温的变化机理[A];岩石破碎理论与实践——全国第五届岩石破碎学术会论文选集[C];1992年

3 刘赵淼;徐世英;冯长根;曾庆轩;许又文;;C_6H_(12)N_4+Mg+KClO_4+SrSO_4系统的振荡燃烧实验研究[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刘光华;苏慕珍;陈鹤云;徐亚萍;王志新;崔久传;;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的耐腐蚀机理[A];第五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5 黄春松;黄翔;吴志湘;;负离子织物产生负离子的机理和影响因素[A];第六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唐卿雁;李永平;林奇;;梨果实采后酶促褐变机理的研究进展[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4—2006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6年

7 刘福来;杨敏;;无机阻燃剂的分类及研究现状[A];2006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大会暨第九届全国非金属矿加工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6年

8 陈世刚;赵文元;孙常志;;聚苯胺膜层在金属腐蚀防护中的研究进展[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7)[C];2007年

9 李洪宽;乔园园;胡方中;;α,β-不饱和酯选择性亲核取代反应机理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杨元贵;;沥青路面压实机理[A];海南省公路学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海成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韩洪宇;“数学模型”在投机交易中的应用[N];期货日报;2007年

2 刘春;首钢矿业公司大力推进数学建模活动[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3 John Kay 朱冠华;风险能用数学模型确定吗?[N];期货日报;2006年

4 齐瑞普;“数模”趟出数字管理路[N];首都建设报;2008年

5 刘军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者;数学模型的驱动器[N];东方早报;2007年

6 ;数学系毕业生成职场新宠[N];市场报;2006年

7 兴化市荻垛镇中心小学 孙云峰;给数学注入“源头活水”[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8 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 叶德磊;清醒认识经济学现状[N];解放日报;2009年

9 记者 童云 通讯员 徐仁本;宝钢热轧厂开发数模优化轧制生产[N];中国冶金报;2007年

10 王小龙;美开发出交通拥堵数学模型[N];科技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佩瑶;烟气循环流化床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年

2 李孜军;硫化矿石自燃机理及其预防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李雪灵;风险投资支撑环境作用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熊国宣;水泥基复合吸波材料[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5 阎西康;盐腐蚀钢筋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刘祥民;烧结法生产砂状氧化铝的理论与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7 羊建高;梯度结构硬质合金的制备原理及梯度形成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8 李晓强;工程教育再造的机理与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刘焱;茶多酚对草鱼肉保鲜作用及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10 罗富碧;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条件下的信息操纵机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福顺;旋杯式高速静电喷涂雾化机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米造吉;膜分离技术在维生素C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赵海荣;旋流膜分离器处理低浓度含油废水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4 程建徽;杨梅果实糖积累特性与机制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5 丁晓岚;壳聚糖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促生长机理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6 马超;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油田炼油污水试验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7年

7 张秀芳;泡漩水形成机理研究[D];重庆交通学院;2003年

8 赵宇超;锅炉补给水预处理反渗透膜污染的预防和处理[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9 夏君;微生物法处理含锌废水的应用基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董新凤;纳米结构ZrO_2的制备及组装机理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001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yysx/8001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3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